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棋艺人生     
人生如棋,示弱也是一着!在小镇上,四叔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打牌不好吃喝,就是好下棋。退休后,天天都往镇上老人聚堆的棋馆里钻。镇上的人无法知道四叔的棋艺有多高,这源于四叔与棋赛无缘,他从来都不去参加比赛,而他与人对弈总是以和局结束,人人如此,局局如此,故得了个“和子四”的绰号。有些棋友嘲讽他老矣,没胆了,太保守了,只能下和棋,对此四叔总是一笑了之。镇上连续四届棋艺大赛的冠军是个姓李的年轻人,他专程跑到棋馆找到四叔,非要与其对弈不可。四叔无奈,只得笑着摆开棋盘。  相似文献   

2.
以棋求亲     
民主德国有个叫希乔贝克的小城镇,真称得上是“棋镇”。在这个山镇子里,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不论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还是苗条秀丽的姑娘,人人爱好下棋。为了培养孩子们下棋的兴趣和本领,镇上的中小学特设了“棋课”,请镇上高明的棋手传授棋艺。不但如此,该镇的姑娘甚至把棋艺高低作为选择未婚夫的一个重要条件。当一个小伙子打算向未婚妻提出成亲的要求之前,他得先同女方的父亲下一盘棋,如果他赢了,非但不会使老人不快,相反会因此而受到垂青,因为他已经通过了这不寻常的“考试”,用事实证明了他是一名出色的棋手。如果  相似文献   

3.
棋讯     
上涌村象棋队赴柬埔寨交流棋艺。5月4日,勒流镇上涌象棋队一行12人,应东埔寨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东埔寨体育基金会副会长、东埔寨棋联总会会长冯利发先生的邀请:前往东埔寨,开展中国象棋交流赛。据了解,祖籍顺德大良的冯利发是东埔寨著名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4.
“小诸葛”辞职之因 △南京市球迷余阳来信:大圣,我们江苏的足球太落后,于是我就“移情别恋”,寄情于近邻的上海足坛。不料上海滩近日也不太平,著名的“小诸葛”王后军突然辞去上海浦东队主帅之辞,令人震惊。请问大圣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棋坛拾趣     
以棋择媒:在德国的希乔贝克小镇上,男女老幼都喜欢下国际象棋。更有趣的是,这里的姑娘寻找对象也和下棋连在一起。新年第一天,求婚的小伙子兴致勃勃地走进姑娘家,姑娘的父亲即与其对弈。比赛只进行一盘,如若小伙子赢了,爱情的大门便打开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就须回家练棋,等棋艺长进后再来。对弈定亲:在意大利北部的马罗斯迪卡镇,每年都在镇东一座古堡前举行一次奇特的“定姻缘象棋赛”。比赛那天一清早,棋迷们便穿着十五世纪的民族服装,并在镇上一位最美丽的姑娘装扮成民间传说中的美人“丽达诸拉”,然后请两棋艺高超的小伙子入场,进行对弈。比赛的  相似文献   

6.
时间过得好快,棋艺围棋版迎来了它第一个生日。 还记得围棋版刚刚诞生的那些日子里,编辑部的电话被搅得沸热,“棋艺很独特哟,与其它的刊物不同”,“哪儿能买到棋艺”,“不愧为棋艺第一刊”……我们急待读者认可的忐忑不安的心就在这样的热闹气氛中平和了下来,我们知道走对了第一步。 从来不认为读者和编者有什么距离,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棋迷,都经历过与棋热恋的狂乱时期,也对各种书刊杂志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办刊伊始,就“主观”地认为自己喜欢的一定是棋迷喜欢的。现在看来,我们的主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随着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7.
棋人     
三 棋摊上除了这四位常客,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一位人称小诸葛,这小诸葛可不是白叫的,那棋下得可真是个好,算度那可真叫个深.他的棋到底有多好,我不知道,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那个咱们县下象棋水平很高的西关杜三你听说过吗?他说自己跟谁下棋也没有怵过,可遇到我,愣是一点儿辙没有.就像孙悟空遇到了如来佛,筋斗云无论怎么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不管是真是假,小诸葛这话,我还真有几分相信.我也算是粗通棋理了,看小诸葛下棋,开始并不觉得他的棋有什么出奇之处,和别人相比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也都是走个炮上个马进个兵什么的,可一到中局,就显出他的不同了.他好像知道你要干什么,真是针锋相对、步步先机,不知不觉陷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你考虑半天才走出一步,他随便一着妙手,把你堵得严严实实,让你再一次陷入苦思,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黯然认负.  相似文献   

8.
北京棋院负责人张光华同志,热心推动群众棋艺活动的开展,他精心安排了特级象棋大师李来群作应众蒙自擂台赛。在首都,象这样的棋艺活动的形式是不多的。赛场特设在交通便利的闹市区天桥万胜剧场,事先又登了晚报,所以参加的观众十分踊跃。  相似文献   

9.
特级大师赵国荣连续两年获得这一殊荣。中肯地说;绝非幸运与偶然,这是赵特大敬业精神与高超棋艺水平的综合体现。业内人士也曾给予这样的评价:“摆赵大师的棋谱,不论胜负结果如何,对局质量都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0.
阿牛的围棋     
阡陌行的文采真不错,本期我们又选了一篇他在棋艺吧BBS里贴的文章,在他学棋初期发生的故事,你们是不是也曾遇到过呢?此外梦萦秦淮(290762)在吧里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群名片做得精致一些,注明自己常去的下棋的网站、ID以及段位。这样就能便于大家互相联系和切磋棋艺。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琉璃寺小学校,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将棋艺列入正式课程①,本着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原则,每周有两节棋艺课:低年级的小学生只开设国际跳棋;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学围棋、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 在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学校里,早已开设了国际象棋课。例如英国和苏联,有不少中学是这样。这样作很有道理它可以改善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青少年爱思考的兴趣同时又可调节课程繁  相似文献   

12.
超级老棋迷     
没有人统计过,博大精深的中国象棋,有多少爱好者,但这项大众化运动的爱好者比很多体育项目都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棋艺的金字塔上,特级大师、大师群星灿烂、熠熠生辉,令人仰慕,他们不但代表着当前中国象棋的最高水平,还引领着棋艺圣殿的创新潮流,而在他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棋迷,筑成了金字塔厚实的基础。有这样一位超级棋迷,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13.
平和就好     
关于下棋,我是不会下的,但结识三峡刘星后,因其独特的棋艺客栈的独特文化气息而倍受众多粉丝们的青睐,我也被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棋艺之中对人生感悟而吸引,在我的心中也引起了些许的灵感与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新年好!当你拿到2002年第一期《棋艺》时,你们也许会发出惊叹:《棋艺》又变了!是的,我们又变了,向着更加专业、更加贴近读者、同时也更加精彩的方向改变着。 应该说《棋艺》的这次改版与1999年围象分刊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原来48版的新闻纸全部变为质地更好的双胶纸,同时又新增了16版彩页。一举推出16版彩页,这在象棋刊物中还属首创,《棋艺》又一次走在了同行的前面。相信改版以后的《棋艺》将电具收藏性,而有了色彩的《棋艺》也将更加精彩! 2002年的《棋艺》的栏目将更加充实,层次将更加分明,…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的第二篇稿件,借用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热点电视剧《突出重围》来形容我参加此次大赛的心情,也以此来形容中国象棋的处境。我非常喜欢文学,所以写出的东西也愿意多少流露一些关于心情、关于情节的东西,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象棋文化的外延。因为她包含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棋艺问题,纯粹的专业问题;她体现的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文化的缩影。也只有这样,才能更贴近大众,杂志才能办得更好,更有声色!我也这样祝愿着!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象棋大师王嘉良和国际象棋大师李中健编著的《中国象棋简明教程》现已脱稿,将于今年九月,由黑龙江省棋社出版,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该书采撷现代棋艺精华,阐述有关开、中、残局的基本知识,战术技巧与棋战原理,基本上展示了近三十年棋艺技术进步的风貌。《中国象棋简明教程》可供教学使用,是自学棋艺的良师,也是一般棋手深入钻研的益友。下面选介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棋迷超市     
☆福建棋友黄东华:本人酷爱象棋,也是《棋艺》的忠实读者。想借“棋迷超市”栏目结交广大棋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棋艺,来信必复。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柳南中学(362302) 电话:0595-6963114 QQ号:44121904  相似文献   

18.
棋规问答     
提问:杨敬东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象棋爱好者,也是《棋艺》杂志的忠实读者,我已经订阅了四年的《棋艺》杂志了。现担任县老年人象棋协会秘书长,但是我们对于棋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连县城新华书店也没有象棋裁判的书籍,所以在这次象棋比赛中出现了两名相同的分数(二名或三名),  相似文献   

19.
读谱析疑     
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的“百岁棋王”谢侠逊先生编著的《象棋指要》得到广大棋艺爱好者的欢迎,这是谢老对我国棋艺事业作出的又一贡献。在近30万字的大作中,对残局和全局作了较多的论述,对广大棋艺爱好者和一般水平的棋手都有学习和参考价值。在谢老九十七岁高龄时出版此书,体现了“百岁棋王”为我国棋艺事业呕心沥血的高贵品质,读了使人受益非浅。但通过打谱,我们也发现有值得商榷之处,特提出拙见,并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07,(18):6-6
1.2007围甲联赛第11轮,新兴VS上海之战移师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这是中国围甲联赛第一次走出国门,颇具里程碑意义。对棋手们来说,比赛之余能够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上策马扬鞭、蒙古包中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这样难得的经历不仅令人眼界开阔,对棋艺也是大有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