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永龙 《辽宁教育》2013,(17):26-27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培育每一个人成为一个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个体。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3.
用"活泼泼地"教育滋养活泼泼的生命,是当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高中的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需求,让校园洋溢生命的律动,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让活动唤醒生命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常丽华 《山东教育》2003,(13):12-16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教育能为每一个有尊严的个性提供发展的空间吗?教育如何让生命之间展开对话?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由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决定的,教育能决定师生的生命质量吗?常丽华老师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她的日记,留下了她对生命教育思考的轨迹。也愿我们有更多的老师能像她这样,做一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教育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语文老师担负着塑造学生的纯洁心灵、教育他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重任。语文就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学科,她以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积淀来孕育和滋养新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享受生命。  相似文献   

6.
朱敏 《成才之路》2011,(23):30-31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价值,在于真诚地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忽视学生作为生命的存在,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呼唤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一个近几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缘起的背景、内涵和实施都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生命教育应该是: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感悟、体味生命之真的教育;增强体验,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之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关注、思考与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向。教育的原点是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教育现实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的出路就是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敬畏鲜活生命,重构生命课堂,引导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9.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做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认识生命之珍贵、生命之衰亡、生命之和谐、母爱之伟大、生命之意义,从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最突显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是基于生命的需求。我国的生命教育是舶来之品,其最早源于西方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需要关注生命,使学校教育融入生命的气息。正确看待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培养和谐的生命个体,让个体更加焕发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是凭借数学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人的成长与发展。这个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潜在的、缄默的,是一个趋之弥高的教育的境界。因此,数学教育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数学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而要充分地去把握和体会数学缄默知识的意蕴,将缄默知识作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方式则应该相应地深入到学生的生命领域,追求让学生的生命在场、随顺生命自然、引发心灵觉悟的方式,以更加自然和本真的教育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成为你自己     
马晓莉 《江苏教育》2013,(12):67-67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让敬畏生命的情怀充盈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样的话令我怦然心动,面对一群或听障或智障的特殊儿童,教学若能到达这种诗意的境界,那将是生平第一快事。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感召下,从容潇洒地指挥着乐队的舟舟震撼我心,"除了聋,我什么都可以"的宣言让我于无声处听惊雷!我猛然觉醒,  相似文献   

14.
文莉 《四川教育》2009,(5):20-22
关注理由: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教育的资源和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小班化教育的本质选择。自2000年建校伊始,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就立足校情,执著于回归“帮助生命成长”的教育本质,取向于“优化生命”的教育实践,以课题《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作为小班化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生命从哪里来? 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一种哲学概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向每一个人,尊重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是具有爱心,积极投入教学,看到生命力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忽视甚至遗忘了这一使命。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长期缺失。但是,数学教育是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并感悟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案例分析出发,对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认为: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20.
优质教育要通过一节一节的课来实现。“课系未来,课系生命,课系生存……教育的真正意蕴在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精神生命。教师之‘课’的甘露应当倾洒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让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之树刚健而挺拔。浇灌学生精神之树的‘课’,一定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课’。”这是北碚教育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