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沪上先后出版过两本同样书名的<离婚>.一是潘汉年的短篇小说集<离婚>,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出版;二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8月出版.我收藏的是潘汉年的<离婚>,所以我想谈的也是潘汉年和他1928年版的<离婚>.  相似文献   

2.
爱人与书     
我的爱人刘毓庆,是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玩牌,除书之外,别无所好.上初中时,由于没钱买书,他就常到十几里地以外的村子里去借书,对特别喜欢的书,就手抄下来,像<古文观止>、<李白诗选>、<社甫诗选>、<陆游诗选>等较通俗的古典文学书籍,他当时都曾抄写过.时间久了,抄书便成了习惯.上大学时曾抄过<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研究生时曾抄过<两周金文辞大系>、<新日本语>等.  相似文献   

3.
昆德拉成名后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玩笑>:从轰动一时到列为禁书 从1962年起,昆德拉着手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发生在捷克小镇上的一件不起眼的事情激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姑娘因为从公墓里偷花,把花作为礼物献给情人而被地方警察局逮捕.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因为几本书的缘故,我和师永刚曾经有过一些沟通.当时,师永刚做<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一两年. 后来再见时,他问:"你打算采访我什么?是关于<凤凰周刊>还是关于书?"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凤凰周刊>,也通过<凤凰周刊>认识了他.但我还是愿意聚焦到他所编著、合著的书--力图探讨一本图书的畅销可以有多少种形式,在偶然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5.
夏衍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他先后从事了12年的新闻工作,主编过<救亡日报>,担任过<新华日报>的代总编辑,参加过<华商报>、<消息>半周刊、<南侨日报>、<野草>等报刊的编办工作.在这12年中,他对当时的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新闻现象等进行的剖析,属于媒介批评范畴.本文对其媒介批评实践略作缕述.  相似文献   

6.
赵德铭 《今传媒》2009,(11):55-55
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题为<看病>的幽默小品文,该文中说,有一位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吸烟,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喝酒,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跳舞,患者说,我不会.医生又问他说,你会不会玩女人,患者说,我更不会.医生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什么都不会,还活在世上干什么,你这病也不用看了,回去吧!  相似文献   

7.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8.
在我打开电脑试图写一点关于网游的心情故事时,却发觉脑子里面空空如也。这种尴尬的情形保持了很久。我悲伤欲绝地对猫说,饶了我吧,我很久没玩过网络游戏了。猫在网线的那一端沉吟良久,告诉我说,你起码玩过RO。  相似文献   

9.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在我个人的阅读史上应该有浓浓的一笔: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到这时候才读懂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并认真写了文章.读陀氏的这本小说对于我是一个换血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中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论掌握了怎样的时代最强音,他都没有一点比其他人类同胞优越的理由,他不应违背最基本的人类良知;比较起种种不同的救世方案、高谈阔论,俄罗斯大地上的积雪、那些泥泞的道路,风雪的夜晚死在街头的人们更为值得关注.接着我又读了<卡拉玛佐夫兄弟>、<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等,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成功地帮助我完成从一个高音区降到一个低音区的转变.同样参与这种转变的(它的另一条平行线即"从积极自由到消极自由"),还有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60周年.这一天,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唐山劳动日报>表现不俗.对开60个版的<纪念唐山解放60周年经典特刊>(以下简称<经典特刊>),声势浩大,广告收入过百万元,令同城的<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和<唐山晚报>黯然失色,值得玩昧.  相似文献   

12.
谭晶乃80后作家,2000年我第一次读到谭晶的<如果没有那只鸟>,往后每当有他的作品问世,我便购而藏之.至今我已拥有他的<课桌上的红玫瑰>、<夕阳无语>、<天蓝色的彼岸>、<旭日东升>等6本散文集.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受人敬重的一代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兴趣广泛、才高八斗、触类旁通、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家.青年时期,他为<仇大娘>、<反哺泪>作过剧情介绍,演过新剧<一元钱>,作过感人肺腑的演说,写过<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雨后岚山>、<四次游圆山公园>等多首旧体和新体诗.他对体现祖国民族传统的书法艺术更独具慧眼.他本人的书法艺术的创作,也是独具匠心,独树一旗.独步天下.  相似文献   

14.
在断断续续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时候,报纸上零零星星的有关于赵家璧百年诞辰的纪念文章.大家普遍认为赵家璧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当年主编、策划,出版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出版了鲁迅、茅盾、老舍、巴金、丁玲等人的作品.据说,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阿英等人也都与赵家璧有过合作.  相似文献   

15.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任火 《编辑学报》2000,12(3):174-175
文字简约,内容实用,完整系统,这是我读了陈燕、赵藏赏、傅爱民编著,由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期刊编辑方法研究>(以下简称<方法>)一书后得到的突出印象.我以为,对科技编辑来说,案头上摆放这样一本书,对工作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卖书     
郭沫若 《出版参考》2004,(29):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8.
在我打开电脑试图写一点关于网游的心情故事时,却发觉脑子里面空空如也。这种尴尬的情形保持了很久。我悲伤欲绝地对猫说,饶了我吧,我很久没玩过网络游戏了。猫在网线的那一端沉吟良久告诉我说,你起码玩过RO。 我便一下子被拉到了不堪回首的大半年前。那时大一才刚刚开始,生活如同杂草般混乱得毫无头绪,课程枯燥无味,所幸的是同时也少得可怜。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与京剧之间,有过一段曲折的渊源.他对京剧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逐渐热爱的转变过程.这在他所写的<谈梅兰芳>、<访梅兰芳>、<再访梅兰芳>、<梅兰芳不朽>等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而在认同的背后,则是京剧的魅力、艺术的融通、艺术观念的契合,以及梅兰芳先生人格的感动.这一过程典型地凸现出中国现代文人对京剧艺术观念的转变,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能有多少人相信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带领中国走向革命胜利,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呢?但是埃德加·斯诺相信.他之所以相信,并不仅仅因为感情上对中共的偏好.我认为,更多的是理性说服了斯诺.因为他的所见所闻,尤其将"根据地"和.国统区"对照,使得他得出这样的判断--中共一定会胜利.现在,我读<西行漫记>,除了赞叹他卓越的洞见以外,更多的是产生了一些怀念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