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人们开始研究机器人以来,其应用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1)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生产车间通常具有结构化环境,要求机器人在这种环境中实现高速、精确的操作。(2)应用于远程操作领域。有些工作人类不能参与或者不愿参与,利用机器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2013年9月15日日本福岛核电站遭台风"万宜"袭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作品逼真,而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甚至能让人不知道哪个是虚幻,哪个是真实。真有这么神奇吗?请看——虚幻的厨房镜子里的人是你,可你并不在镜子里。你面对镜子站在这一侧,正窥视虚幻世界的“那边”。而“那边”的“你”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设法让你闯入“那边”的世界去,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现在,通过传感器与计算机模拟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还能触摸,真令人激动不已。而且,你得到的是在你神志完全清醒情况下的感觉,这就是当今正在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看上去很神奇,…  相似文献   

3.
自动控制技术正从手控走向语音控,最近又有人提出脑(波)控。所谓脑控,是指利用脑波,通过电脑系统而对装置进行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可能在20年或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和人类做朋友了。“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5.
球形机器人     
明月 《发明与创新》2006,(11):44-44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取代腿或轮子能保持平衡的球形移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利用球体保持平衡,从而取代腿或轮子。球形机器人是独立的、依靠电池运行的全向机器人,通过具有氨基钾酸乙酯涂层的单个金属球不断调整平衡。它重95磅,体形与人相仿。正是凭借这副高挑瘦削“的身材”以及在狭窄空间中自由移动的本领,比起现有机器人“,球形机器人”在与人互动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工作。“球形机器人”的制造者、机器人技术研究教授拉尔夫·霍利斯说,该机器人代表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新范例。现在,霍利斯正在设…  相似文献   

6.
美将发展十项电子技术康丽莎前不久·美国确定了在2010年前发展的既可用刚,国防,又可民用的10项高新电子技术。它们是:一、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描述为一种使人进入完全由计算机创造种学世界的手段.采用这种技术,参与者使用硬件,例如数据手套、操纵杆...  相似文献   

7.
让动物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行事,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近日,在山东科技大学一个实验室里,一只头戴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家鸽,完全按照研究人员发出的指令,准确完成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一周后落地。这只完全按照人的指令飞行的家鸽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家鸽,而是一种“机器人动物”。它是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一项科研成果。那么,科研人员是如何让动物“读懂”人类的指令?此种技术会不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梦然 《今日科苑》2011,(20):45-50
让我们爱恨交织的技术太多了。它们大部分是在几十年间从世人完全陌生到耳熟能详,势头快得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这里面,就包括曾经十分可爱的机器人。但近几年,人工智能(AI)前行的步伐把机器人研发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里——它们不但眼耳口鼻、连所思所行都开始越来越像我们人类。同时,研究者们也正以自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人类面临的越来越多的是一个用现代科技元器件组装的人工世界。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转基因物质、各种虚拟现实的技术,已成为人类新的工作环境、劳动对象、操作工具和生活伴侣。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与这个科技化的人工世界打交道,才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已经从最开始单纯的人工制造,慢慢发展成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危险操作也可以完全依托于机器人来完成,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在部分环境恶劣的生产车间中,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有效的改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工业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就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现存问题及未来展望,从几个方面开展阐述。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导致大飞跃。现在,大多数人还只是把视野局限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上的应用,实际上它的影响将深入到艺术、商业、通讯、设计、教育、工程、医药等众多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定义为计算机所创造的三维幻境,在其中,人们能四处游览,并与之交互作用,具有深度感。在这个意义上,“虚拟”是从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12.
徐正坦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21-121,120
在汽车工业中,虚拟现实作为制造技术的一个环节,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既是一种技术开发方法,又是复杂的仿真工具,它通过建立人工环境,使人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从事驾驶、操作和设计等实时活动。本文从虚拟仪器到汽车性能检测系统,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性能检测中的应用状况及相关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人化自然”的范围逐渐增加,科技在增强人类适应和控制“人化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随着“智能型”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扬弃的继承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痴迷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幻想。不过,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更好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机器人仍然是硬邦邦的“硬汉”。对于机器人来说,“硬”还是“软”的选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类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软萌如“大白”的机器人,这种利用柔性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被称为软体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人类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与国防科技大学1 990年研制的我国首台两足机器人相比,这台类人型机器人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动的动态行走;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的环境中行走;行走频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  相似文献   

16.
“传感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人类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接受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或信号,例如温度、压力、气味、图像等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人的感觉具有主观性,没有定量化,同时人的感官所能感受的信息范围和灵敏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就发明了用于采集和检测外界信息的器件,这就是“传感器”。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技术称为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科技博览     
我国首台类人型机器人亮相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人类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与国防科技大学1990年研制的我国首台两足机器人相比,这台类人型机器人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动的动态行走;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悖论及其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悖论特征,是人类认识对于人类科技活动与客观世界矛盾性的反映。人怎样改变世界,就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人们应自觉地把客观世界的辩证矛盾作为自己思维的起点,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来说明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寻求人们科技活动的合理性原则(即科技伦理),在现实的活动中去创造人类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主体环境需要的一种特性。人之所“要”是技术环境之“用”原始生成的动力之源。物之所“是”是技术环境之“效”原始生成的客观之基。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创造主体在物之所“是”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以人之所“要”为导引,通过选择、设计、试验、检测、调整等生成环节和借助“因(自然因 目的因)果”转化链条机理的作用来实现其原始生成的。  相似文献   

20.
爱的难题     
近期在美国上映的《A.I》(中译名《人工智能》)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最新大作,是一部带有“小木偶匹诺曹”色彩的科幻电影。12岁的奥斯蒙特饰演一个有着人类一样情感,渴望爱的机器人小男孩“大卫”,而贾德·劳则演一个专门满足女性生活需要的机器人舞男。与科幻名片《终结者》中反映人类如何面对与人为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同,斯皮尔伯格欲藉此片探讨:未来的科技一旦制造出不但具有人类一样的智慧,而且还具有人类一样的感情的机器人,我们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