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飞 《湖北档案》2009,(9):43-45
1941年.日军为了报复在“百团大战”中遭到的沉重打击.集中兵力对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连串疯狂的“扫荡”。其中尤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所在的太行、太岳、冀南等根据地为重点。1942年,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制定了一个暗杀计划:以取刘邓首级为目的,摧毁一二九师首脑机关,彻底消灭一二九师。日军称之为“C号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2.
开明士绅,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大多从政治方面讲其作用,很少再加以深化,这使我们对开明士绅的理解只局限于一个方面。实际上,开明士绅在根据地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社会救济等活动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根据地建设和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这些功绩,不能抹煞。本文拟就华北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郑立柱 《兰台世界》2012,(10):53-54
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抗日战争时期,标语遍布华北根据地的农村墙壁,成为老百姓的指路明灯,动员民众踊跃支前、参军参战的强大武器。一、街头标语的创作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村村墙上写满了街头标语。当时的农民,这样形容抗日根据  相似文献   

4.
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要追述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历史,还得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往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创建由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谈起。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在军事战略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块土地上,国共两党、两军首先联合,实行对日抗战;在这块土地上,八路军首战告捷,取得了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在这块土地上,毛泽东提出:“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随后,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115师、120师、129师,东渡黄河,相继开往山西前线,开辟…  相似文献   

5.
张凤兰 《兰台世界》2007,(12S):70-71
一、预见东北地区战略价值,奠定夺取东北战略构想的基础 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东北地区的战略价值: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它北靠苏联、西接蒙古,东邻朝鲜,南接华北抗日根据地,与山东根据地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培  马艺 《军事记者》2008,(1):62-64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晋察冀边区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重要的一支敌后抗日力量,于1938年1月成立了边区政府,成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7.
革命油印机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油印报纸,还陈列有一架油印机。这架在抗战时期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油印机,曾馱在八路军的马背上走过漫长的战斗路程。晋察冀边区的第一张布告、第一张报纸《子弟兵报》、第一张传单,都是用这架油印机印出来的。当时的同志骄傲地称呼这架小小的油印机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座“印刷厂”。看到它,我们情不自禁地回想到艰苦的抗战岁月……。当时日寇集中了主力和全部伪军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在各处设置了数以万计的碉堡据点,封锁沟连绵不断,铁丝网密如蛛丝。敌人企图借此封锁解放区。消灭人民抗日力量。党的宣传战士在这些日子里,随身携带油印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在火线上,在敌人的岗楼旁,在村庄里,到处编  相似文献   

8.
《档案天地》2005,(5):24-25
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创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晋察冀根据地范围仅限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后来领导的范围逐渐扩大为包括冀中、冀热察(冀东、平西、平北、热河)等抗日根据地在内的广大区域。  相似文献   

9.
“图文并茂”,这是我们一批八十上下的在抗日根据地长大的新闻工作者长期向往而未能及的奋斗目标。这里说的“图”,主要指新闻图片,不包括美术作品。 在根据地——解放区办报,技术条件十分困难。没有照片,更不能制版,报纸用粗糙灰暗的土纸印制,看清文字已不容易,遑论图片!我工作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偶尔刊登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的头像,都是木刻作品。1941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共北方局派汪之力、高鹏等中共党员到北平近郊开展抗日工作.同月,八路军总部派赖富、吴伟等12人和中共北平地下党员胡敬一在青白口成立了平西游击支队.1937年10月,中共北方局派苏梅、陈群、陈仲山开辟抗日根据地.11月,中共河北省临时省委派胡景翼、刘杰等建立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1938年2月,晋察冀军分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奉聂荣臻司令员命令,率独立师三团挺进平西,3月建立了3个县委和抗日民主县政府.在涞水县的马水村组建了中共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在涿鹿县的谢家堡村建立了宣(化)涿(鹿)联合县,在宛平县的斋堂村建立了宛平县.至此,形成了以百花山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战略要地,包括宛平、房山、良乡、涿县等12县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地方政权和革命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平西抗日根据地是北平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而房山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  相似文献   

11.
蒲润洲 《档案天地》2023,(2):7-9+32
<正>赵顺是平北抗日根据地涌现出的著名“拥军拥政”模范,他出生于1897年,系河北省赤城县雕鹗镇侯庄子村人。1940年,平北抗日根据地创建伊始,他积极协助组织抗日武装并参加了抗日救国会;龙赤联合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干部就住在他家及附近的自然村;他支持儿媳张秀英从事抗日妇救会工作,并亲自送独生儿子赵尚文参加了八路军。赵尚文牺牲后,他又让3个女儿投身抗日;他家的3间房成了八路军的“卫生所”,在此养好伤的战士先后有100多人;1942年,《挺进报》由平西迁到平北后,他加入报社的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一场极其广泛的群众性的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武器缺乏又无外援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极端残酷的抗日战争,并使自己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除陕甘宁边区外,我党还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一批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连夜搬兵     
新四军在黄桥取得东进决定性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泰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在黄桥决战胜利后较早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 新四军东进后,在苏北广大地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这对日军和伪军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们为了挽回失败,于1942年春掀起了“清乡”“扫荡”计划,妄图一举吞掉我抗日军民,以巩固他们的地盘.虽然是垂死挣扎,但一时还真有点鬼哭狼嚎的声势.我根据地军民在上级党政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强大有力的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一) 《晋察冀日报》(它的前身是《抗敌报》)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创刊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祭冀边区的五台山麓,到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华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和晋冀鲁豫、晋祭冀两地区党报合并改出《人民日报》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创刊,在解放战争胜利中结束,出版了十一年六个月零三天。十一年半中,它与晋察冀根据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反围攻、反“扫荡”中始终坚持了报纸的出版。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对敌斗争是频繁的艰苦的。因为晋察冀党的组织,正确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抗日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都发展得很快,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来,一个以五台山、恒  相似文献   

16.
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孙玉祥晋西北黄土高原,十分贫瘠,在这里进行抗日斗争,困难重重。抗日军民不仅要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军的野蛮烧杀,而且要战胜十年九旱,自然灾害,渡荒过日。所以晋绥根据地是诸抗日根据地中最为艰难的根据地。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山区,党和抗日军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育抗日军政人员子弟,安置难童,革除妨碍儿童成长的陋习,提高人口质量,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保育行政机构与保育院,宣传普及保育知识,奖励优生优育,防止疾病,保证儿童的健康。根据地儿童保育工作的特点是:集中领导,分散保育,严格管理,保育与教育并举,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保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优秀后代,解决了抗日军政人员的后顾之忧,革除了封建陋习,保障了儿童权益。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国民党政府和它在华北的七十余万军队,腐败无能,一触即溃。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之后,立即沿着平汉、津浦两条铁路线长驱直入,先后攻陷济南、徐州、石家庄、武汉等城市。正当敌人的铁蹄伸向我国中原内地,并且得意忘形地喧嚣“赫赫战果”的时候,在敌后,冀中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凤起云涌,蓬蓬勃勃地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北宁铁路平津段以南,石德铁路以  相似文献   

19.
丹阳抗日自卫团是苏浙皖地区成立最早的抗日民众武装之一,在抗击日军的战火中一步步成长壮大,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抗日劲旅,为创立丹北及苏中抗日根据地,支持新四军“东进北上”,圆满完成“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兰 《档案天地》2012,(7):15-19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下,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最早在华北敌后创建的一块面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其范围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