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通先 《文化交流》2009,(12):52-56
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方增先的人物画大展11月3日在浙江美术馆隆重揭幕。 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村(今属兰溪),历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画院副院长、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从事中国画创作、教学、研究半个多世纪,是新浙派人物画当之无愧的奠基人、领军者。  相似文献   

2.
张品操,1936年生于浙江安吉县。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本科就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 得潘天寿等老一辈国画大师亲授,擅意笔人物画,人物造型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构图功底扎实,笔墨技巧娴熟,既有传统功力。又追求内涵和意境,深得读者和行家称赞。更因其多次深入祖国边陲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风情便成了他情有独钟的创作题材。所创作的民族风情意笔人物画因其苍劲有力、浑厚流畅、造型朴实严谨而富有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文章由时装画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讨论了服装画技法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庆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人物画女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33年生于江苏太仓,曾得到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吴葬之等先生的亲授。她在教学之余致力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与研究,足迹遍涉新疆和云南等地。她擅长描绘少数民族人物的纯情和生活,中国画传统基础深厚,写实功底扎实,造型生动多姿,画面彩墨滋润。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中国画最突出的成就在人物,水墨人物画以“现代浙派”为一大劲旅,而出身于“现代浙派”的吴山明,又开创了不同于师辈的画风,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神韵生动,淡远空明。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现代浙派”中的佼佼者吴山明是“现代浙派”第二代中的佼佼者。正当他寻找更适合于自己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式之际,新时期对古今传统的反思、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开放,为水墨人物超越前辈提供了多种可能,题材选择从聚焦英雄人物扩展到芸芸众生,意蕴表达从思想感情的高亢昂扬到精神生…  相似文献   

6.
"双面画"发明人周璟擅长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草虫画,瘦金体书法也颇为传神。近年来,我曾与她多次参加书画活动,她给我的印象是含蓄、温和、有才气。我见她常常根据他人  相似文献   

7.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女士看完中央美术学院李琦教授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后说:“欣赏李琦的画,就如同读古诗一样,短短的一首绝句,便牵动人们心中千丝万缕的感情,引起微妙无穷的联想。我认为这便是中国传统化的精辟之处。”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浙西词派殿军的郭麐对浙派自身的理论缺陷有深刻清醒的认识,严词批评浙派末流严守声律、徒事摹仿、空有躯壳,缺乏鲜活生动的性灵。主张创作要自胸臆间出,表现性情、讲求情趣,以真性情论词,以抒写真性情来挽救浙派之枯寂,以融会通变挽救浙派衰象迭现的颓势。郭麐坚持通变,突破专宗姜夔、张炎的门户藩篱而博采众长,表现出开放博大的胸襟气魄和独立的人格思想。其词风引导词坛重新回归其抒情怡性的本色途径,这是浙西词派内部理论和词风的一次重大嬗变,意义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嘉庆末道光初 ,浙派在江浙词坛继续活跃着 ,常州派是在道光二十年( 1 83 2 )前后才逐渐取代浙派成为词坛盟主的。以周济为代表的常州派词人 ,继承发展了张惠言“意内言外”的词学主张 ,对浙派谨守声律的创作倾向提出严厉的批评 ,又吸纳了浙派词学中重词格的合理成分 ,创造性地提出了融意格于一体的“寄托出入”说和“宋四家词”论 ,这说明道光年间词学思想呈折中融合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开的时节,在翠竹摇曳,粉墙黛瓦的杭州城中寓所,笔者拜访了著名工笔人物画大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工笔画艺委会副主委顾生岳教授.顾老师祖籍宁波镇海(现北仑区),1927年生于舟山沈家门.丰富多彩的乡土艺术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艺术种子,六七岁时他就开始临摹香烟牌子和端午老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