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低年级儿童识记字形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方法识记,会使他们对识记对象印象更深,乃至永远不能忘记。例如,我在教“拔”字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学生说:“这个字我以前教过的好多同学都易出错,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它记住?”学生听到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便积极思维,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生1:“拔”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扌”旁,右边是“友”字加上一点。生2:“拔”字和“拨”字相似,“拨”字的短竖去掉就是“拔”。生3:“拔”字是指一个小朋友(友)在用手(扌)拔萝卜,拔不出来,急得眼泪都滴…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些新的东西,至少是以前在脑海中不存在的。它有别于其它思维方式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以联想为起点的想象性。在教学中,创造性思维集中表现在学生的求异思维中,先看几个例子。一、生字教学中,一位教师板书了“赢”字,先请大家数一数笔画(共十七画)。接着提问:我们怎么记住它呢?有的说,我先记住它是上、中、下结构,上“亡”,中“口”,下面“月、贝、凡”横排:有的说,我先记住构成这个字的部件是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明。 “明”字在生活中的意思众多,但是,“明”字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明天是最美好的!初识“明”字,是在儿时认字时,妈妈的一番话让我永远记住了它。那时,妈妈指着“明”字告诉我,只要太阳来了一次,月亮也来了一次,  相似文献   

5.
以往教学“虐”字时,为提醒学生不要把“虐”字里面的部件“”方向写反了,我总是用彩色粉笔将这个关键性的部件标出来强调一番。可时间一长,有些学生还是将“虐”字错写成“”。这次的语文课,我又一次遇到这个棘手的“虐”字。像往常一样,我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一笔一画地板书“虐”字,学生们则注意观察“虐”字的写法。我突发奇想,不如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教室里一阵窃窃私语。我环视全班,发现马龙同学高举着手,便请他发表见解,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虐’的上部是老虎头,老虎的肚子饿了,它的利爪是挖自…  相似文献   

6.
记住的理由     
我在土耳其馆,临出门,买了一只徽章,红色,上有一弯新月和一颗星,是土耳其的国旗。买这样一个小小的礼品,纯粹是喜欢这样一个国家,为记住它。 土耳其这个国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它。能记住,可能是觉得名字好玩。我们小时候,嘲笑一个同学土,就叫他“土耳其”,这是没有道理的,难道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土”字?  相似文献   

7.
在教《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的生字“碧”时,我准备用那个学“碧”字的“老经典”让学生加深印象。“同学们,学这个‘碧’字呀,老师有一种好方法,让你们能一下子记住它,想听吗?”“想听!”教室里声音响亮而又整齐。我诡秘地一笑:“王先生和白先生坐在石头上聊天,看看,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1.编口诀:编口诀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回”,小口回家大口关;“夜”,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只要学生记住顺口溜,便可记住这个字。  相似文献   

9.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尤”而不是“九”。我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查字典求证,果然,在“九”字部里查不到“尴尬”,在“尢”字部里却查到了。难怪以前在电脑上用“五笔字型”打不出这个词,最后只得求助“智能ABC”。看来,备课时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如果不是这次看得仔细,课堂上一定会出洋相的。  相似文献   

10.
王悦 《教育文汇》2013,(20):25-26
上学期最后一次生活识字课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盒子,相互识认上面的字。有几个孩子看着一只扑克盒,说上面的字叫“冰雪皇后”。我问道:“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个皇字的?”有个孩子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白加王就是皇。”另一个孩子说:“皇后的皮肤比国王还要白,白加王就是皇。”嘿,这真是记字的好方法。我微笑着赞许。这时,一个男孩接过话头说:“为什么我们的皮肤都是白白的,而我的同桌李米麒的皮肤是黑黑的呢?”李米麒一听,忙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1.
师:(出示生字卡片“情”)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和“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谁可以给这个字口头组词语呢﹖生:心情。生:事情。生:爱情。(同学们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不好意思地掩嘴偷笑,看来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也没打算多说)生(突然地):哈哈,爱情!你和张梦有爱情了,你死定了,哈哈……生(气急败坏):你才有爱情呢!生:爱情就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  相似文献   

12.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3.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14.
“的”字从小就养成乱坐位置的毛病。一天,它到句子城的电影院观看喜剧大片《语文世界》,“的”字看见“树枝轻轻()摇晃”中间有一个空位,便一屁股坐了下去。“的”字正陶醉在《语文世界》的精彩情节之中,“地”字来到它的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起来,这个位置是我的。”“的”字觉得奇怪,难道空位不能随便坐吗?它问:“为什么说这个空位是你的?”“地”字客气地说:“这个位置是语法博士给我安排的。因为像‘轻轻’一类用来形容中心词‘摇晃’这种动作的修饰语后边要用‘地’。”“的”字看见离“地”不远的“欢迎会异常…  相似文献   

15.
毛会珍 《辅导员》2011,(23):17-17
一、“虎口拔牙”不可取 记得教学生字“虎”字时.全班很多同学都把第三笔“横钩”写成了“横”.我在班上反复强调了很多次.也要求学生纠正了很多次,可一点效果也没有.照错无误.这可把我急坏了。怎样才能让大家牢牢地记住这个“虎”字,并终身不忘呢?  相似文献   

16.
肖南针 《江西教育》2000,(10):35-35
五年制小学课本一至四册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约有1250个,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所以充分利用分析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识字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识字效果。在教学中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启发儿童认识形旁和声旁,并知道一些形旁的意义。如:三点水旁“氵”与水有关;二点水旁“冫”与冰冻寒冷有关;月字旁“月”与皮肤,光明有关;竖心旁“忄”和心字底“心”与心理活动和人的情感有关,双人旁“彳”多与行动有关。如教学“壁”字,我先问:“同学们,看谁开动脑筋,怎样记住这个字?”一学生说:“这个字是学过的‘辟邪’的‘辟’字再…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老师的识字教学课,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识字学词学句(二)”。老师在教“器”字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老师的识字教学课,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识字学词学句(二)”。老师在教“器”字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背单词有三个层面:一是记住单词的拼法;二是记住单词的读音;三是记住它的意思和用法。单词的拼法和读音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很多单词看到了拼写,自然就会读出它的读音;知道了它的读音,就会联想到很多发这个音的组合,拼写就很容易了。当然,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对于初学者来说,我有两个方法比较值得推荐:一个方法是拆分记忆,就是把一个单词从中断开,变成熟悉的两个或多个单词。比如“hundred”这个单词,可以把它拆成“hand”+“red”,然后记忆“红手”,“a”再变成“u”,就很容易记住了。这种方法对很多单词都好用。另外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铅笔的原则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