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局限性以及篇幅所限,新教材没有对氢键的论述进行充分的展开,这使得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对氢键的认识较为模糊.有许多学生常认为氢键只存在于NH3、H2O、HF等少数几种非金属氢化物中.其实,氢键广泛存在于无机含氧酸、有机羧酸、醇、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酸式盐、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1氢键的形成氢键是指当H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X—H)时,由于键的极性很强,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X原子一边,使H原子的核几乎“裸露”出来.这个半径很小的氢核能吸引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大的X(或Y)原子的孤…  相似文献   

2.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也不属于范德华力,是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一种由氢原子参与成键的特殊键型.氢键的键能较小,但其存在却对物质的性质,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故对氢键的研究应用也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浅谈氢键     
为什么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当中,水具有反常高的冰点和沸点?为什么水的结晶体晶型为四面体?为什么分子量相差不多的几种有机物中乙酸、乙醇具有较高的沸点而且乙酸具有正的熔点?答案是氢键在起作用。那么什么是氢键呢?氢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912年,摩尔(T.S Moors)和温米尔(T.F.Winmill)等对比了氢氧化四甲基胺和水合三甲基胺的碱性后,提出了水合三甲胺的双氢键  相似文献   

4.
运用MP2方法对N-H…O=C氢键二聚体中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来调节二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参与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的电荷越正,氧原子的电荷越负,单体分子间电荷转移越多,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稳定化能越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合成了具有氢键受体的树脂一大孔交联聚(对硝基苯乙烯),研究了该树脂在环己烷中对含有氢键供体的酚类物质的氢键吸附,进一步证明和完善了氢键吸附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氢键的本质、种类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阐述了分子间氢键与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氢键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化学键和范德华力的特殊作用力。氢键虽然只可以算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出现了反常现象,在形状结构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中化学试验本教材已经在高三阶段开始阐述氢键的概念,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初赛对“氢键”的要求是“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氢键与物理性质的关系。”近年来氢键在化学前沿领域应用颇广,比如超分子设计、晶体材料合成与结构分析、生物体现象分析等热门话题,而这些也正是化学竞赛新题型的情境素材的极好来源,也是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热点。本…  相似文献   

8.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研究中,氢键分子团簇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复合体的显著相关特征之一就是氢键合协调性,复合体的结构和结合能与体系的大小紧密相关. 在分子团簇中形成的主要分子间作用力是氢键.  相似文献   

9.
氢键系统大量存在于生命系统中,研究氢键结构及其特性对于揭示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数值分析了在恒定外场影响下氢键系统中的质子传递.结果表明恒定外场能够改变质子的传递速度,但质子仍能够稳定传递.  相似文献   

10.
氢键的类型和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键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其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氢键虽然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形成将对物质的聚集状态产生影响,所以物质的物理性能、形状结构等方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密度泛函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具有高效、广谱特点的蒽环类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水溶液的结构特征及其氢键相互作用.其中,密度泛函方法用于优化阿霉素分子的结构,获得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平衡结构和组成原子的残余电荷;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溶液中阿霉素极性基团周围的冰分布.结果表明,阿霉素周围平均约有10.26个水分子与其极性基团形成氢键;其中,作为质子受体形成7.23个氢键,作为质子供体形成3.03个氢键.由于阿霉素极性基团周围的环境不同,与水的相互作用特性不同:作为质子给体形成氢键的是氨基糖苷上的羟基和氨基,其他极性基团只作为质子受体形成氢键.这些极性基团形成氢键的强度顺序为:位于氨基糖苷的羟基和氨基>醌环羰基和D环烷氧基>B环羟基和A环侧链.  相似文献   

12.
氢键和π-π弱相互作用力在形成超分子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反-丁烯二酸和反-1,2-二(4-吡啶基)乙烯通过氢键和π-π弱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去质子化的反-丁烯二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反-1,2-二(4-吡啶基)乙烯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通过吡啶环之间的π-π弱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通过相邻层之间的C-H…O氢键形成三维的结构,所以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对此超分子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三校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无机化学》(上册)“分子结构”章节中有则习题[1],问:CF_3H能否形成氢键?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田荷珍老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书》的答案是,CF_3H能形成分子间氢键[2].F_3C-H……F-CHF_2对此答案,笔者有所异议.CF_3H究竟能否形成氢键,让我们首先从氢键的形成谈起.一般,分子间形成氢键必须具备两个其本条件[3]第一,分子中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第二,另一个分子中必须有带孤电子对,电负性大,而且原子半径小的元素(如F、O、N等).因为氢原子的特点是原子半径小,结构简单,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无内层电子,这个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元素形成共价键后,电子对强烈偏向电负性大的元素一边,使氢几乎成为赤裸的质子,它呈现相当强的正电性,因此它易于另一分子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接近,并产生静电吸引作用,从而形成氢键.氢键通常可用X-H…Y表示.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且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从这点来衡量CF_3H中的H原子,它是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因为H是和电负性不太大的C原子相连的,H原子不会有很强的正电性.  相似文献   

14.
氢键键能小 ,一般在 2 4 KJ/mol左右 ,比共价键键能小得多。难怪乎一些化学资料以及化学课本把氢键入另册 ,甚至把它排在化学键之外。其实在很多物质的分子中都有它的存在。氢键既是分子间作用力 ,也是分子内的作用力。氢键是一个很重要的“化学键”。一、氢键与物质的水溶性一些易溶于水难电离的分子化合物有亲水性的原因 ,大多是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之故。低级醇、低级醛、低级脂肪酸以及蛋白质、糖类等分子中的一些基因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所以都易溶于水。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它的亲水性可谓强矣。原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能与水分…  相似文献   

15.
氢键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化学键和范德华力的特殊作用力。氢键虽然只可以算是一种弱的静电作用,但由于它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出现了反常现象,在一些物理性质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局限性以及篇幅所限,新教材没有对氢键的论述进行充分的展开,这使得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对氢键的认识较为模糊。近年来氢键在化学前沿领域应用颇广,如超分子设计、晶体材料合成与结构分析、生物体现象分析等,而这些也正是化学命题中信息题型的情境素材的极好来  相似文献   

16.
1 氢键的定义 氢键是一种特别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氢键中,一个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原子间起一种桥梁作用。它与电负性极强的元素(如F、O、N等)以共价键结合,又以纯粹的静电力和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极强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一般可表示为X—H…Y,式中X和Y均代表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氢键的强弱与X和Y原子的电负性大小及原子半径有关,一般来说,电负性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形成的氢键就越强,此外还与成键方向有关,只有当X—H…Y在同一直线上时,氢键最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水分子在4℃以上能以OH型和OL型氢键缔合为一维折线型分子团;4℃以下能形成第三个氢键而缔合为二维网带结构;0℃结冰时能与周围4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其中2个OH型和2个OL型,并由二维网带结构的水转化为三维六方晶系的冰.生成氢键的数目和类型对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造成了特殊的影响,使水在4℃以下具有反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8.
浅析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结合具体事例论述氢键的形成、特征及对物质熔点、沸点、溶解度、粘度、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维持DNA双螺旋稳定结构的三种作用力、DNA中氢键的化学本质等方面来探讨了在体外DNA重组中,双链DNA酶切位点处核苷链上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吴杰 《化学教学》2004,(7):89-92
氢键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化学键和范德华力的特殊作用力。氢键虽然只可以算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出现了反常现象,在形状结构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中化学试验本教材已经在高三阶段开始阐述氢键的概念,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初赛对“氢键”的要求是“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