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艺术创造的源泉都是现实生活,戏剧也不例外。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就要靠现实生活中的观察、积累。同时,还必须有能力把积累起来的人物观察、生活资料加以选择和艺术处理,创造出符合剧中要求的准确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并将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员一生就在于创造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生为演员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创造人物形象。如此说来,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是演员进行角色塑造中非常重要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郭娜 《科教文汇》2008,(20):237-238
从十九世纪开始,现当代的欧美戏剧工作者在进行剧场改革时,无不从如何引导观众的参与意识着手。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到消融了舞台与观众席之别,再到泯灭演员与观众之分的先锋戏剧试验,观众的身份由现剧者变为“隐性”的演员,甚至变为自觉表演的演员,其参与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也应注意演员的演技与剧本的质量、剧场环境能否与相关的各种因素共同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剧场环境要有节制地营造舞台幻觉等问题。同时,本文认为那些没有观众与演员之别的戏剧,已经沦为一种带有戏剧性的集体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3.
从十九世纪开始,现当代的欧美戏剧工作者在进行剧场改革时,无不从如何引导观众的参与意识着手。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到消融了舞台与观众席之别,再到泯灭演员与观众之分的先锋戏剧试验,观众的身份由观剧者变为"隐性"的演员,甚至变为自觉表演的演员,其参与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也应注意演员的演技与剧本的质量、剧场环境能否与相关的各种因素共同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剧场环境要有节制地营造舞台幻觉等问题。同时,本文认为那些没有观众与演员之别的戏剧,已经沦为一种带有戏剧性的集体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4.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戏剧表演理论,是一种让演员和角色在艺术距离上进行重构的理论,其理论的核心目的是使演员和角色之间达成一种空间上相对自由的转换。这种理论为戏剧理论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审美视角,使观众的感受和思考不再局限于舞台所创设的氛围。达到艺术与现实的间离。本文针对幼儿舞蹈创编进行间离效果运用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胡芸 《今日科苑》2007,(14):186-187
影视和戏剧是同一种艺术的两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综合性特征。它们的创造任务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演员创造角色,把人物搬上舞台或银屏。演员工作的基础,总是在于创造完整而生动的形象。作为戏剧的一个最为密切的近亲,影视的最终成果也体现在由演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入手,分析了《乱世佳人》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戏剧人物服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戏剧人物服装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积淀丰厚,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剧目演出主要参与者,在二度创作中与导演、舞美、灯光、演员、道具、化妆等部门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戏剧服装是以典型空间中具体服装来表现人物转换过程中的变化,随着剧情的变化,服装也相应地变化,以体现和贯穿主题。一般戏剧舞台上的服装应从服饰上再现剧中的年代,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戏剧情节。但同时戏剧服装又要以不同的造型、款式、风格,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某些时候需要对生活进行适度的夸张和概括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广播剧在诸多的文艺形式中,至今之所以占有独立存在的地位,是因为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不同于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戏剧的表演形式,它也不同于配音演员。因为它在塑造人物形象,完成剧本中的角色创作时,没有特定的人物生活环境,没有角色造型,没有演员与演员之间感情的相互交流,没有可视的图像,而是面对话筒,在录音间里,用语言来塑造人物,靠语言发展剧情。用音响效果来创造环境气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从而形成一种独立的声响艺术,或叫“声响戏剧”。广播剧独到的艺术形式,应对了广播的特点,从而使它成为广播特有的剧目。广播为广播剧提供了无限的表演空间。  相似文献   

8.
李纯明 《科协论坛》2007,(6):306-307
中国古典戏剧人物语言往往具有非角色化的特点,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本文从戏剧的文体特点和创作主体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试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音乐在戏剧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或娱乐,而是竖立角色、推动剧情、加强冲突的重要因素,没有这些音乐,这些剧目将大为失色,甚至无法理解。对观众而言,当音乐与戏剧角色或戏剧情景相结合,感受到的不仅是角色外部的动作和语言,而是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态,音乐在一个层面上的效果远胜于语言对白。  相似文献   

10.
画面,给人们的是直观上的美感,而配音,能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在任何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除了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造型,为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所配制的声音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动画片的不断发展,配音创作已经成为塑造动画角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优秀的动画片中配音的创作特点,来展现配音创作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人(演员)演人(角色)给人(观众)看"是京剧的基本规律。21世纪京剧的继承与发展,既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又要弘扬特色,以人为本。二者是辩证的统一,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沈叶 《科学生活》2009,(5):74-76
舞台服装的舞台要素舞台服装作为戏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要满足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剧场感,就像欧尼·艾尔爵基谈到《群舞演员》设计的服装时说,他们必须看起来很真实,但又必须有点像戏剧服装,能让观众看到他们说:"噢,我是在剧院里看戏。"那么,剧场感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3.
角色动画中的动作表演和真人电影一样,都是由演员的动作来传达角色的情绪、行为与个性。进而对故事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动画师就要像真实的演员一样,为我们创作的角色赋予生命,来创作可信的真实。而让角色活起来,这一点就取决于对物体运动时间和间距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金娜 《科教文汇》2015,(4):154-155
《魔椅》是一出以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著称于世的独幕讽刺喜剧。选取剧目《魔椅》进行排演,是深感学院的教学剧目一定要与社会与观众共呼吸,教师不但要交给学生表演的技巧与技能,更要能使其正确地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在任何一个创作活动中,都要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观众的责任感。我们的创作一定要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能给他们以启示,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有意义。论文从主题思想的确立、舞台空间的设置到导演语汇的意图、音乐的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创作体验的认识和感受,提出了“主题评价”和独到的“三位一体”的新概念,并提出通过导演构思增加戏剧情节点的观念,旨在提出戏剧主张与个体认识,待各位同行、前辈校正,祈愿我们的戏剧艺术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魔椅》是一出以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著称于世的独幕讽刺喜剧。选取剧目《魔椅》进行排演,是深感学院的教学剧目一定要与社会与观众共呼吸,教师不但要交给学生表演的技巧与技能,更要能使其正确地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在任何一个创作活动中,都要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观众的责任感。我们的创作一定要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能给他们以启示,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有意义。论文从主题思想的确立、舞台空间的设置到导演语汇的意图、音乐的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创作体验的认识和感受,提出了“主题评价”和独到的“三位一体”的新概念,并提出通过导演构思增加戏剧情节点的观念,旨在提出戏剧主张与个体认识,待各位同行、前辈校正,祈愿我们的戏剧艺术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表演,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必须与观者同步,跟随时代情势的改变而调整。作为表演的主体,演员,必须生活在当今生活中,感受时代脉搏的细微,超前于观众的审美,创造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具有当今时代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水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不论是西方的古典规则式园林,还是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不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别致的江南私家园林,凡有条件者,都要引水入园,创造园林水景,甚至建造以水为主体的水景园。现从园林水体的功能特点、景观特点、类型与名称几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青阳腔,其舞台美术在极具特色的表演体系里非常紧密地与演员的表演相联结,用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段来创造戏剧"意境",它使我们看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发掘出最深的情,同时也透了最深的景.  相似文献   

19.
马连良先生1931年首次提出京剧表演中演员要"真动心",这与当代戏剧表演理论高度吻合。"程式化"是京剧表演的基本语汇,"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手段,大表演语境下,将戏曲创作精义与戏剧表演作对比性考量研究,最终达到相互融合,是当下艺术走向的一个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表演空间、舞台环境形成的新的表演艺术创作理念,这项技术可以为演员提供新的表演手段与展示,让演员和观众实现新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