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21世纪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传统武术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做好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把传统武术纳入完整的正规教育体系,为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及国际化提供舞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二者应协调发展,武术的发展才能稳固和持久。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创新的主张。依据哲学的有关理论,对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与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独创与引进”等辩证关系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对传统武术创新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1956年,原国家体委将武术套路列为竞赛项目,使武术进入了现代竞技体育行列。近年来,在竞技武术力争进入奥运会之时,全国上下又给予了竞技武术极大的关注。然而,具有鲜明传统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相对竞技武术而言,在浓厚的历史色彩反衬下,显得暗淡了许多。于是,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哲学思考,以达到促进传统武术蓬勃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特点,总结出互联网给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整体而言,互联网扩大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全民参与实现;"互联网+传统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造,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从分析乒乓球运动的规则、器材和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及其从英国走向世界、进入奥运并成为我国"国球"的发展历程入手,揭示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间的差异;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可遵循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借鉴现代体育的优秀成果,建立传统武术传承和创新的发展体制,提高传统武术的地位,旨在找出新形势下传统武术传承和创新的发展关系,更好地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以文化全球化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在全球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传统武术今后的发展应:(1)有效梳理传统武术的技击性;(2)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方式推动传统武术的良性有序发展;(3)传统武术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在社会现代化的选择下,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出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全面的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8.
在对传统武术国际化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与核心理念,并将传统武术的国际化路径归纳为传统武术组织、武术赛事、武术教育、武术产业、武术文化交流、武术传媒6个层面.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要在技术体系方面实现多元重构、在价值观念方面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方式方面实现转型、在管理制度方面实现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观察法、归纳总结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已处于尴尬的境地;只有改造和创新才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意义的传统武术将是一个兼容并包、充满活力的结构,并与社会的需求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场域的脱域现象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重塑传统武术传承场域具有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价值。并提出了建构传统武术文化符号,回归武术本源;创新传承场域内容理念,打造威望域区;构建三位一体传承场域,鼓励民众参与等重塑传统武术传承场域的路径选择,旨在为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场域重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传统武术的发展、创新是以技击为发展主线,以新的技击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为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现行的各类武术运动竞赛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和散打运动因其独立发展而对整个武术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弊端。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整个武术运动发展、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当今社会武术在校园开展的现状,发现校园武术相对于其他项目发展得不太理想,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亟需创新。文章结合实践,从五个方面着手探讨武术教学中的创新,旨在使武术能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融合、完善、发展之后产生的,是对武术比赛的一次革新和突破,同时引导武术向“高难新美”的方向发展.太极拳是一项具有独特节奏与韵律的运动,将之与音乐相结合,不仅是对动作节拍、节奏上的提示,更重要的是借助音乐所蕴含的情绪与氛围来烘托运动员的演练.然而近年来运动员在太极拳比赛中配乐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将音乐与竞技太极拳套路更完美的融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传统武术散打和现代武术散打的区别,分析传统武术影响下如何使散打得到创新。提出《散打规则》应新增连续使用单个传统动作分值;增加传统发力类武术动作分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力求使散打吸收和继承传统武术的精华,使其更具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有着较为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以攻防格斗为主要内容,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益寿延年等功效。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武术与文化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理念的指导下,并对当前武术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和不宽容等诸多问题,重点论及了武术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深厚且具体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文化特色。但是,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在竞技武术、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着困境。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传统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传统武术重“身教传授”、轻“文化认同”,在“奥运场域”中的缺位,后备人才资源“青黄不济”等,并针对现存问题从提升“文化意识”、“文化认同”,保持特色与创新向奥运进军,加强“武德”、“口德”教育几方面提出发展思路,旨在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学研究方法,论述了传统社会中武术凭借良好的大众化发展成就了武术的辉煌,而反观当代,武术的大众化发展则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当代武术的大众化发展,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只有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并满足当代大众的需要,对自身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大众化发展,从而摆脱武术在当代所遭遇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蕉城区乡镇传统武术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蕉城区乡镇传统武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仍然有少部分拳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并根据当前乡镇传统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全国众多乡镇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之规范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武术文化传承中并未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及其传承价值进行研究与审视,旨在补充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师之规范的研究内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包括:择徒之规范--慎,具体表现为:慎之又慎;待徒之规范--亲,具体表现为:见面、亲近、亲爱;授徒之规范--严,具体表现为:严格、严谨、严厉以及威严。在今天传统武术文化师之规范的传承中我们应选择性地扬弃和创新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