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活动表现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自我能力体现的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把评价置于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评价实施程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能力活动表现评价不仅能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初步探讨了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活动表现评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明确评价目的→设计实验活动表现任务→选择评价者和评价工具→制定评价指标→实施评价→提出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3.
活动表现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明确提出了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新型的评价方法 ,它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是落实“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有效方法。一、活动表现评价的作用与特点活动表…  相似文献   

4.
论权威机构评价活动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威机构的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与民众评价活动相比较,权威机构总是自觉地站在群体主体的立场上进行评价活动的;权威机构的评价活动总能通过权威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表现出来,因而它是社会评价活动的自觉形式,权威机构评价活动及其结论通过组织或机构的赏惩“两柄”及形成舆论来贯彻,实施,其权威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权威机构评价活动的权威性却隐含着矛盾和产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陶树生 《辽宁教育》2006,(12):12-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作为非学科课程,它在课程评价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在国家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尤为强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真正落实发展性学生评价呢?依据我市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课程评价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课程评价的特性、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课程评价的过程与方法等是课程评价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由于课程评价的社会性、包容性、多主体性、整合性、发展性以及具有的较强感情色彩,在评价的主体、客体及其过程与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曹志江 《教育科学》2001,18(2):19-21
活动课程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创造性以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等优点受到了中小学的重视,但是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存在着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评价活动课程的问题,本文对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理论给出评价的案例,提出建立活动课程“档案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颁布的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均将活动表现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作为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适应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这一实验探究活动为例,讨论活动表现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应是积极肯定的,可用描述性语言来体现。教师应注意从活动环节和以学期为单位这两个方面来把握对小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创意物化”类活动重在学生习得创意方法、形成创新思维、提升创意能力。实践中,师生共同研制合理的评价指标、描述适切的表现等级、综合形成可操作的评价量表,用学生参与设计的评价量表引领“创意物化”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创生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需要,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新课程的实施“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兴兰 《山东教育》2002,(36):24-25
一、建立幼儿活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幼儿活动教育评价上的误区,具体表现在:盲目性评价——只对教师组织教育活动中最有印象或最感兴趣的某一环节(某些环节)进行讲评,发表看法,盲目地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肯定或否定;片面性评价——仅仅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技能技巧(组织能力及本身的素质)为主要标准,对被评价者某个角度或侧面进行评价,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主观性评价——评价者受个人因素及主观臆断的影响,容易与被评价者产生对立情绪,阻碍评价活动的开展,失去评价的意义;随意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想到什么说什么,难…  相似文献   

13.
表达评价是通过体验者的语言、形体等表达方式,测度体验者道德体验发生状况和道德境界的一种评价方法。近年来,我们逐步构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基地德育模式,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增设了活动分享这一环节,用表达评价的方法,将德育活动的分享和德育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进而又扩展到教师、课程、学校甚至区域性的教育评价,对于调节、改善、提高教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了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明确了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了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功能。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双友 《云南教育》2004,(26):30-31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是新课程改进教育评价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16.
表现性评价任务指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以多元的方式和路径解决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开发应包含目标、活动和标准三要素,其中目标设定是前提,应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并整合局部,设定富有层次的大目标;活动开发是核心,要立足儿童现实世界,设计能表现素养又保有童趣的活动;制定标准是依托,应定下体现学习进阶、有个性表达空间的评价标准。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表现素养的过程,亦是学生素养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Moodle之互动评价:信息化的评价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odle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带有评价功能,但互动评价是一个专为评价而设计的活动模块,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允许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互动评价设计了五套评分策略供创建者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选用。评价活动既是一项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把评价的主要目的放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评价,应对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科技活动的评价是整个科技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科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也是及时指导教师和学生改进实践活动方案、提高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科技活动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般教师使用较多的且有大量文献可查的只有量表评价,其他评价方法很少提及。本文就档案袋评价和实作评价在青少年生物科技活动中的应用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