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刘武俊 《传媒》2001,(7):30-31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5月31日报道,安徽省最近正式启动了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制度,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对行政机关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曝光,监察部门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对新闻曝光案件的追查制度和监督查处结果发布制度。该制度的正式运作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依我之见,新闻曝光案件追查  相似文献   

2.
袁娜 《新闻爱好者》2011,(13):72-73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对司法部门公开、公正地判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与司法互动通常是首先由网络及时曝光案件概况,网民鉴定还原事实真相,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界定案件性质,对案件实行"干预",最后网络舆论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案件审判进入公开、公正的阶段。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高考造假案频现 拷问档案管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媒体上频现轰动性的高考造假案件,如"罗彩霞案"、"何川洋案"、"新疆最大的高考移民案".这些案件都涉及学生档案造假,应当引起档案管理部门及档案工作者的深思,以下是三例高考案件的概要:"罗彩霞案"是在2004年湖南省邵东县高考招生过程中发生、于2009年被媒体全面曝光的一起高考造假案.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利用个人关系与金钱违规获取高考相关信息、伪造高考纸质档案和户口迁移证,策划、实施其女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是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相关的违法违纪人员已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最近发出了《关于做好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引起了人们关注,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等许多报刊作了报道。曝光是把阴暗的东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公众都知晓,这是一种舆论监督。追查是对曝光的问题进行查处,这是职能部门行使权力。现在,这则《通知》把曝光和追查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对行政机关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曝光,并建立、健全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制度,有案必查,限期结案。在具体追查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制发《督查通知…  相似文献   

5.
刘黔明 《新闻窗》2007,(4):111-112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党纪国法的腐败案件和其他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人和事进行曝光,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因为贪污腐败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它从来就是一种在黑暗中进行的肮脏交易,最怕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致函中央驻皖新闻单位和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宣布载有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具体程序和办法的《安徽省行政执法督查办法》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并希望彼此建立工作联系,及时互通信息,通过舆论监督与政府法制监督的有机结合,健全完善该省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据悉,安徽省此次推出的《督查办法》是全国第一个对新闻曝光案件的追查作出具体规定的法规。安徽出台《督查办法》对新闻曝光行政违法案一查到底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3,(1):4-5
有些媒体已不知道什么叫舆论监督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有这么多的监督,为什么雷政富、周久耕、"杨表叔"都能够逃脱过去,要等到网络曝光后才倒台?这说明我们的监督体系还确实不够健全,有  相似文献   

8.
现今社会上有一种很调侃的说法,叫"防火防盗防记者",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说记者肩负起了社会监督的作用,让一些不法之徒和贪官们胆怯了,故此专门防着;也可以有另种解释,就是说社会上存在不少"不良记者",他们以曝光为要挟,进行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9.
[现象]明星隐私权被媒体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不是新鲜事情.在公众知情权汇集形成的公共利益面前,绝大多数明星面对自己隐私被曝光的选择是忍让,最多就是发出类似于冯小刚"炮轰"之类的愤慨,很少有明星选择诉至法院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因为此类案件的诉讼多以媒体使用"公众人物"抗辩胜诉而告终.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互联网而言,2008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且不说网络媒体登堂入室,在“两会”和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广大网民呈现的网络盛宴,也不说在3·14事件、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周老虎事件中,广大网民显示出的强大力量,单说由网民曝光的几起腐败案件,就足以证明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年青妇女,上身赤裸,仅穿一条短裤站在一个厂家大门口,讨要工资.当事人此举是为了吸引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将讨薪纳入有关部门的权责视界.① 国土资源部出台<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中提到:"2006年,对中央媒体曝光的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率要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梅中伟  刘远志 《传媒》2016,(18):79-82
媒体监督在很多案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司法公正.然而,司法却在顺应时代潮流方面步伐稍显迟缓,一直同媒体形同陌路,两者缺乏沟通,达不成法律共识和道德共鸣,这是媒体的悲哀更是法治的不幸.事实上,司法与媒体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常新问题,在"媒治"环境下实现司法与媒体良性互动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3·15晚会",将市场监督与电视晚会相融合,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2年来,央视"3·15晚会"与中国市场经济、中国电视生态一同成长,走向成熟。晚会对揭露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市场行为,对曝光背弃诚信商业原则的市场主体,对激发中国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对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都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一时间,"3·15晚会"几乎成为曝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3月15日,大家都在期待央视的"3.15晚会"。有人说,这一天,普通大众都很兴奋,唯独那些知名品牌的老板会忐忑不安,担心在央视晚会上"中奖"。去年是欧典地板,今年又曝光了麦当劳旧货换新装、家乐福"返包"销售过期食品、中国电信成垃圾短信推手、招行、工行员工出售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由于没有具体法律条文限制,实践中有些"另案处理"案件脱离法律监督,沦为灰色地带,最后演变为"降格处理"或"另案不理",与之相随的是司法不公和腐败从现在开始到10月底,近8个月的时间里,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联合公安部开展"另案处理"案件专项检查。"目前,针对‘另案处理’的法律含义及其规范适用,现行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等都没有制定。"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现任江西省南昌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熊红文在接受《中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了不少经适房论为公务员特权房的新闻,引起社会强烈不满。不可否认,在这些被曝光的案件中,绝大多数公务员不是低收入人群,而是手握权力的中高收入者,其中不乏地方政府部门的头头脑脑。  相似文献   

17.
姜言明 《青年记者》2003,(11):55-55
近日,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曝光后,社会上对记者的谴责之声不断。新浪网甚至专门为此开展大讨论:谁来监督新闻媒体?更多的人在网上把记者贬得一无是处。作为一个记者,本该与社会良心、匡扶正义联系在一起,以维护公众利为己任,如今却成了不光彩的受贿者。以往曝光别人,现在却被曝光处理——这种角色间的转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现实需要,隐私保护理念应理性接纳以自由分享与使用泛众化为目标的传播技术因素。出于对属异常情况的财产状况合理怀疑与披露,涉及个人事项的,应确立"可接受的质疑"原则,披露行为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网络曝光两性关系话题分两种情况,婚内性关系属于隐私保护内容,婚外性关系则需要区别纯粹属于两性情感范畴的性关系与包含"权力交易"成分的性关系,后者隐私权主张应予明确限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14,(33):11-11
近日,湖南永州交通局局长周某不仅用公款行贿,而且案件曝光后,居然还可以平级调动,不受任何处理。实际上,这种对用公款行贿的纵容,在市法层面就已经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20.
反腐新闻监督"张二江模式"是一些传媒刻意利用性丑闻作为新闻价值第一要素的示范性报道模式,以突出腐败案件主角涉案中的"性词语"、"床词语"吸引受众眼球,方向偏离、主题跑调、内容低俗、品位低下。此类报道通常以曝光揭露批判为由头,用"野史笔法",着墨"情欲"以娱乐方式争取受众。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传媒价值偏离、受众的娱乐心理、媒介生态环境亚健康和色情腐败的客观存在。"张二江模式"引起人们对舆论监督环境恶化,激发社会不良情感和行为,新闻侵权,公众对官员腐败深层问题关注、反思、抨击被弱化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