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是日本著名学者波多野太郎的学术巨著,自《方言》1980年刊载其目录以来,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甚为深远。本文简要介绍波多野太郎的学术生涯和成就,重点介绍《汇编》的学术影响,分析了《汇编》的一些不足。虽然《汇编》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影响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宋仁宗(赵祯)的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以王则为首的起义军在河北南部的贝州城发动声威煊赫的兵变。尽管这次起义不久就被北宋王朝调集巨大的力量把它镇压下去,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刻的。一王则起义的社会条件王则的起义是在怎样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第一,王则的起义是在来自契丹、西夏的  相似文献   

3.
“招安”,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段之一。《辞海》中对“招安”的解释是“犹招抚、招降”劝使归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接受统治阶级招安,归顺朝廷者有之,但一般都是在遭官军镇压陷于绝境之际,迫不得已才向统治阶级投降的。然而,《水浒传》所描写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却非如此。他们是在起义事业空前兴旺,起义军接连挫败前来征剿的朝廷军队、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胜利之  相似文献   

4.
公元1448年——1449年,以黄萧养为首的广东地区的农民起义,是明中叶南方沿海地区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历时一年半左右。起义军人数最盛时达十余万众。起义军曾水、旱两路围攻广州达半年以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于明王朝在广东地方的统治,给以沉重的冲击。明王朝一度损失了广州四千余石的“折银粮”,停止了广东地方官的“朝觐”;顺德县治,便是这次起义之后为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防范和镇压而设立的。它对明王朝中央政权的震动也很  相似文献   

5.
过伟先生如晤 :马年吉祥 !应约写这份学术自述 ,写了几天。今寄上 ,请指正 !写明第几天写 ,好比这几天的日记 ,连续几天和老友畅怀谈心 ,一大乐也 !195 0年 7月 ,我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 ,应冯乃超副校长面聘 ,于次年 9月回中文系任助教。 195 2年起讲授“中文写作” ;195 3年起增教“民间文学” ,从此民间文学便是我此后研究工作的重点。这 5 0年 ,生活工作地点先在广州 ,后在香港和澳洲。我对中国民间文学结缘 4 9年 ,热爱它的感情 ,久而弥深 ,可说是梦寐难忘。回顾一下我走过的曲折的学术道路 ,求教于同道和读者 ,获取动力 ,希期有所…  相似文献   

6.
隋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之一。起义从公元六一一年爆发,到公元六二四年被唐朝统治者镇压下去,持续了长达十四年之久,起义军活动的地区,遍及黄河流域和江淮流域。参加起义的阶层广泛,除基本力量均田制下的个体农民和国家屯田上的农民外,还有杂户、官户、工乐户、部曲、佃客、奴婢,以及远在西北的兄弟民族的人民,革命的大风暴甚至把不少庶族地主分子和个别贵族分子也卷进了起义的行列。参加起义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人,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斗争。起义的影响也很大,摧毁了号称“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7.
日本公私藏书机构有很丰富的中国通俗文学文献收藏,这既与历史上日本学界对中国通俗文学文献的重视有关,也是上个世纪上半期日本汉学家到中国着意搜求的结果。日本学者还编制了一些中国说唱文学方面的专题目录。在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狩野直喜、泽田瑞穗、波多野太郎等汉学家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敦煌说唱文学文献的研究方面,日本学界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谁是民间文学的作者,这好象是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因为教科书上明白写着:“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我对这个论断却产生了怀疑。我认为民间文学的作者,主要应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他们是民间文学作者队伍中的主体,但也还应该包括除了他们之外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
青春雨序     
写这部小说时,许佳还是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写长篇小说。一位在新华书店工作的朋友向我推荐这部小说的初稿时,我是存疑的:一个中学生,没有多少生活积累,也没有多少创作经验,一上来就写长篇,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然而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的疑惑逐渐被打消。小说中清新的气息和活泼的思想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叫何以,是作者的同龄人,何以的故事并不曲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长篇章回小说。它植根于深厚的民间文学的沃土之中,由南宋中期民间“街谈巷语”的口头传说①,发展为瓦舍艺人的说唱,又被元明杂剧搬上舞台,最后经小说作家们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在明代中期形成了读者喜闻乐见的英雄传奇小说...  相似文献   

11.
1857年起义失败的原因曾激动了英国和印度的历史家们。英国早期的历史家强调起义军方面失败是因为他们组织得不好,团结得不好,不能提供有效的军事领导。印度的历史家们进一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把失败与印度起义军领导的性质联系起来,指出它是落后和封建的。某些印度历史家们,根据对于当时印度领导的有理由的批评,倾向于否认起义的民族性质,他们甚至以教条的和非历史的字眼,作出对于起义领袖的批评。给印度政府撰写最新的官方关于1857年起义历史的申博士,和最先接受这同一任务而后来又自己另写了一本书的马朱姆达博士,都不同程度的强调说明起义领袖们的动机,没有一个是出自纯粹的爱国,而是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蜃楼志》是清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其人物对话生动通俗,反映了清代广东地区的社会及语言面貌,保留了当时的口语词、方言词,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比照不同的版本,运用相关训诂方法,对这部小说中的"颟顸"、"烂仔"、"刁蹬"三个词语进行考释,并指出《汉语大词典》中可能存在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13.
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一部很有成就,深受群众欢迎,影响较大的作品。“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为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冯雪峰《论<保卫延安>》)。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其原因是很多的,而作者向民间文学学习,从民间文学宝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功地运用民间文学,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作者在作品里采用了三个民间传说故事,近二十首民间歌谣,五十多则民间谚语和俗语。这些富有生活气息,凝结着广大群众智  相似文献   

14.
笛福(1660—1731)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文学名著中最流行的小说之一,这部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广大读者欢迎。到19世纪末,各种不同的版本、翻译甚至仿写已不下700种。  相似文献   

15.
盛可以的长篇小说《道德颂》是对暖昧生活的明快而矛盾的书写。它的故事与其说是对道德的反讽,不如说是对自由情爱的反省。小说写作表现了现代女性对性爱、婚姻与道德的复杂态度。为了发掘小说的多重含意。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探索者之夜”本科生学术探讨活动,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讨论。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参加讨论的有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十余名学生。下面选登的是经整理的几篇发育稿。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暑假期间,我第三次翻开了这部小说,细细  相似文献   

17.
一一百年前,在印度辽阔的土地上,燃起了起义的烽火。这是有广大群众参加的反对英国殖民压迫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前后坚持了将近两年,虽然最后在外国殖民者与本国反动势力相勾结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镇压下归于失败,但是它仍然有力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并且留下光辉的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传统,在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大年夜》是作家鬼子的新作。《人民文学》2004年第9期发表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和《小说月报》等选刊杂志。纷纷转载,《2004年中国中篇小说经典》等年选本。也纷纷收入;小说写得森严峭刻,看似说“鬼”。实则问“心”,追问人们心中之鬼。拷问人的灵魂。很多专家学者很看重鬼子的这部新作。并称之为作家的一次超越。而鬼子本人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这样说:“《大年夜》这小说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重要性。不管人物,故事,心灵,都是一次超越。尤其是有关灵魂的苦难。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文学命题。想登高峰。这是谁都绕不过去的。”2004年9月22日。广西师大黄伟林教授组织了师大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就《大年夜》与鬼子作了一次对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家鬼子一些最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友人屈春山、张欣山送来他们合著的长篇历史传奇小说《血洒东京》,使我得饱眼福,全书30万字,我一口气读完,兴奋不已,情不自禁拿起笔来,想絮道几句心里话。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版,无疑会在当代出版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为第一部反映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军斗争历史的长篇,在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的时候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对这场推翻帝制的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20.
乌白旗械斗是莆田近代农村曾发生过的一项重大事件,它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事件发生之初,它曾经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莆田,仙游的乌白旗农民曾经与永春的林俊起义军联合反清,给清朝的地方政权以沉重的打击,可是,随着起义的失败,乌白旗农民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也暴露无遗,持续了一百我年的联村械斗事件,给莆田的社会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在原损失,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