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名合格的科技记者,最基本的“功课”应该是把深奥难懂、题材重大的科技原理和科技事件,通俗地、浅显易懂地传达给读者,而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重大的科技新闻,则是其较强的新闻采写能力的体现。笔者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跑科技线,先后采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技新闻。其中,《红嘴鸥可能“断子绝孙”》获2000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受到省、市新闻界同行好评。我在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一条好新闻的发现,一篇好作品的产生,最需要的是记者的细致观察和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新闻采写中尤其如此。细心观察:从“正常”中发现疑问生活中处…  相似文献   

2.
(四)疑问点——有疑问,才有问题;有问题,才能深入,疑问是深入的动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始终促使自己的头脑保持疑问点。旧的疑问点消失了,又产生新的疑问点。一个个具体疑问的解决,促进大疑问点的解决;如果整个疑问点消失,失去了追踪的目标,也就完成了采访任务。因此,把握疑问点是抓重点的一个要点。 1、记者要善于发现问题。 (二)从大的方面说,记者要善于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抓住关键之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彻尔所著《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把记者挖掘  相似文献   

3.
剔除假时效     
打开一张报,在冠以“本报讯”的新闻中,常常发现“昨日记者获悉”、“昨日记者看到”、“昨日记者从某某处了解到”等等字眼,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不然。因为这些“昨日新闻”大多都是记者生拉硬凑上去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新近发生”,其实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记者“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新闻,另一些记者却于无意中“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记者原定的采访计划落了空,却又遇上“意外之喜”;还有的人“八小时之内”一无所得,“八小时之外”却大有斩获,而这一切除了有机遇的因素在起作用外,还有“无意注意”在“作祟”。 新闻观察中的无意注意是指记者不带任何自觉目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自由观察,从表面上看,这种观察方式既“散”又“漫”,不易找到  相似文献   

5.
“缺憾新闻”不容忽视“缺憾新闻”,这是我从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我之所以称其为“缺憾新闻”,是由于这种新闻使人看(或者听)过之后因其某种匮缺而遗憾——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讲的没有讲或者没有讲清楚,受众想知道的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给人一个不明不白的疙瘩,使人憋得慌,闷得慌,甚或对其新闻的可信  相似文献   

6.
新闻焦点,又分为凝聚点和关节点。 (一)凝聚点——事物的结构总是有若干凝聚点。总的凝聚点就是事物的焦点。 记者要善于抓住事物中的凝聚点。这大体要从这几个方面抓: ——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抓。 在散文《雪浪花》中,天真的姑娘向面团似的礁石坑坑坎坎发出疑问时,一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后面回答:是叫浪花咬的。这是抓住采访对象的话,作了一种幽默风趣的点化,点出了全篇的“文眼”,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渔民老泰山和雪浪花的抒写。  相似文献   

7.
发现,是记者的知识、思想、观察、技巧的综合表现。新闻,说到底是发现的艺术。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新闻呢?依据两次获奖新闻的采写,我体会到“点面结合”是发现新闻的诀窍之一。“点”和“面”它包括多种意思,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等等。记者发现新闻的技巧,首先在于他善长把个别事实和一般事实联系起来,即:“由点到面”。1990年底,洛阳市林业局对9县6区报上来的  相似文献   

8.
初当记者,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新闻信息源枯竭,苦于没有新闻写,以吃现成饭为主,领导安排写什么就写什么,依葫芦画瓢,工作缺乏主动性,而身边有丰富经验的记者却有写不完的新闻,一篇接一篇见诸报端,感到又急又躁。 从我近几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得出,“没有新闻”写,主要是对生活的留心不够。处处留心皆新闻——观察生活,悉心生活,遇事多加思索,多问几个为什么,比旁人多个心眼,善于捕捉社会大众感兴趣的事,常能抓到别人抓不到的材料,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新鲜事,哪怕是聊天闲谈,逛商场,看集市,都有新闻“蹦出”。有心人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而无心人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新闻从身边悄悄“溜走”。 近年来,我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生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他的话,生活中并非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和挖掘。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新闻,乃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 1、增强新闻敏感,做生活的有心人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敏感,它是记者在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的一种能力,是记者的政治素质、理论功底、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时时处处事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是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的重要前提。1992年2月,在一次偶然的闲聊中,我获悉象山渔妇赵小宝将赴美与她50年前营救过的美国飞行员见面。当时许多人没有对此引起重视,连新闻圈中的一些同志也认为“救美国飞行员,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不值得一写”。  相似文献   

10.
王迈是一位传奇式的记者。徒步考察黄河,单骑万里神州,把国旗插上北极点——从1982年起,王迈进行了三次长距离长时间的流动采访,发表数百万字的新闻报道,新闻实践触及到社会各方面。脚板底下出新闻,王迈树起了中国新闻界一绝,人称——“独行侠”。  相似文献   

11.
“小张,你的新闻今天上了头条啦!”“是吗,我早看到了。”“你再看看,这则新闻是你写的吗?”“当然啰,那还有错?”斩钉截铁。可不是么,本报记者的名字赫然在焉,那来半点疑问?其实,这则见报的新闻,从导语到结构,压根儿就不是原来发给编辑的那则新闻了,记者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素材,由编辑代劳,已经重新写过了。对话发生的时候,记者对自己的大作,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登出,完事大吉,管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深入”出新招——让记者时时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夯实“安身立命”的根基 钱江晚报近几年来针对新闻队伍中出现的“飘浮”之风,为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先后推出这样两招: 一是“记者上岗”——上好当记者的“第一课”,在深入群众中求“贴心”。“报道要上去,记者要下去”。钱江晚报的记者把“下去”和“贴心”结合起来,把深入群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他们从晚报的报道更具贴近性的要求出发,从1991年3月开始采取了“记者上岗,深入  相似文献   

13.
找准结合点     
新闻报道的结合点,就是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扭结点”.它是大家普遍关注、带有倾向性的焦点、热点或难点问题。学会抓问题,善于找准报道的结合点,是当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记者写稿子,如果总是抓不住结合点,写不到火候上,那就是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记者。 善于“发现” “发现”的才能,就是新闻敏感。它是记者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能否不失时机地、迅速准确地“发现”结合点,首要的条件就在于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发现和判断  相似文献   

14.
一位哲人说得好,“要了解一个人的品格,不妨看看他周围的朋友”。这话是否适用于记者?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记者的朋友之多更非一般人所能比。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记者要到百姓中去,向人民学习,做百姓的知心朋友,反映他们的甘苦,迅速地发现最新的客观实事,及时全面地报道新闻。然而,目前有些记者爱跟领导转,乐跟“大款”玩。记者跟着领导转,未尝不可,有时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领导的言行和活动本身就有新闻价值。但是,有些私欲膨胀、惟利是图的记者,并非完全从这点出发,而看重的是领导手中的权。干了几年记者,甚至都没有采访过普通的工人、农民,其作品离群众的距离可想而知。乐跟“大款”玩,也未尝不可,因为“大款”中毕竟有一些勤劳致富的典型,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代言人,是思想的传导者,其主要职责是“采”、“记”、“写”,三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合格记者。但是在一些报纸中,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倾向,这就是很多记者疏于采访和写作,而擅长发布“挂名新闻”。所谓“挂名新闻”,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抄”新闻——抄录通讯员的来稿,抄袭其它报刊的内容,抄摘网络上的信息等。记者“挂名新闻”之风,不引起重视势必会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甚至变成一种“新闻公害”。  相似文献   

17.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18.
崔静 《青年记者》2001,(3):38-38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文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新闻在一张报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各家报纸纷纷出现了周末版、星期天刊、文化周刊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化新闻呢?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选好主题做为一名“文娱”记者,不能只盯住“明星”们搞一些所谓读者爱看的风花雪月的稿件,而应投身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变革中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从大  相似文献   

19.
“两广总督”是个比喻。所谓“两广”,一是广交朋友:一是广积资料。朋友,是记者的耳目,触角,信息神经;资料,是记者的财富,外脑,思想的参照系。因此,“两广”对记者来说,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当好“两广总督”——这不是推理,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我曾经采访过30多位新闻同行,其中有笔耕三四十年的“老新闻”,也有佳作迭出的新闻“新星”,他们几乎全都认为,没有许多朋友,没有丰富的资料,要迅速地捕捉新闻,要写出有力度的报道,是不可想象的。有的同志干脆建议大学新闻系开设如何交朋友,如何积累资料的课程,他们认为这甚至比传授如何写新闻还重要。大概正因为如此,一些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公共关系”以及“图书档案”的一些课程;一些新闻单位则把“公关能力”,收集、整理、运用资料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记者算老几?”翟长福记者算老几?常常有一些记者会不无调侃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当他们扛着摄影机、拿着采访未从气派非凡的各种公司、机关退出来的时候,当他们耳闻目睹了一些丑恶现象想要大声疾呼却又无补于事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踏着灰尘泥泞、疲惫不堪地写出了新闻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