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海燕  杨斌 《焦作大学学报》2007,21(2):31-32,56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西部地区赋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产品销路,并且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因此如何通过开发西部地区的民俗旅游业来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今旅游业界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西部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西部民俗旅游开发为“三农”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机遇,提出了开发西部民俗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民俗旅游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具体的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专项研究几乎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对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蚌埠市具备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要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旅游中心城市,就必须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定位、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要注重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结合,大力开发民俗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4.
杨韫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Z1):33-36
伴随着旅游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旅游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方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除了拥有丰富而瑰丽多姿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还拥有浓郁奇特的多民族风情文化.文章通过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从而进一步讨论了加快云南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羌族民俗文化进一步得到关注,羌族民俗旅游纪念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羌族民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发现存在产品单一、文化内涵不够和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在文化保护、产品研发、市场策略和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对策,以期为羌族民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俗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主潮之一,民俗旅游增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随着我国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展,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凸现出来,已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章对学术界近年来有关民俗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新宠,民俗文化的消费成为人们出行游玩的重要诉求,在旅游市场中的重要性日渐明显,所以发展民俗旅游是大势所趋。赣南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从文化保护方面进行探讨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验经济时代的民俗旅游产品营销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经济时代下,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体验需求,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正逐渐趋向于深层参与的体验式旅游,旅游企业的营销观念也由品牌营销,服务营销开始向体验营销的方式转变.民俗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者了解异地民族的民情民俗“新鲜体验”的需要,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域风情”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做好民俗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体潮流之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构筑地区旅游特色的关键。黑龙江省民族民俗特色浓郁,民俗旅游资源“丰饶”,民俗旅游极富发展潜力。本文从黑龙江省民俗旅游资源特性的剖析认识出发,指出了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主题、布局形式及项目方案等,为黑龙江省民俗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秋艳 《华章》2008,(15):157-158
从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原则,并探索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