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蚌埠市三县四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的41690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数据,对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资料,探讨了蚌埠市二十五年来土壤养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五年来,蚌埠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呈增加趋势,土壤速效钾呈降低趋势,土壤呈现出较明显的酸化特征.种植制度、肥料施用等是土壤养分演变的主要原因,合理施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田间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肥料效益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辉县不同类型土壤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玉米555-1 278 kg/hm2,增收1 212.75-2 781元/hm2.肥料利用率提高3.96%-14.17%.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肥效的发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玉米增产、增效、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课题生成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搞好肥沃工程,推广测土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农作物需肥与十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学校有许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总想亲自动手测定七壤中的养分含量,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展创新实验教学,进而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项目,并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  相似文献   

4.
对南阳烟区植烟土壤519个混合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烟区土壤的pH值平均为7.23,有93.8%的土壤处在5.8~8.0之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86%,有79.8%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5%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082%,有效氮含量平均为57.7mg/kg,有76.3%的土壤有效氮在30~65mg/kg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平均为0.046%,有效磷平均为13.06mg/kg; 土壤全钾含量平均为1.62%,有效钾为1 57.09mg/kg,有85%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在1 00mg/kg以上,根据南阳烟区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土壤调查分析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带的25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为3%9%,容重为1.29%,容重为1.21.9 g/cm,总孔隙度为37%1.9 g/cm,总孔隙度为37%49%,通气孔隙为28%49%,通气孔隙为28%37%,土壤PH值为6.037%,土壤PH值为6.08.1,土壤盐分为88.1,土壤盐分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5mg/kg,2725mg/kg,27110mg/kg,43110mg/kg,43197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15.89mg/kg,59.63mg/kg,134.95mg/kg。综合分析结果后本研究认为,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含盐量高、速效氮含量低、N/P比例失调、土壤物理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平原县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例,对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肥料配方、植物养分施用指标和施肥建议单制作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按照不同区域特点建立分级评价指标、结合农民施肥习惯和产量水平确定施肥指标、以需要使用的P与K比值为基础设计肥料配方,以每个采样测试点为单元建立施肥决策系统并制作施肥建议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余江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土壤样品培养100天后,总表层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是CO2计释放量,大致在130-1350mg/kg。不同土壤类别和同一土壤不同发生层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不同,但总的趋势都一样,前期分解速度快,后期分解速度慢,前7天的分解量占到100天分解总量的21%-36%,耕作层〉中下层。不同土壤类型下分解速率为:水稻土〉红壤〉潮土,不同含水量的水稻土的分解速率为潴育型黄泥田〉潜育性黄泥田〉淹育型黄泥田。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铁炉渣施加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区域,采用铁炉渣原位施加方法,对其施加后稻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照、2、4、8 Mg/hm2铁炉渣施加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交换性钙、有效硅含量分别为(8.33±1.48)、(11.50±1.64)、(14.07±2.39)、(16.06±2.91)mg/kg;(3.35±0.40)、(3.78±0.46)、(4.63±0.75)、(7.22±1.06)mg/kg;(0.032±0.008)、(0.033±0.005)、(0.045±0.012)、(0.046±0.018)cmol/kg;(329.66±47.12)、(920.63±167.44)、(1 093.41±446.99)、(1 294.58±688.85)mg/kg,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随着铁炉渣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除了受到铁炉渣施加后以养分形式的输入有关外,pH、土壤钙和硅含量的变化使得土壤氮磷养分的活化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铁炉渣改良土壤技术在稻田土壤改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水稻土全镁含量在1.86 g/kg~5.40 g/kg之间,平均为3.11g/kg,低于我国南方农田土壤平均水平;交换性镁含量在36 mg/kg~550 mg/kg之间,平均为284 mg/kg,镁供应能力较强;酸溶性镁含量在0.68 g/kg~3.69 g/kg之间,平均为2.04 g/kg。(2)水稻土全镁、酸溶性镁含量以淮河冲积母质和长江冲积母质较高,以冰碛物和山河冲积物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以花岗岩和淮河冲积母质较高,以山河冲积物较低。(3)水稻土pH值、粘粒、速效钾是影响土壤镁含量的主要因素,与全镁、酸溶性镁和交换性镁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4)供试水稻土中交换性镁、酸溶性镁及全镁与水稻植株镁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①被调查的设施栽培土壤表土全氮、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是1.05~1.60 g/kg土和63.54~101.67 mg/kg土,平均值分别为1.30 g/kg土、85.66 mg/kg土;②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逐渐降低;③设施栽培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素的积累;④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露地土壤,但差异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