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技巧在“以难制胜”方针指引下,近几年来各个项目中出现了大量新颖的高难动作,并且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世界强队之一。在技巧动作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  相似文献   

2.
技巧男双"掐脖倒立"动作的运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技巧男双创新动作——“掐脖倒立”的动作特点分析,旨在为该难新动作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制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分析对比法,通过对2001-2004国际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规则的研究,阐述了体操难美项群的共同特征,指出“难”与“美”仍然是体操难美项群制胜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创新是推动难美项群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提高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难新技术动作”的心理控制能力。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实践及心理咨询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所构建运动员难新技术动作心理控制训练的程序及实施方法是有效的,体现了合理、简捷、实效的原则;经过4个月水池和4个月雪上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运动员完成难新技术动作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动作稳步发展,为空中技巧运动员备战19届冬奥会心理攻关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进  李定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53-54,5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001-2004年国际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规则进行研究,阐述了体操难美项群的共同特征,进一步指出“难”与“美”仍然是体操难美项群制胜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创新是推动难美项群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前言创新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生命。也是技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年来在观看国内外比赛中发现,在女子三人立柱(以下简称女三)第一套静止平衡造型中,国内外各队所采用的造型架子,大多还是“马步”、“弓步”或肩站肩的“立柱”架子。这说明女三动作变化还不多,还没有完成摆脱男四组架的痕迹。我们认为“女三”项目应有自己的特点。自一九八○年开始,我们对女三第一套中的静止平衡造型动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通过反复试验,先后创造了“双桥高腿倒立”、“牵引高腿劈叉倒立”、“弓步腰上双重倒立”、“女三立柱双重倒立”等新难动作(图1、2、3、4),这些  相似文献   

8.
在未学自由体操“后空翻两周过程中转体360°”这个动作之前,我们也曾经设想并且也试作过一些难新动作,但是一考虑到分组训练一个教练员无法保护,场地无安全设备,伙食营养跟不上、运动员经常叫头晕眼花这些情况时,发展难新动作的念头也就搁置起来了。教练员有这些想法,运动员也有这些看法。虽然教练员、运动员有发展难新动作的愿望,但是,一想到条件差、困难多,积极性往往受到影响。一九七五年九月在“全运会”上看到各兄弟代表队发展了不少难新动作,特别是“旋”类动作,对我们启发很大,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困难又不敢大胆地去设想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自由体操项目和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找出两个技巧性项目间的共同点,以期利用我国竞技体操项目的优势为雪上技巧项目提供借势发展.研究表明:雪上技巧项目和体操项目都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在比赛中,雪上技巧和体操类似,运动员需要完成较高难度和较高质量的动作才能获得高分.在训练中,雪上技巧的高难动作可以像体操高难动作,采用分解练习法、诱导练习法、辅助练习法等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递进加难创新法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武术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如今,“难度动作创新”成为了各级武术队关注的工作重心。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动作的创新方法、原理出发,结合武术动作特有的攻防含义,探讨武术自选套路动作递进加难的创新基本理论、方法和特点,以构建武术动作创新方法的框架体系。结果表明:根据竞技武术单独动作的分类,可将递进加难创新构思为单一动作、复合动作、变形动作,变器械部位等类型的加难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多年来对竞技武术套路“高、难、美、新”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些错误理解,将其重新定义为“动作规格质量高,动作结构难度大,动作演练技巧美,动作创编构思新”。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竞技武术套路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技术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而且能够指导竞技武术套路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体操比商中出现了许多目前在体操规则难度表上也难找到的创新动作,从而使体操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对裁判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务的角度来讲,裁判员必须按规则的要求熟练地掌握评分的“三个因素”。“三个因素”中的难度动作分为A、B、C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竞赛的新规则在保持武术的本质特点和遵循“突出项目特点,严格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意识,继承发展创新”和“高、难、新、美”的精神指导下,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全国武术界部分专家教授和优秀武术运动员,创编了自选套路的指定难度动作,旨在起到规范化的导向作用和对即将要执行的新规则中运动员的创新难度动作设计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研访问法、观察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新奥运周期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掌握不同结构组的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动作,仍是男子跳马不断追求的目标;以“踺子转体连接”的“复合性”高难动作,将逐步成为难新动作发展的重要区域,且“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系列动作的难度开发,也将会有所突破,而确保“落地稳”还将是未来大赛优秀男选手跳马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将现役世界冠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对此动作的创新性和动作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出的结论为:一方面,此动作不仅完全具备作为难度储备动作的条件,即超前性和创新性,而且还为继续开发此类新的超高难创新系列动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此动作性质的“特殊性”为拓宽技巧领域的动作范围和丰富动作形式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世界大赛中运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论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武术套路改革和创新,使技术动作规格质量高,跳跃动作难度大,动作演练技巧美,动作创编构思新,可以简称为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这是继承武术技术精华、突出技击本质特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花样滑冰是一项难度技巧很大的运动项目,学好更多、更复杂的动作又是花样滑冰训练的特点之一,也是体现运动生命力的重要一环。学习和掌握难新动作是使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从低级走向高级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学习高难动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病”。 (1)学习很长时间而未能掌握技术动作。 (2)虽然学会了但不巩固,不稳定,有的只是昙花一现。 (3)学会了质量不高,动作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体育科研》2005,26(5):81-81
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规则的修改,世界体操发展态势发生了某些积极性变化。本文采用典型案例和有关材料的比较,分析雅典奥运会之后世界体操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一、当前世界竞技体操发展趋势1.加难和创新是当前体操发展的主流:(1)单个动作加难和创新:2001~2004年规则修改,鼓励加难和创新。例如,很多原来属于10分的跳马动作降组,于是男子跳马涌现了大批10分起评的高难动作;(2)连接动作加难和创新:规则加大了连接加难的分值。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单杠:俄罗斯运动员涅莫夫一口气做了6个“飞行动作”。男女自由项目中,出现了踺子小翻快速空翻接直体空翻2周转体再接前空翻回笼,连续3~5个直体前空翻加转体的动作系列或连续3~5个直体空翻或后空翻加转体的动作系列。  相似文献   

19.
引言竞技体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是“健”与“美”的统一,体操动作中难、新、稳、美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正如体操界的权威人士国际体联主席尤里·季托夫所说,当代体操正朝着艺术化、创新、腾空飞行三方面发展。这一提法,在肯定了“难、新、稳”在体操中所占的特殊地位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体操动作的艺术性和优美感。而我们的训练有时只是拼命突难度,却忽视了对动作规格化的要求和体操意识训练,这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近年来,“技巧”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竞技项目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发展除了技巧本身的专项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创新动作不断出现,构图奇特,惊险异常。人们赞赏技巧是健与美的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巧”结交了一位好朋友——艺术,这位朋友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好象给技巧运动插上一对彩翼,让技巧在体育大舞台上飞了起来,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惊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