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The Man Alone及其中译本中的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形合与意合现象,以及采用的不同衔接手段等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中 ,有一些句子形式上是肯定的 ,但却表达一种否定的意义。所以在阅读理解英语文章时要注意语言环境 ,注意那些形肯意否的表达方式 ,切不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中,有一些句子形式上是肯定的,但却表达一种否定的意义。所以在阅读理解英语文章时要注意语言环境,注意那些形肯意否的表达方式,切不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4.
现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把形合和意合分别看作是英语和汉语的造句特征,这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利用语言形式表达意义时的区别.从语言的编码层次构成的系统看,英语中不乏有"意合"现象.这种"意合"现象是我们理解和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英语语法的"意合"角度对大学生翻译作业中的误译实例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归纳,以期能够找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阅读英文书刊、文章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形式和意义无法统一的语言现象,本文试就这些现象归纳如下。一、形肯意否现象1.动词英语句子里如果有fail,lack,cease,ignore,miss,prevent...from,keep...from,keep off等动词或词组,则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篇的省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汉语是“形合”语言,英语是“意合”语言,而这些差异的造成来自于一个根本原因:英汉民族文化及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语言对比讨论之目的在于对语言的异同作出解释。本文对比分析了“形合”和“意合”这两种构文方法显示于英、汉语文章结构中孰轻孰重的问题,认为无论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在行文布篇上,英语更重“形合法”,汉语更重“意合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前后对应,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借助语言意义传达句子意思。所以在解单项选择题时。学生经常按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题,与英语的“形合”特点发生碰撞。本文从三方面分析汉语思维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对英语语言“形合”特点的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0.
“悬垂现象”是学生汉英翻译与英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导致学生习作中悬垂现象的出现。因此,对悬垂想象作相应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汉英翻译和写作中的“悬垂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意合和形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的两种连接手段,但由于两种语言性质不同,使用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话题”;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注重“主谓”;以及汉英两种句式的不同,说明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语言活动。中国学生在用英语翻译时,总是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干扰。实际上这是由于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认识不清楚所致的。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培养和加强学生对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差异的意识。汉语以意合为主,隐性连贯,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显性连接,以形驭意。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表现,剖析了其内在成因,并且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晋  梁益宁 《英语辅导》2010,(1):188-190
在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时,常常会用到形合与意合这对术语。总体而言,现代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多用形合法(Hypotaxis),而汉语则重意合法(Parataxis),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的句式构成就没有意合法,汉语中就没有形合法。客观地说,两种语句衔接方式在两种语言中都有体现,只是各有其侧重点而已,但这一点却往往为英语学习者所忽略。本文正是以《可贵的“他人意识”》的翻译为例,再一次验证了两种语言衔接方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的事实,同时提醒人们:要想成功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就必须对这一点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疑问程度的研究,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包括语言的经济原则、疑问的信息含量及疑问答语的肯否情况说明疑问句的语义存在着疑问程度和疑问范围这两种不同的疑问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否命题与否定命题不同 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后得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对疑问程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疑问句的语义进一步深入探讨,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疑问的信息含量及疑问答语的肯否情况说明疑问句的语义存在着疑问程度和疑问范围这两种不同的疑问特性,并讨论了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含蓄否定有否定之义而无否定之形,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分析、归纳各种含蓄否定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正确理解和翻译,灵活运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法,避免因为望文生义而出现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以英汉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上所体现出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获知英汉互译中省略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意合形合现象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代汉英语言形式的对比分析上,必须进一步拓宽。研究表明,古汉语的注疏、句读和语法研究就是对汉语意合现象的探讨;古英语在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影响下形成,形合现象自然成为古英语研究的重心,因而古英语的词语、句法以及语言研究都是围绕形合特征展开。意合和形合在汉英语言中有着渊源历史,其突出地位不可替代。古代汉英语言中的意合形合探讨有助于这一课题的深入,对汉英语言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意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是语言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舍为辅,以形制意.本文从意合与形合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哲学认知论剖析了其内在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