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乡村节庆旅游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增加;同时其独特性、体验性、深度性和持续性等方面也极大的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如今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介绍重庆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分析出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旅游存在节庆市场定位不准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宣传营销渠道单一、节庆品牌化经营欠缺等问题,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重庆主城和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的两个重要区域,且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以重庆主城和渝东南地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重庆主城与渝东南地区旅游互动的基础以及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互动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文化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土家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区域内与土家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以土家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介绍,分析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独特,土家族、苗族的民族化具有优势,但目前旅游开发的力度并不大,旅游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不当,吸引力不强。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业的SWOT的分析,其旅游功能定位应为“生态、民族民俗风情化旅游区”,必须加强对渝东南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旅游扶贫是当下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乡村旅游是重要实现路径.从旅游扶贫视角出发,选取2015年国家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之一——霞浦县花竹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花竹村致贫原因、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提出六大扶贫对策建议,包括构建"政府+村民+公司"的扶贫模式,以摄影旅游为精准扶贫切入点,推动紫菜养殖业的六级化发展,导入新兴产业业态民宿,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帮扶,引入资金人才激活乡村发展等,以期促进花竹村旅游经济发展.同时,花竹村作为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将为其他扶贫村落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收官之年,同时,遇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湖北省作为我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区域。分别介绍乡村旅游的概况和发展状况,分析利用乡村旅游帮助扶贫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建议:重视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增强旅游扶贫多元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陇南市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近五年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道路.陇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借助现有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结合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机制、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人才建设的陇南特色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6,(6):113-116
新形势下旅游扶贫攻坚任务对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广西贫困地区基本情况和旅游扶贫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围绕重点突破和产业融合的扶贫原则,提出了适合广西贫困地区的两种新的模式,即特色旅游名村建设模式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特色旅游名村(屯)建设模式,是以一个村(屯)为对象,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它可以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则可以延长农村产业链,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达到促使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手段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贫困地区自身条件限制、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等原因,政府主导模式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环境的改变,这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利益冲突加剧,投资效益低下,缺乏特色,以及旅游秩序混乱等。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本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护当地特色,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教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面貌的重要途径.农村女性劳动力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劳动力资源.要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增加女性农民收入,必须不断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水平.我国必须重视对乡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切实有效的机制和路径提高乡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厚,要维持这种特色优势,同时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的科技水平,当地教育的发展应该借鉴"威斯康星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教育,使得该地区"脱贫"并得以持续性地"致富"。"生存论"、"民族共生教育"等理论可以为"威斯康星理念"在渝东南地区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撑。该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义务教育阶段要把当地民族文化更多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延续现有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优势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进而转化为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产业链角度构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能更准确地聚焦贫困人口,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喀斯特乡村地区是现阶段中国旅游扶贫的重点区域,以广西阳朔百里新村为例,通过分析该地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两种模式,阐述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路径,达到乡村旅游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重庆渝东南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许多洞穴地质遗迹资源品位较高,是很好的旅游资源,部分区位条件较好的已开发。文章分析了该地区洞穴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希望对该地区洞穴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以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作为主要的旅游活动,被认为是改善农村和农村扶贫的重要方式。当前政府以及各界学者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赣南地处中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其乡村地域广袤,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通过问卷调研探讨消费者视角下赣南乡村旅游扶贫问题,并从满足消费者休闲放松、体验参与、公益需求及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方面提出优化赣南乡村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族生态文化村旅游是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它的特点是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一种文化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开发这类乡村旅游资源要做到旅游产业发展与当地村民致富相结合、传统民族文化创新与保护相结合。大糯黑旅游开发规划较好地体现了以上思想。  相似文献   

17.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东南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共性与差异性、保守性与批判性、时代性与流变性并存是其特征。加强对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增强该地区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生存力式微、民族记忆逐渐消失、民族文化供养不足以及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缺失等,使渝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要传承和保护好渝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就要分类清理与深度发掘民族文化,加大民族文化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优秀民族文化人才,选择好民族文化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5,(6):40-43
通过分析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科学性欠缺、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服务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旅游人力资源缺乏、旅游投入相对不足等生产要素因素导致的旅游精准扶贫普遍性问题,以旅游生产要素为切入点,提出了优化生产要素来实施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波 《教育与职业》2012,(24):71-72
文章对渝东南地区的642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渝东南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不高、职业道德不稳、职业情感不深、职业幸福感不强、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其专业知识状况不好、专业能力较为薄弱,但精神面貌较好,有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网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并对此现状进行了归因。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渝东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现状是:教师资源不足,场地器材资源短缺,信患资源闭塞,但自然资源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农村学校只有加大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才能实现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对此,提出了开发利用渝东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资源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