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旅游景点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游客对各景点认知的知名度,进行景点整体排序和数据库优化,设计景点查询模块;基于MVVM+RIA Service架构设计GIS平台,实现了旅游资源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世界遗产作为一大品牌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国内一些旅游开发者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许多遗产地出现错位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建设现象,严重拙害了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本文就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环境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如何优化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本文以Lancaster的特性理论和消费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旅游消费技术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以西湖和江郎山为案例地,试图证明游客的旅游消费技术与其体验满意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将遗产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人民满意三个战略目标统一起来。研究显示,旅游者的知识储备、旅游经历、涉入和认知程度以及解说系统是影响旅游消费技术的重要维度。其中,知识储备是文化遗产审美的基本条件,而旅游经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因"行万里路"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技术,并进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又有可能因"见多识广"而提高旅游者的"挑剔"度,导致满意度的降低;旅游者对遗产地的涉入程度(做功课)和认知程度是影响自身旅游体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解说系统也能有效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技术,从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游客的体验满意度能有效提高其推荐意愿,有利于提升遗产地的口碑和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4.
董雪旺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15,37(8):1578-1587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本文以Lancaster的特性理论和消费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旅游消费技术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以西湖和江郎山为案例地,试图证明游客的旅游消费技术与其体验满意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将遗产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人民满意三个战略目标统一起来。研究显示,旅游者的知识储备、旅游经历、涉入和认知程度以及解说系统是影响旅游消费技术的重要维度。其中,知识储备是文化遗产审美的基本条件,而旅游经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因“行万里路”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技术,并进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又有可能因“见多识广”而提高旅游者的“挑剔”度,导致满意度的降低;旅游者对遗产地的涉入程度(做功课)和认知程度是影响自身旅游体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解说系统也能有效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技术,从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游客的体验满意度能有效提高其推荐意愿,有利于提升遗产地的口碑和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民居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获得快速发展。以典型民居类世界遗产地福建永定土楼为例,从游客满意的视角出发,构建土楼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PA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福建永定土楼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①游客认为影响土楼旅游满意度的各要素与指标均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其中以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交通状况、旅游安全与环境质量最重要;②IPA指数分析表明,要素层与指标层的满意度均低于重要性,其中87.5%的要素层因素的满意度与重要性存在3.15%~35.48%的差距,而93.10%的指标层因素的满意度与重要性存在1.11%~56.38%的差距;依据IPA指数测评标准,对要素层和指标层中的各因素进行评价;③针对IPA指数与象限分析结果,提出各象限的提升策略。研究成果可为福建土楼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有助于民居类世界遗产地的科学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及提升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44-2351
测评旅游景气指数可定量分析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推动遗产地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提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概念性框架,其次建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合成指数测度模型,然后选择张家界市(世界自然遗产地)、承德市(世界文化遗产地)与黄山市(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作为案例,分析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年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为100.89,2012年为110.96,年均增长速度为0.87%;②我国遗产地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一致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③我国3类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长远看,文化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可能会相对自然型遗产地更高;④我国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呈现幂指数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3个方面来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旅游网站信息质量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出游决策中介变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旅游网站信息质量、游客满意度与出游决策3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旅游网站信息内容质量受全面性和准确性指标的影响,旅游网站信息表现形式质量受指标易懂性和格式适宜性的影响。旅游网站信息质量既可以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出游决策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旅游网站信息表现形式质量比信息内容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游览景点和出游伴侣是游客主要考虑的决策项目,在与旅游网站信息进行对比后,游客更为关注旅游目的地食宿和游玩娱乐方面的信息,并基于研究结果对旅游网站设计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9.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10.
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深度数据挖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水平。提出一种基于非规则流重构权的三亚旅游信息并发挖掘方法,以非规则流多模态表征游客对于景点选择的不同流向趋势,在非规则流多模态下,通过对于游客期望,目的地形象,游客旅游动机,满意度等几个关键旅游信息的重构权加权,实现最佳匹配度下的游客抉择,同时,建立并发挖掘模型,在非规则流重构权下,对所有景点的信息进行融合挖掘,实现全局最优并发挖掘。采用三亚的5个景点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采用该算法进行旅游信息挖掘,每个景点的预测结果误差均在2%以内,对于景点游客预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旅华韩国游客文化旅游动机特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资源科学》2011,33(5):881-888
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游客的旅游动机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北京入境韩国游客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旅游动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四个旅华韩国游客的文化旅游动机因子(便利与信赖、物价与基础设施、节庆与信息、文化遗迹);聚类分析将旅华韩国游客分为四类,方差分析检验出旅华韩国游客文化旅游的差异性,在游客旅游行为方面:来华旅游次数、旅游形态、住宿环境、旅游目的、滞留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旅游信息来源的差异则不明显;在旅华韩国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婚姻状况、月收入两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他方面的差异则不明显。最后,在分析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评估与补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段锦  李玉辉 《资源科学》2010,32(4):752-760
协调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维护原住居民的利益是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Costanza等的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获取景观变化信息,评估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和缓冲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及其损耗,探讨生态补偿的途径.结果表明:①1992年-2007年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增加4711.15万元,年均增加1.23%;缓冲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减少10740.10万元,年均减少1.49%;②1992年-2007年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退化生态系统对生态资产的损耗减少1484.45万元,年均减少1.42%;缓冲区减少5416.82万元,年均减少1.87%;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居民生活生产占用的生态资产增加904.44万元,年均增加2.33 %;2000年以来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退化生态系统和居民生活生产占用的生态资产的总损耗增加131.07万元,年均增加0.21%;③遗产地范围内有限面积的旅游开发可以为自然遗产地内的原住居民提供有效的生态补偿,并为遗产地生态资产的保护与植被恢复提供保障,从而弥补生态资产的损耗,实现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色旅游地承载着苦难的记忆,不同旅游者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者,试图以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为变量对黑色旅游者进行细分,以有针对性地强化黑色旅游在记忆传承和增强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聚类分析得到行为意愿迥异的三类黑色旅游者:态度忠诚型、低重游低推荐型、态度和行为忠诚型。为进一步识别三类黑色旅游者在旅游限制和动机上的差异,结合网络文本分析构建了黑色旅游限制和动机量表,因子分析提取出7个限制因子:“伤痛记忆”、“恐惧和压抑”、“禁忌和文化观”、“缺乏兴趣”、“人际限制”、“时间/距离/信息”和“竞争旅游地”;3个动机因子:“责任与教育”、“社会因素”和“好奇和思考生死”。方差分析显示:旅游动机越强,旅游限制越弱,参观者选择重游和推荐意愿越强,反之亦然。研究发现为黑色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邱厌庆  戈鹏  赖力  吴艳  任佩瑜 《资源科学》2010,32(10):1979-1984
根据前期对九寨沟景区运行现状的仿真模拟以及对景区旺季客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出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来说,景区内各景点旅游负荷均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系统处于初态时对于景区内游客的分流措施不得当。为此,本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景区内景点进行聚类,确定初态分流区域及其分流比例,作为初始方案,并建立数学模型,使用LINGO软件求解,结果表明,车辆在各分流区域的分配比例基本符合按照区域容量所求出的初态分流比例,这为后期的稳态和终态时空分流导航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是达到总目标:整个系统内各景点负荷均衡,提高景区游客旅游价值,实现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15.
在线旅游社区中的用户评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关于旅游景点和服务的感受,本文基于在线评论数据构建了一个游客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从多个知名旅游网站的评论社区中获取关于某旅游目的地的评论文本并进行预处理,利用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构建旅游本体,将处理后的评论文本与旅游本体进行匹配,得出本体各属性的分类评论集,运用情感程度加权规则计算这些评论集的情感极性均值,得出游客关于旅游各要素总体情感倾向,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该方法能够直观显示游客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情感倾向,为旅游经营者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以庐山旅游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Peking Man, whose emergence from suburban Beijing in the 1920s and 1930s first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early humans in northeastern Asia, has remained at the center of a hot debate for decades. The mysterious absence of the fossil skulls of this Homo erectus (H. erectus)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adde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ory and, the difficulty of unraveling the enigma of its ag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n accurate dating technique suitable for the sediments at this site, the chronological niche for the Peking Man has long been obscured with the sands in the cave. A large-scale multi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from 1978 to 1984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A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IVPP)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scientists from 16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centers across this country. This study temporarily closed the debate by nailing down the age of Peking Man as between 0.7-0.3 million years (Myr) from today. As a well recognized research achievement, this dating has been written into textboo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唐承财  赵宗茜  刘晗  周韶睿 《资源科学》2016,38(7):1297-1307
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运用PPT情景模拟、个性化订制、深度访谈的方法,让游客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边境旅游要素进行线路组合,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属性分析北京居民对丹东、喀什、满洲里、崇左、西双版纳这五个边境旅游城市的选择行为,找出影响北京不同属性的居民选择边境城市旅游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不同因素均影响北京居民对中国边境旅游城市各类旅游要素的选择行为。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个性化订制式入手分析边境旅游营销路径,然后分别以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收入、不同年龄的旅游者为三个目标,分析中国边境城市旅游市场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钱树伟  苏勤  祝玲丽 《资源科学》2010,32(1):98-106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是近十多年来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旅游者地方依恋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情感联结关系.通过设计测量量表并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对购物行为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屯溪老街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者地方依恋的两大构成维度一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对旅游者购物动机、购物偏好、购物满意度及忠诚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情感性依恋(地方认同)比功能性依赖(地方依赖)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效应;②地方认同对购物动机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γ_(11)=0.84),表明旅游者对具有地方象征性意义与本土化特色的屯溪老街的情感性依恋比对老街购物场所的功能性依赖更能刺激旅游者购物动机的形成;③地方依赖对购物偏好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γ_(22)=0.51),情感因素在旅游者购物偏好的形成过程中比功能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④地方依赖对购物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最为微弱(γ_(32)=0.39),而对购物忠诚度有相对更显著的正向影响(γ_(42)=0.47),增加旅游者的游览次数可以强化旅游者对老街的依恋情结.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期为保存历史街区旅游地旅游商品的地方性与特色性,增进人地情感联结关系,制定老街保护与商业发展的合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资源科学》2014,36(8):1635-1644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高度的地理和市场集中性,但集中程度逐步下降;入境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与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竞争态状况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入境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变化及所引发的竞争态势变动提出相应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