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娟 《宁夏教育》2006,(12):65-65
练习课上,我把全班的数学补充习题发下去,要求同学们先订正错题,再完成下一个练习中的部分习题。不一会儿,小磊便把他的本子递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这道题你批错了!”“是吗?”我自认为批作业很细心,便有点怀疑:“哪儿批错了?”“我这儿没错。”他又指了指那道题说:“你怎么还要圈出来?”  相似文献   

2.
【案例再现二(原文载2006年第11期下半月·行动版)】“老师,你批错了!”练习课上,我把全班的数学补充习题发下去,要求同学们先订正错题,再完成下一个练习中的部分习题。不一会儿,小磊便把他的本子递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这道题你批错了!…”“是吗?”我自认为批作业很细心,便有点怀疑:“哪几批错了?”“我这儿没错。”他又指了指那  相似文献   

3.
像往常一样,踏着轻快的脚步,我来到了教室。刚准备上课,只见坐在中间的陈强举着作业本说:“老师,你给我批错了!”咦,怎么回事?我接过本子一看,糟糕,把对题批错了。“哦,批错了!”我轻描淡写地敷衍了一句,顺手拿过红笔将“×”改成了  相似文献   

4.
下午放学后,儿子告诉我:明天他和班上的另外两个同学将参加学校办的“爱我中华”知识竞赛,老师要求他今天晚上要把有关内容熟记。为此,晚上我还特意为儿子进行了模拟测试,见他对答如流,我心中充满了希望,相信他明天一定能胜出。第二天下午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焦急地问儿子:“今天知识竞赛,你获奖了没有?答对了几道题?”儿子爽快地说:“答对了!”我追问道:“答对了几题?”儿子说:“三题,不是,两题。”我又问:“是三题还是两题?”儿子想了想说:“好像是两题。”我见儿子答话含糊,就严肃地说:“到底答对了几道题?”这时,儿子小声地说:“是两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是什么?分解开来无非是自觉性和竞争性。如何将“竞争”运用于数学教学,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首先要挑起竞争。挑起竞争就是激起大家都来比一比。挑起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学生A,我发现他爱翻弄数学书,有时也凭着小聪明,做几道题给我看。我问他:“你课本上的内容看了没有?”他说没有。针对这种情况,我教他如何预习。几天之后,他便把教材后面的几个单元学完了,习题也做了。有一天晨会时,我在  相似文献   

6.
日记一则     
4月9日星期一阴有雨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晚餐过后,我把作业做完了,便拿出纸画起画儿来。妈妈走过来,说:“把你今天写的作业检查一遍。”我拿起作业本仔细地检查,没发现任何错误,就把本子给了她。妈妈见了,便问:“要是还有错的,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对妈妈说:“错一罚十,老规矩!”“好!是你说的!”接着妈妈又说,“错一题,把辅导卷上的题目做十道。”我胸有成竹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严肃地说:“把作业本子拿去,做十道题!”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打在我的脸上…  相似文献   

7.
当妈真不易     
现在给孩子当妈妈真不容易!儿子今年小学毕业,聪明但不用功,我就逼着他做课外试题。他心里不想做,反过来逼我,每做一题必先问:“你做出来了吗?”我说:“做出来了。”他就认真思考。如果我说:“你先做,做完我看。”他就敷衍了事,一会儿对付出好几道,然后出去玩。等我发现错了,已拖到第二天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的钢琴演奏家站在音乐教授面前,教授对他说:“你弹奏一曲李斯特的作品吧。”他把手放到了白色的琴键上,音乐像流水一样流淌开来……教授听着听着便皱起了眉头。教授打断他的演奏,面无表情地对他说:“请问你把这只曲子练习了几遍?”他站起来说:“只弹过一次。”教授显然恼怒了,他嘲笑道:“其他选手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练习了,你以为你是天才莫扎特么,你需要练习。”教授把厚厚一叠琴谱甩在了他的面前,说:“这里面有贝多  相似文献   

9.
考验     
①上课了,老师大步走进教室,把上次考的数学卷发了下来。 发到冬冬的时候,冬冬看到自己打了100分,别提多高兴了。②(发完试卷,老师开始讲答案。)冬冬发现,原来自己有一道题的得数错了,老师却给打了对号。③下课了,冬冬去找老师。他指着那道题对老师说:“老师,我这道题算错了,你给判对了,这是为什么呀?”  相似文献   

10.
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旬,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相似文献   

11.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12.
校园逸趣     
当老师物理老师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便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说:“15号同学,你上台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解法。”15号平日就很调皮,只见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问:“老师,您的意思是让我像老师一样在这儿讲吗?”老师回答“:是这样的。”15号同学马上说“:16号同学,请你上台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解法。”饿死病毒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电脑。“上星期我爸爸给我买了一台电脑。”“你用了吗?”“别提了,才用一天就中毒了,电脑病毒!”“那有没有请人修理啊?”“不用,我根本就不开电脑,看能不能把病毒饿死。”诚实的好处在…  相似文献   

13.
一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得了68分。教师却在他的数学考卷上批了“68~98”。 教师把这位学生找来,微笑着对他说: “你看,这道题做错了,主要是你上课没有认真听,把概念搞错了。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把概念搞清楚,凭你的聪明才智,这道题,你完全可以做对,你可以得78分,是吗?” 学生信服地点点头。 “你再看这道题,我记得,同样类型的题,你有一次在作业中也错过,可是我记得,你后来改对了。怎么这  相似文献   

14.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4,(3)
老师的错父亲看到儿子地理成绩单时,十分生气地责备他说:“你怎么考得这样糟糕?”“那是老师的错,他不断地告诉我们那些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惩罚父亲对着玩疯了的儿子说:“别闹了。瓶子里装的是辣椒粉,是妈妈烧菜时调味用的。你要是打破了瓶子,我便把辣椒粉撒在你的舌头  相似文献   

15.
梁小桥 《家长》2012,(10):37-38
有位朋友对我说她简直要被气疯了!她儿子上学期期末考试错了一道应用题,之前的月考中就错过,后来的一次测验再次遇到了这道题,还是错。没想到期末考试这么紧张的时候,他第三次见到一模一样的题,竟然又错了!孩子把期末考试的试卷拿回家,朋友指着那道题问他为什么做过两次的题还会错?儿子一脸疑惑地问:“这道题做过吗?一点儿没有印象呢!”  相似文献   

16.
"这道题我已经讲了好多遍了,你怎么还是错?"面对一些简单的题型,学生总是错,你是否会气愤地对学生这样说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我总是自己把这道题再讲解一遍,或者让其他学生说说正确的解法,如果下次还错,就会想着他上次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却很少认真去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或者当着全班的面去帮他找找错误的原因。华应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华老师就是从孩子们的两道错题着手  相似文献   

17.
“这道题怎么做?”他拿过我的书问:“今天你们教到哪里?”我告诉了他。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课文,很快讲出这道题该怎么做,还说了一句:“这些都是书上讲过的,要看书。”可我就没这个习惯,往往一拿起本子就是抄题目做作业。做作业时,感到某一点不能突破,便有些畏难。大概因为问问方便,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依赖思想,有些问题自己想也没想就急于问他。而  相似文献   

18.
我看着学生的数学日记,突然有一篇感到别具一格。给“粗心”的一封信粗心:你实在太坏,这次考试要不是你这个家伙来捣乱,我怎么会被爸爸妈妈骂呢?怎么会拿不到“开心帖”呢?我想你也捣乱了别的同学吧。真想不通,“仔细”怎么会成为你的手下败将?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了,只要我认真学习,专心听讲,便会成为一个高手把你抓住。到那时候,你就没戏了,得乖乖地离开了,我也拿到“开心帖”,把“仔细”救出来。祝你改邪归正!孙×孙×,这是一个让我没辙的学生,上课总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我让同学们做这道题,他却做那道题,批评他几句,他就怯怯地看你一眼,…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上有这样一道应用题: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m.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反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又经过多少时间再次相遇?解完这道习题后,我想,如果把题中的“反向”改为“同向”,结果会怎样呢?首先,我想到了设直接未知数.解法1设经过x分钟首次相遇(实质是追  相似文献   

20.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