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施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战略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重视不够、认识不清、法律内容不完善以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存在法律冲突等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理标志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型,寒地黑土作为黑龙江特有的生态环境,历史的发展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储备了丰富的宝贵的地理标志资源。以绿色产业为核心的寒地黑土经济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必须加强对寒地黑土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才能保障和促进寒地黑土经济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3.
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商标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地名商标的禁用、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两种制度来实现的,但禁止注册为商标的地名范围过窄,也没有明确禁止将地理标志作为普通商标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并不能为地理标志提供科学的保护,为此应将地理标志作为商标法中的独立对象,并相应建构一套具体制度,从而科学、有效地保护地理标志这一农业知识产品。  相似文献   

4.
地理标志国际保护——以国际贸易谈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S协议下,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过于狭窄,具体执行规则无强制性效力,问题的解决仍需依靠国家间协商。由于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复杂化和多极化,以多哈谈判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保护国际谈判最终破裂,由此各国转向自由贸易协定保护路径。在区域间自由贸易协定视角下,中国应以本国农产业竞争力为基点,采取区别性、针对性的地理标志贸易机制,即选择性承认他国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并主推本国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有针对地进入不同的主权国家市场,进而实现优势互补、贸易双赢。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工艺的特点与地理标志的品质标示属性具有内在契合性,但中国该领域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地理标志保护的双轨制之间的矛盾是其制度上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现有的立法资源下,采取商标法和地理标志专门法共同保护的模式并完善相关制度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在运用地理标志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时应当以地理标志专门法保护为主导、简化传统工艺的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授权手续并且明确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的职责范围。  相似文献   

6.
关于推进青岛市地理标志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地理标志的有关知识和通晓其相关规则,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研究,对促进青岛市名优特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战略和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促使农业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25-127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可以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保存,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应借鉴国外地理标志保护模式,解决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存在的多种问题,诸如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意识薄弱,行政区划保护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上仍然缺乏监管以及产品质量保障措施的欠缺。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上,应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建立品牌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执法工作,减少或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在市场中,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以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地位,加强并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有专门法保护、商标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三种方式并存于国际社会。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但各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选择了适合于本国的保护方式。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较晚,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相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许多。本文在分析地理标志国别保护和国际保护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分析得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地理标志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9.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对经申请批准的产品给予一些特殊保护制度.甘肃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甘肃农产品地方特产优势十分突出,但是地理标志保护发展不够全面,缺乏保护意识,双重保护模式混乱,资源挖掘不够,扶持力度不大.保护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要广泛宣传普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知识,对地理标志保护专门立法,大力扶持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组织,要对有望申请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加大支持,一旦条件成熟,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主要涉茶群体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认知与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保护的实施涉及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认知和意愿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以黄山地理标志茶叶为例,对黄山茶叶消费者、茶农和茶叶企业三个主要涉茶群体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认知和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主要涉茶群体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认知水平还较低,但都存在较高的消费、生产意愿。  相似文献   

11.
汉中茶叶产业地理标志的治理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标志治理的基本理念,分析了汉中茶叶产业地理标志治理界面存在的问题,利用钻石模型构建了包括政府、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用户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界面,并提出应改变地理标志治理界面的驱动方式,建立基于契约关系的新型治理模式,处理好治理界面内成员的关系,以期支持汉中茶叶产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油产业作为当今食品油消费市场的“朝阳产业”具有极大发展前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攻坚区,茶油产业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茶油生产区位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四大地区各区位优势的权重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处于该区域的湖南湘西地区在茶油生产方面比其它3省的相关区域有更大的区位优势,这为发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茶油产业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标志作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起步较晚,但对提高我国特色产品质量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实践中,有些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挖掘和保护地理标志,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就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以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为例,通过对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生产企业的调研,调查分析了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的保护与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原因在于明清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充足、茶叶生产技术有更大进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官府采取了有利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茶叶生产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良性互功,农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减税降费政策是国务院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包含普惠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和2020年疫情期间阶段性减税三类。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是否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政策红利是政策制定层面和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地处大别山区的信阳市是我国绿茶主要的生产地区之一,茶产业是信阳市的特色产业。文章采用样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茶产业进行研究,从整体看来,减税降费政策对大别山地区茶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影响效应明显,但小规模企业政策获得感较弱。建议完善税费政策,出台更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乌龙茶独具特色,产业经济地位突出,但却面临生态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下降和其他省乌龙茶冲击等挑战,必须通过构建生物学、生态学、法律、茶文化等多重保护体系进行保护。福建乌龙茶的生物学保护包括保护种质资源、品种性状和遗传的多样性;生态学保护包括建设生态茶园及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延伸产业链;法律保护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主;福建乌龙茶文化保护包括保护加工工艺、功夫茶艺、茶俗、茶礼、茶传说等。  相似文献   

17.
以地理环境立论,阐述唐山近代工业兴起的基本因素和必然结果。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