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通稿主要依靠分布在国内外的记者采集。总社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有关编辑部处理。国内分社采写的稿件由分社负责人签发后,传送总社有关编辑部处理。对内播发的各类国内新闻,由国内部处理。需对外播发的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的“新闻采写一得”征文评奖结果,于6月21日本刊编辑部召开的评委会上评定揭晓。“新闻采写一得”征文活动,从1990年8月至1991年5月,历时9个月,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稿件500多篇。经过编辑部认真地看稿、筛选;评委们精心、审慎地研究、磋商、反复地评议,最后评出一等奖1篇(北京日报记者纪涛撰写的《功夫在诗外,新闻采写亦如此》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纪念奖15篇。这次征文活动涉及面宽,影响大,反映好。500多篇征文来稿作者,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  相似文献   

3.
在采写经济报道方面,驻地方记站的记与编辑部跑经济的专业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所谈“三要三不要”的体会,是试图探讨驻地记采写经济报道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4.
挽弓射鸿图     
蛰虫昭苏,耕牛奋走,春风化雨,新燕衔泥。值此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采写编》全新改版了。《采写编》的改版,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实现新跨越的产物。作为新任总编辑,总该亮亮相,代表编辑部同仁给广大读、作和《采写编》的关爱说几句“开张”的话。  相似文献   

5.
长江日报总编辑杨振兴同志在编辑部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主攻消息要踢好“前三脚”。一、迅速把采访工作的新格局铺开,改“奉命采写”为“自觉采写”、“深入采写”。二、要集中主要精力抓短新闻、短消息。三、要注意抓带倾向性的重点问题和突出典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记者和通讯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如何让编辑部喜欢,尽快采用见报;而编辑部又常常会为面对一大堆来稿,挑不出对路的稿件而犯愁。怎样解开这个不等式?从我们编辑《解放军报》二版宣传的实践来看,一条重要的体会就是:下笔之前多想想如何让稿件适销对路。采写时头脑里要有点版面意识采写稿件与版面上稿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这就如同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一样,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卖出去,才能产生价值。记者和通讯员写的稿子只有见报了,才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在采写稿件时,头脑中一定要有版面意识。因为版面是整…  相似文献   

7.
《采.写.编》2003,(2):29-29
“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有奖征文,是《采写编》编辑部与邯郸日报社在本刊全新改版后共同举办的一个活动。 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王太师 《新闻窗》2011,(6):11-12
2011年国庆期间,贵州日报一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刊发了我采写的《一个村子的"转型"——来自白云区刘庄的报道》。这条稿件,最初是应编辑部要求"被动"去采访的,可这次刘庄之行,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担任驻地记者12年中,我共采写了500余篇稿件,其中有1/8是批评报道.人们对我议论最多的是批评报道,我感触最深的也是批评报道.我认为要写好批评报道,一要得到编辑部的支持,二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三要讲求采写技巧.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的新闻业务期刊中,《新闻与写作》倍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发行量多年来一直领先。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这个刊物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编辑部,这个编辑部又团结了一个热心传播新闻业务知识的高层次的作者队伍。 雅俗共赏,以普及新闻采写技巧为主,在普及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主办了“新闻采写一得,征文竞赛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惜,鉴于主客观的原因,我错过了一次参加竞赛练笔、争取“榜上有名”的机会。前些日,在与同行们聊起这个话题时,有位同志问我:“你说‘采写一得’这类文章到底属于什么体裁?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这可一下把我问住了,因为这里既涉及到了写作上的理论问题,又回避不了新闻采访的实践活动。可在我的印象中,在我所涉猎到的新闻理论书籍和文章中,还没有一  相似文献   

12.
有位老记者说过这样的话:我写出的稿件交往编辑部后,我知道能发表在报纸版面中的哪一个位置,是头条,还是报眼,或是右下角。这自然与其长期的采写实践经验分不开,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位记者对所写的消息、通讯的新闻价值有着准确的判断力,有着较强的版面意识。而现在一些记者版面意识淡薄,写出稿件给编辑部一交了事,认为组版是编辑的事情。这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记者根据新闻价值标准来选择报道对象,来判断新闻事实的取舍。而编辑部则是根据记者采写出的稿件进行编排、选择,并通过对稿件在版面上的安排,体现出编辑部对稿件所含的新闻价值的再度判断。用版面语言,诸如稿件的位置安排及标题字号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在采写经济报道方面,驻站记者与编辑部跑经济口的专业记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的特殊规律。要把经济报道题目放到全局中去比较,不要一叶障目,误将一般当典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新闻不新,没有深度,缺少发现;二是宣传味太重,信息量太少;三是表述上深入浅出不够,可读性差。三条中最主要的还在选题上,即不少稿件放到全局范围内衡量新闻  相似文献   

14.
去年初,我们记者部试行了记者采写报道定额。从一年多来试行的情况看,这种办法对于调动记者搞好采访、写作的积极性,多写稿,写好稿,及时完成报道任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今后考核记者,评定职称,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克服了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发放奖金吃“大锅饭”的现象。这次实行记者采写定额,是编辑部在我部搞试点的性质,办法是经过大家讨论制定的,现简要介绍如下: 在记者部里,对凡是能够独立担负采写任务的记者,一律实行定额。定额包括本人采写的稿件、组织通讯员写的稿件和内参稿件。  相似文献   

15.
最近,通讯员采写来的许多会议新闻经常被编辑部处以“死刑”,这并不是意味着这样的消息一律不予报道,关键是看会议是否重要、有无典型意义;新闻有没有写好。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数家报纸。在7月9日前后分别刊发一条主要由西安冶院同行采写的学生建筑设计获大奖的新闻,不料在7月18日外埠发行的一家信息日报上,又刊发了同样内容的新闻,而作者是另外的人。笔者生疑,询问冶院宣传部门,答复是除他们自己采写发稿外,再无他人采访。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7.
孔奇志 《新闻前哨》2007,(7):112-112
驻站记者,长期远离编辑部,在没有新闻配套服务和支持的境况中,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这就要求驻站记者能在各方面锻炼自己,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到一些报道员发牢骚:我们投给编辑部的稿件总是石沉大海;又常常听一些报社编辑发感慨:要在自然来稿中选点好稿真难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道员与编辑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通讯员不了解编辑部需要什么样的“货”,编辑部不知道报道员手中有什么有新闻价值的“货”。因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设“编辑部信息”专栏,为部队通讯员介绍军报各部门、各专版、各专栏的特色和最新报道计划及其采写要求,努力成为通讯员与编辑部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9.
经济述评,顾名思义,是一种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文体,是关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方面的现象、规律的总结与分析。它主要由报刊记者采写,重要的经济述评还可以用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20.
尹善龙 《新闻界》2002,(3):44-45
2000年8月22日上午,我突然接到《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杨筠的电话:请问你是云南《怒江报》社的尹善龙吗?最近,有人将你1998年12月5日采写的《山高水长隔不断》一文推荐给我社。经研究,请你用“特快专递”寄给编辑部……放下电话,我真有点喜忧参半的感觉。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采写《山高水长隔不断》前后那一段扑朔迷离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