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几年高考作文都是给材料作文,教学中的课堂作文练习自然侧重于此,但面对材料,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打不开思路。苦思冥想,最后只能敷衍了事。鉴于这种情况,在作文课上,我试着作另一种尝试,给同学们一篇短文,比如小小说,让同学们当堂续写,并让其他同学当堂评价之优劣。这样一来,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材料是一篇小小说: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山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的名声远扬,某报撰文颂曰:“人桥!”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过小溪,…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评改、交流环境。笔者提出了“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做法。具体操作是:学生作文完成之后,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先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推销”出去,主动给作文寻求读者,并且让读者留下评语(评价内容不限。字数多少不限)。活动的进行是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文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材料作文这种题型.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提供四个策略: 策略一 审准题,辨清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4.
范又贤 《高中生》2008,(24):18-19
新材料作文是目前高考中比较"热"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本期从新材料作文命题特点与写作策略、类型与思路点拨、写作实例点评的角度组织文章,希望同学们读了之后,能够提高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正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并在中考作文中取得佳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前的“三要”,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6.
(一)书信体 技法一点通 书信便于写作者抒发感情,让人倍感亲切,所以在考试时,同学们若以书信作为应试文体,往往能够给阅卷者一种亲切熟悉之感。同时,由于书信需要一个假定的阅读对象,所以也便于同学们较快地进入写作情境,使得写信人的感情有了倾诉之地。书信还可以构成作文的特殊道具,便于作者跨越时空地安排情节,省略中间的叙述过程。运用这种文体作文,表达自由,既可以任同学们自由发挥,尽情展示才情,又可以避免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教初一时,一说这堂课是作文课,不少学生就叹气、皱眉头,觉得作文难,让人心烦。但自从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写摘抄,读书笔记以来,同学们积累了不少的作文素材,渐渐化解了一作文就咬笔杆子的毛病。再加上不断根据初一学生心理特征、性格特征不时作些适合他们的模拟作文,同学们更增强了作文信心。现在自从进行发散思维作文训练后,同学们觉得作文不难了,爱作文了。  相似文献   

8.
于漪 《中文自修》2006,(10):4-5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是上海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质的作文赛事。在第19届作文竞赛过程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作文,但也发现有些作文存在文风问题。许多文章“看上去很美”,却华而不实、引用泛滥,甚至无病呻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学作文教学,也为了提倡健康文风,我们在作文竞赛之后,举行了一场赛后赛。作为本届作文大赛的延续,“上海市十大校园写手”评选活动在2006年4月1日启动,90位一等奖获得者受邀重新站回选手的位置,展开角逐。历时半年,风采各异的校园写手诞生于同学们自己的投票,他们走过初赛、复赛,再经历网络海选、当堂作文的选拔,并综合了专家评委的意见后,10位代表上海市中学生健康写作风尚的校园写手终于闪亮诞生。他们带着同学们的希望和憧憬,以及自己对写作的热爱之情,正向大家展现自己的风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材料作文是高中作文训练当中较常见的一种。因为材料作文既没有现成的题目,又没有话题,但本身又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形式,要写什么必须从材料中提取,所以相对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给材料作文,必须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准确领会题旨,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思路。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云:"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者,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人以"帅""、主脑"作比喻,形象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设想】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沿用陈旧的路子;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其自由发挥。日复一日,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真正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也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不久前,我在班上开设了一堂"想像的妙用"的当堂作文课,以此为契机来改变一下作文教学的模式。【教学实施】上课时,我提着一个大包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很好奇地看着我,我故作神秘,并不多加解释,只是按照往常的习惯走上讲台,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相似文献   

11.
凌育仁 《广西教育》2007,(12A):21-21
有些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有的学生苦于无材料可写,难以找“米”下锅;有的学生作文东拼西凑,内容干巴巴;有的抄袭他人的作文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作文教学时着手消除学生作文的消极心理,根据学生喜爱参加活动及游戏的特点,在中高年级进行活动作文实验,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然后指导学生当堂写作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作文,就听到老师说“当堂写,当堂交”。六十年过去,中小学作文依旧强调“当堂写,当堂交”,甚至还有“当堂教,当堂写,当堂讲评”的公开课,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是如何做到的,很难想象。中学的小作文给15分钟,要求学生写二三百字,大作文一节课40或45分钟,要求“不少于800字”,当堂写好,交给老师批改,仿佛从来如此,便成了规矩,不能动的。老师们有没有想过,学生走出学校后,能否保持这样的能力与习惯?如果没有,当年何以那样“从难从严”训练?为什么作文一定要“当堂写、当堂交”?  相似文献   

13.
"当堂口述作文"是把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有机结合起来,作文教学整个流程当堂生成,当堂呈现。"当堂口述作文"突出时效性和直观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成篇架构能力,锻炼学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学生习作的过程如同设计师设计房屋的过程,即定风格(提炼文章立意)—构框架(选择取舍材料)—精装饰(修饰文章语言)。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快速写成篇作文。  相似文献   

14.
课堂实录 :师 :上一节课我们引导大家学习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课后要求同学们做一次高考作文评卷老师 ,给张旭的作文《给平凡以关怀》评分。现在交流一下评分情况。生1:我给这篇作文评 4 0分 ,基础等级 35分 ,发展等级 5分。我认为张旭作文的观点不是很切合材料 ,只能算基本符  相似文献   

15.
张样云 《学语文》2013,(3):41-42
2012年的全国17套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这种不谋而合的命题思路值得玩味,为此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感慨:“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也指出“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应该说材料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和防止学生套作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广勇 《广西教育》2008,(29):34-34
“高效快速作文教学五步法”把作文课堂教学分为五步:点拨、写作、修改、评议、赏析。学生当堂写作、当堂修改,教师当堂评讲,两节课完成一篇大作文的教学任务,一节课完成一篇小作文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意者,一文之主也。”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以至标题的拟定都就应由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话题作文是由材料作文演变而来,它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来写应试作文。本文简要谈谈话题作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再鲜再美的鱼肉,如果只用油,而不用盐等其它佐料,也会让人没有食欲。相反,厨师在烹调时加一点葱、蒜、花椒、盐等作料,菜肴就会有滋有味,客人就会食欲大增。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作文满卷.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写文章时。给语言加点趣味“佐料”.文章就会趣味横生。因此,同学们要想在考场上写出一篇篇高分作文,首先就必须给你的作文语言加“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20.
快速作文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教师采取当堂作文当堂交、讲读课文时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多积累材料、对学生作文多鼓励等教学手段都是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