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淡泊     
就这样步入了中年。没有发财,没有做官,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有的只是备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还有没完没了的考试。日子平淡得像白开水,偏有同窗来访,谈起当年学友:某某发了大财,某某在省级机关,已是“正处级”……同窗感慨万分,我却心静如水。  相似文献   

2.
一次,在中学当教师的儿子在房间欣赏一幅《布袋和尚》的古代名画,那画上题字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痛快!”儿子说,这布袋里装  相似文献   

3.
一次,在中学当教师的儿子在房间欣赏一幅《布袋和尚》的古代名画,那画上题字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儿子说,这布袋里装的是“名利”,又说,世上人熙来攘往,奔波劳累,终日把这“布袋”背在身上,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说,放下“布袋”,就是福气!(陈建忠评点:“布袋”是人生旅途的行囊,随时放弃不该带的,随时补充旅行所需要的,心里才会踏实。米子评点:其实,能背上人生的“布袋”,接受生活的挑战,未尝不是一种“福气”。)我心中猛地一震,竟为儿子悲哀起来。儿子才26岁,正是精力充沛、身强力壮之时,何曾尝过背“布袋”的苦头?若…  相似文献   

4.
教学完《五彩池》(人教版第七册),我让学生为“五彩池”写份广告词,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模仿“脑白金”广告笑着念道:“今年国庆不出游,要游就游五彩池”。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创意,请同学们就怎么写好这份广告词,发表意见。学生纷纷发言:“广告词里应写明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有什么美景?”“广告词里应该说明,如果碰上阴雨天,千万不要到五彩池,否则会白跑一趟。”我明知故问:“为什么阴雨天不要去呢?”“阴雨天,没有阳光,池里的石笋就不能折射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彩池也就没有瑰丽多彩…  相似文献   

5.
香木     
那年春天,在我家老屋院墙西角发出一株小树苗来。那时候,我刚刚懂事,还识别不出那是一株什么树。于是,我就找来一些小伙伴辨认,他们也识别不出来。后来,我就拉着父亲的手去看,问道:“这是一株什么树呢?”看了之后,父亲便微笑着说:“这是一株香木。”此时,我感到好奇,继续问道:“香木是什么呢?”父亲煞有介事地说:“香木呀,就是能发出香味的木头。”听了,我更加惊讶了。因为此前,我只在广播的《杨家将》评书里面,听说过穆桂英打破“天门阵”时,有一种神奇的香木叫“香龙木”。莫非这株小树苗,就是那神奇的“香龙木”。我赶紧趴下,在小树苗的…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鲁迅的《七律·自嘲》时,问到“运交华盖欲何求”是什么意思,有一学生突然答到:“它的意思是说鲁迅这时行了桃花运,乐得不再想别的了。”话音刚落,全堂大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是有意捣蛋,但不可否认他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应的思考,否则他不可能知道“华盖”指的是一种运气,也不可能懂得“欲何求”是“还想求得什么”的意思。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接着他的话说:“有位伟人说过,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谁说人交了桃花运就不会再有所成就呢?况且鲁迅此‘华盖运’非彼‘桃花运’。算命术认为,和尚交了‘华盖运’…  相似文献   

7.
《竞选州长》中有一句话:“至于香蕉园,我简直就不知道它和一只袋鼠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用“袋鼠”与“香蕉园”进行类比?这里面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二、案例回放1、在计算中初步体验“循环小数”。师:下面我们来一个计算比赛,看谁第一个算出结果!出示:2÷3=?学生在本上列竖式计算。算着算着,陆续地有学生喊起来“算不完”。师:怎么啦?遇到什么问题?生:算不完,商一直都是“6”。师:怎么会算不完呢?生:余数“2”一直出现,所以商也一直重复“6”。师:继续除下去,商里面会有多少个“6”?怎样在横式后面写出商呢?生:一直除下去,会有无数个“6”,我认为用省略号表示“0.6…”。(这一个学生刚说完,就有一个学生举起手。)生:我认为小数部分就…  相似文献   

9.
静夜读书,一则禅门公案令我沉思良久。两个小和尚受方丈之命移栽一棵银杏树,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木把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是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坏了,就让我用菜刀给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  相似文献   

10.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个布袋想站起来,它请一个人来帮忙。这人拎起袋口,布袋立即站了起来,它显得非常得意。布袋正想开口说上几句,不料那人将手一松,它马上倒了下去。“请再来一次,”布袋恳求说,“请再帮一下忙。”那人再次将袋口拎起,袋子又站了起来。“你慢慢放手,”布袋对那人说,“这样,我就不会倒下去了。”那人慢慢放开手,布袋还是瘫了下去。“哎!”布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我怎么就站不稳呢?”那人笑笑说:“你之所以站不稳,是因为你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空布袋呀!”[星星点灯]“布袋”的话令人发笑:“请再来一次”“你慢慢放手”,刻画…  相似文献   

13.
学完《木兰诗》后,由学生自由发问。马龙同学突然问道:从“阿姊闻妹来”一句来看,木兰是有姐姐的,她姐姐为什么不出征?我一点“预设”也没有,就把球抛给了学生:“这一问题太有创意了,估计全国也没有几个人能自己发现这一问题,老师都答不出来了,请同学们帮帮忙。”……生:她姐姐可能是个残疾人。生:她姐姐当时可能不在家。生:她姐姐当时可能病了,不能出征。生:她姐姐是个胆小鬼,不敢当兵打仗。……见再争论下去就没有意义了,我急忙打住:同学们的回答都是有可能的,但也仅仅是“可能”,试想一想,木兰有一个姐姐和木兰没有姐姐,究竟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4.
香木     
那年春天,我家老屋的院子的西北角长出一株小树苗,那时候,我刚刚懂事,还识别不出那是一棵什么树。于是,我找来一些小伙伴辨认,他们也同样识别不出来。后来,我拉着父亲去看,问道“:这是一棵什么树?”父亲看了之后,微笑着说“:这是一棵香木。”我感到好奇,继续问道:“香木是什么啊?”父亲煞有介事地说:“香木啊,就是能散发出香味的木头。”我听了,更加惊讶了。因为此前,我曾在广播的《杨家将》的评书里听说过,穆桂英破“天门阵”时,有一种神奇的香木叫“香龙木”。莫非这株小树苗就是那神奇的“香龙木”?我赶紧俯下身,在小树苗的嫩枝上嗅了半…  相似文献   

15.
教子的困惑     
“妈妈,今天某某又打我了。”儿子委屈地告诉我。“痛吗?”“有点痛。”“你还手了吗?”“没有。”“好孩子!你告诉老师了吗?”“没有,今天是王老师代课,告诉她也没有用的。”正在一旁看报纸的老公插话:“你为什么不还手?下次谁打你你就打他!……”我打断老公的话:“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并拉过儿子“消毒”:“不要听你爸爸的,好孩子不打架,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什么不要听我的,我早就看不下去了!现在还有哪个家长像你这样教  相似文献   

16.
生病的日子     
最近我生了一场病,上个星期三没有到校,星期四早上到校刚上完第一节课,我的身边就“呼啦”围满了同学。有的着急地问:“陶小,你的病有没有好呀?”有的关心地问:“陶小,你有没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帮忙的?”有的亲切地问:“陶小,你的头晕不晕?难受吗?”还有的好奇地问:“陶小,你发烧了怎么还有劲写作业呢?”……同学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问这问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没想到我生病了,有这么多同学关心我、想着我,我非常感动,觉得病一下子好了许多,也没有那么难受了。回家后,我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对我说:“你们班就是…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小友曾问我:“什么是‘专业作家’?”我笑道:“‘作文专业户,呗!”确实,我如今天天都要写“作文”。这篇文章,就是《中文自修》杂志要我写的“命题作文”。可是,我小时候却怕写作文呢!那时候,我觉得写作文是一桩难事。为什么呢?做算术题,只要你懂了原理,就能做出来。可是,写作文就不一样,即使把语文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写起作文来未必顺手。特别是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老师今天出这个题目,明天出那个题目,没有什么现成的“作文公式”可以套用,光靠死记硬背也对付不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出过不少“洋相”:有一次。老师出了《我的志愿》这样  相似文献   

18.
倪元 《小朋友》2004,(5):2004
“我”的心中有个秘密,那是个什么秘密呢?故事《一只没有织完的手套》会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一怕虚有其名。“名下必无虚士”,是一种情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另一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更多一些。写作是很快乐的。我不太同意有些作家说对自己的作品一篇满意的也没有。我觉得这有点矫情。都不满意,那你写它干什么?但是我现在写完一篇东西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得意,那样“提刀却立,四顾踌躇”了。人的创作不能总处在高峰状态。我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以后写什么?怎么写?这是一种压力。二怕客人太多。我是好客的,但是客人太多,实在吃不消。一种客人是来约稿的。《体育报》来约稿,我说我在大学体育不及格,怎么能给  相似文献   

20.
滑稽班长     
匹诺曹说:嘿,今天和大家唱几段“歪歌”怎么样?你在学校是不是唱过什么“某某同学一回头,吓死路边一头牛”什么的,这可太损人啦。我们也唱“某某同学”什么什么的,不过唱就要唱得好。匹诺曹在下面写了三段,你唱唱看怎么样?给《小伙伴写真》投稿,别忘了也写两段“歪歌”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