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ew Journalism有译"新新闻学"或"新兴新闻学"的,也有译"新新闻写作""新新闻报道"或"新新闻报道文学"的."新集纳主义"是音译,是介于新闻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意译以"新新闻写作"较好.本世纪60年代,美国文艺评论界流行过"现实与虚构混合"的理论,认为要真正反映现实,最好是用新闻的形式报道真人真事,但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即用虚构的手法来写,于是兴起了"新新闻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被称为"新新闻记者"."新新闻写作"是用小说的技巧、文艺的笔法,报告所见所闻,既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又允许作者在描写事实  相似文献   

2.
张萍 《新闻世界》2009,(3):59-60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人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学领域的客观性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两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思潮——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借机横空出世,它们在报道观念和写作手法上,突破传统新闻学的陈规,给当时沉闷的新闻业注入了两股新鲜、异质的血液,在美国乃至西方各国引起震荡。所谓新新闻主义,“是深度报道的另一种深化,一种另类的行动。由于它横跨小说与纪实新闻两大领域,所以它又被称为‘非虚构文学’。”①新新闻主义与精确新闻学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应该说,它们诞生的社会背景是相似的,但这两种新闻报道思潮却表现出迥异的特色,经历…  相似文献   

4.
纪盈如 《东南传播》2013,(4):113-115
以报刊业对文学的影响为视角,从选材、发布渠道、叙事策略等方面分析社会新闻对爱伦·坡的《玛丽·罗热疑案》的影响,并指出《玛丽·罗热疑案》与后世出现的新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小说之间的异同,点出爱伦·坡对大众传播深入浅出驾驭的高明与伟大。  相似文献   

5.
关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是评论界对非虚构写作争议最大、褒贬不一的话题。也正是对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的不同态度,构成了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报道及虚构写作的本质差别。非虚构的饱和渗透式报道真实性,几乎是所有非虚构小说作者的共同追求。他们都曾表达自己的作品内容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6.
安冬 《青年记者》2007,(3):85-86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被认为是20世纪新闻学界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20世纪60年代是新新闻发展的高峰时期。新新闻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报道介入事件当中,并作详尽分析,真实刻画人物心理和事件发生的场景,重视细节的描写,简单来说就是用学的笔法来写新闻,即所谓的“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论"新新闻主义"内在的不平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闻主义"的出现是西方新闻报道方式沿革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现象.它轰动一时又很快没落,在其繁盛的十几年里备受争议.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新新闻主义"对文学性技巧在新闻中的运用和它既现实又艺术的写作思维,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格格不入."新新闻主义"这两方面的创新导致自身所难以克服的内在的不平衡性,使得它在新闻与文学两级中摇摆不定,最终不见容于恪守传统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8.
姚加炎 《视听界》2011,(4):108-109
“非虚构作品”一词是舶来品,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发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史哲领域,特别是纪实性文学、影视剧创作等。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清一色的英模题材,以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给听众深刻的人生思索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倾向有其理论基础,这就是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新新闻主义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解决国内新闻业紧迫的职业道德问题的良方,得到广泛肯定,甚至被贴上"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或标准"等标签。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允许虚构。但是现代语言学显示,语言是一个任意的、武断的内在系统,语言本身并不能达到事实。新闻文本是一个话语的事实,言语交流的各个要素都实际地在其构成中起作用。现代叙事学更发现,在新闻叙事中,情节的编织和悬念等因素构造着记者的写作和受众的接受心理,新闻文本带有难以消抹的文学性。这样,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支点(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就是不牢靠的。作为一种有条件、有具体针对性的诉求,新闻专业主义只能是一个相对性理念,并不能免除对某些语言技术和某些类型文本的偏向,试图以此虚构一种纯粹的客观新闻理想,就可能掩盖另一些真相。因此,新闻专业主义决不能越界而成为普遍真理。  相似文献   

11.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引入新闻报道的新闻理念。由于与传统新闻学存在分歧,使其在世界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但新新闻主义的合理成分仍被保留下来。本文以《南方周末》特稿为例,对其经典稿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新新闻主义典型写作手法在南周特稿中的呈现,并分析新新闻主义在当今媒体新闻语态转变背景下对新闻文本革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姓"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文学姓"文":狭义的文学指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新闻与文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人文学科。表面看来,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两者所依附的都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无数新名词中的一个,也是发人深思的一个。新新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以及对文学写作技巧的运用进行的。在新闻实践中,新新闻主义报道对客观主义理论发起挑战,并从报道的题材选择以及新闻采访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尽管很多方式没有得到充分肯定,但是新新闻主义报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作品的旧面貌,并且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特征。一、新新闻主义报道的主观化倾向新新闻主义建立在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之上。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新新闻主义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通讯和小说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通讯属于新闻类,小说属于文学类。小说是一种纯粹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运用文学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感情的艺术,它在写作手法上带有明显的虚构、夸张、想象的色彩,它在人物塑造方面强调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性新闻报道是目前西方报纸、杂志上常见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尽管美国学者对文学新闻学的研究源于 60、70年代盛行一时的新新闻主义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事实上早已存在于新闻实践中。本文试图探讨文学新闻学在美国的兴起、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如何看待“虚构”问题,东西方的视野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虚构”被看做是文学的独特标志,后现代文论则将之泛化开来,延伸到了非文学领域,从而宣告了文学的终结。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关于“虚构”的看法在金圣叹那里得到充分体现,他的小说评点没有将“虚构”当做文学关注的焦点,而是引导人们去领略文学这一座精神之塔的:蚀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杨升 《声屏世界》2005,(7):58-58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合的产物,它以文学手法来描写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不能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虚构人物和情节,而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典型。这对于每天都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坚持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来说,是可以及时发现和挖掘典型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且,在保证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也非难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的新闻报道加以回顾,提出了当今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呼吁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采制更多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从而改观社会新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韩振亮 《新闻传播》2009,(9):108-108
“新新闻主义”这一词汇出现于19世纪初的美国新闻界,但其发展壮大却是在20世纪中叶,其出现的最初含义是“通过改进新闻写作和版面编排,使用大字标题和插图,以及内容的通俗化来迎合广大读者的兴趣。”新新闻主义,是实务新闻学中一种较为激进的报道方式。新新闻主义新闻报道。是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基础,在新闻的写作中融入小说的写作技巧,比较注重对环境、人物内心世界、细节等的刻画.它强调“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内部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的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法 拉奇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记者和女作家 ,她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蜚声世界文坛 ,是国际新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 ,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得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美国的教授们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解读法拉奇的新闻作品 ,可看出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其拓展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 ,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 ,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法拉奇的新闻作品深受新新闻主义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