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主张摆脱民族文化传统桎梏、解放思想。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发辰与演变,是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的,只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才能使我们准确把握民族服饰文化,正确理解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的关系,才能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西"矛盾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语文学科的现代性建构常常缠绕着“古今”、“中西”矛盾,它们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引进“西方”和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之间的关系。百年来,语文教育在向现代转换的过程中实际上走了一条渐趋“西化”、疏离传统、淡化民族个性的道路,这不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我们需要立足“关系”思维来妥善处理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努力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的现代性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在现代性条件下突显为问题意识的。现代性是在近代西方形成的,包含历史、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西方性等多重维度。不同文化传统及民族在现代性及全球时代开始了新的文化自觉,但文化传统如何显现为肯定性的现代性要素,仍然是不同民族、特别是后发展民族的时代课题。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典型的社会形式,但是对于非西方社会而言又需要建立一种关于民族国家的新的理解模式。后现代性为民族性的多样化理解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是,东方主义问题的提出表明,努力呈现后发展国家的真实的民族性仍然极其艰难。  相似文献   

5.
魏鸿飞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3):112-113,117
丁绍光是世界级的现代华人艺术家,他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民族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抽象性、民族性、点线面、色彩、图形造型五个方面分析了丁绍光装饰画的艺术性,阐明了丁绍光的装饰画艺术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体;是本民族文化与外民族文化的融合体;是文化与精神的融合体;是传统思想与个性的融合体。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族化的现代中国平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望平 《考试周刊》2011,(38):45-46
立足于本国的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民族特征和世界的视觉传达要求与现代设计的元素融为一体,充分发掘和利用具有传统视觉艺术,对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加以重新认识和使用,不断吸取民族艺术精华,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为起点的前提下,创新求异,在正确理解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设计的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是设计师设计出具有现代性、民族性、文化性和自我个性特色的作品,以及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采取的必然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现代启蒙工具理性批判理论陷入了困境。只有立足于“实践”这一交往关系产生的坚实基础,根据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建立在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之上,从主体哲学走向主体间哲学,由工具理性批判走向交往理性,由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哲学,才能超越现代人们长期墨守着的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才能使批判理论走出困境。因为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行为理论,才能超越先验理性和超验理性的证明模式,摆脱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窘况,从而为现代性理想的兑现提供合理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丝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会贯彻始终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决定着其基本走向的一个先决性问题。但是语文教育在百余年的现代性进程当中,没有妥善处理好借鉴"西方"与保持自身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常常用教外语的方式来教母语,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以致教学效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将语文教育现代性推向比较完善的境地,必须保有它应有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作为各民族思想情感的寄托,民间舞蹈的精神内核就是民族性,同时民间舞蹈还应有现代性,也就是说创作的舞蹈要符合时代审美,反映当代人们的追求。舞蹈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应时刻谨记舞蹈在把握民族性这一要求时,同时要具有现代性,灵活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各种表现方式,通过传统作品表现当代人的情感与追求,将舞蹈的民族性和现代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的文化冲击,在全球文化趋同语境下,作为中国传统先进文化之一的中国画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中国画家,应从容面对,以开放进取的态度,抓住发展机遇,在中国画艺术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无论选择传统还是非传统,都应该把握住民族性、开放性与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在艺术创作中充分体现。惟其如此,中国画艺术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外艺术史发展历程及大唐的时代风格和近现代中国画走过的路子告诉我们,唯有重建起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个性化的四性原则这一基本架构,才是当代美术发展应循之道。因为致力于个性方能形成风格化,恪守地域性,才是形成民族性的基础,取向当代性,才能把握好艺术发展的方向,扎根民族性,方能雄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是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经过千百年来,在歌唱实践中逐渐形成而发展起来的,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民族声乐艺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力。民族声乐艺术区别于其他声乐艺术的标志之一,在于她独特的“民族性”。如何使民族声乐的演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演唱者、音乐教学者所孜孜以求的,本文想就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特色的把握在继承传统、提高技艺和语言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趋向。正确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论与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面临改革开放的格局,这已是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民族性是民族音乐之魂音乐是民族的。任何音乐都生成于一定的民族,是一定民族土壤培育的艺术花朵,具有浓烈的民族性。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民族的超民族音乐。俄国作曲家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指出:“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民族性的。”所谓民族性,就是民族共同体本质特性在音乐中的反映;是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来的民族个性、精神气质和艺术特征。这是—种难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实质是传统与现代性的博弈。传统不代表落后,是现代性的基础。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性,可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语境下,保持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寻找和建构自己新的生存方式,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百余年来,从生根到发芽,早已融入我们民族艺术的百花齐放榕局中。中国油画还将继续发展下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只有坚持中国油画的民族性,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一条让中国油画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走向世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具有特定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的受教育者决定了民族性教育的客观存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脱离不开民族性教育这个基础;通过民族性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教育的职责;民族性教育内容是文化交流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河西学院学报》2015,(4):25-28
少数民族文学表达的审美维度是民族诗性、民族品性及族群记忆。本文对裕固族诗人赵光龙的诗歌进行了探析,指出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性表达及其转型,民族诗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古典表达方式,民族性和现代性融合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版图。  相似文献   

19.
论张权美声唱法民族化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3):123-126
张权在美声唱法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主要包括:探寻字声间的联系与平衡,以达到准确地表情达意;融汇传统声乐艺术行腔和情感表现的技巧,使演唱富有民族韵味;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的美学传统,形成内在含蓄、典雅真挚的演唱风格等。她的声乐艺术探索为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瑰宝。民族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固有属性;而现代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附加属性,也是必备属性。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在顺应主流汉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如何在书写本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前提下适应文学的现代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