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我去年8月份来到美国中部科罗拉多州东北部的小镇HOLYOKE,小镇只有两千居民,在这里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我就读于HOLYOKE高中,学校由初中和高中组成,一共只有270名学生。每个年级大约有40人。我居住在小镇的接待家庭中。接待家庭的爸爸是我所在学校教授美国历史的老师,54岁。妈妈是家庭主妇,36岁。她在家读大学的网络课程,学习的是医疗管理,毕业以后,会在社区医院工作。由于他们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我成了家中唯一的小孩。  相似文献   

2.
南方生活     
我没有见过大海,也没有过长途旅行。我的家乡水网密布,有着长长梅雨期。8月会有台风波及,大风以迅疾的方式呼啸而过。 除此,几乎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好江南。 南方经常是温暖潮湿。南方人温和,却也淡漠。他们习惯于在人群之中保持警惕,即便与人拥抱也留一手在背后。那只手保持一个隐秘,保持一个怀疑的存在。 几天前我经过小镇。小镇宣称它有1000年的历史,宣称它有一座明朝遗留下来的石桥。小镇为此而万分骄傲。  相似文献   

3.
恬美的小镇     
那是怎样的一个小镇呢?它在江西的最西部,掩映在郁郁青青的群山里,就像一个恬静的童话世界。七月的天,正是溽热难熬的时候,但在这小镇的周边,溪水淙淙,草木繁茂,竟让人不时感觉到丝丝的凉意。住在小镇,晚上可以不开电扇,不盖薄被,度过一个馨香之夜。因为来探望一位朋友,我结识了这个别致的小镇。它是安宁的,是寂寞的,甚至是有点闭塞的。也或许正因如此,这里的人们保留了最原始、最淳朴的风情。田里错落有致地长着成片稻子,绿得发亮,沁人心脾,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稻苗。  相似文献   

4.
冷漠的背影     
那是一个月朗风清的晚上,我和妻子出去散步。恰逢周末,我们的心情很轻松。妻子也是教师,我们边走边聊,说的无非是这两天学校和班级的事。夜风轻轻地拂过,吹在人脸上,很舒服。两旁的香樟枝繁叶茂,不时送来徐徐的幽香。因为是小镇,而我们又是小镇的老师,所以时时有熟识的家长、学生和朋友打招呼。我们一路前行,话题也越聊越多……忽然,我觉得有个熟悉的身影在我旁边一闪,倏的一下就消失了。我迟疑了几秒钟,突然想起,这不是2000届毕业的刘惠吗?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夜两天三趟飞机的转换,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美国德克萨斯州东部的马歇尔小镇。作为教育交流访问学者,我此次赴美国德州ETBU(East Texas Baptist University,东德克萨斯州浸会大学),除进修课程和讲授中国文化、语言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观摩美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方式。除了在  相似文献   

6.
惊喜     
那时姥姥家住在一个小镇,一个山下的小镇。那时姥姥还活着呢。可姥姥家的小狗却在一天早上死了,死得莫名其妙,也没有人去调查它的死因。他们一点都不想为一只有点脏的小狗去浪费时间。只有姥姥一个人在一旁抹了一把眼泪。我猜她那时一定想起了小狗活着时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插曲     
对于我——一个有着学生这一特定身份的人而言,每一天的任务就是背着书包,穿越半个小镇,往返于学校和家的两点之间。这便是本人平常的每一天。当然,行星也会偶尔偏离轨道,更何况我——一个活生生的人呢?所以也总免不了忙里偷闲,自娱自乐一番,生活得还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8.
六六 《少年文摘》2015,(1):24-27
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整洁优雅、敞阔细致的垃圾场。在我眼里,它更像一个小镇的社交场所,也是一个环保的秀场。1卫斯理小镇的闻名,源于镇上有个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希拉里和奥尔布莱特(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都毕业于这里。而我们华人知道卫斯理女子学院,是因为宋庆龄和宋美龄也毕业于这里。美国之行,有一站是拜望刚来卫斯理定居的一位中国朋友。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西部两州交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白石镇。20年前,这个地处偏僻的小镇,因有一条旧铁路将小镇与外界相连,镇上几十户居民并不感到寂寞。小镇上的房屋建筑也很漂亮。没想到后来老铁路由于连年亏损,不仅停止运营,而且被拆除了。镇上的居民开始外迁。到了最后,只剩下漆匠布格斯一家了。无论妻子儿女怎么动员,布格斯就是不愿意离开故土。他说小镇是我的根,我就留守在这儿,替大家看着房屋,以后你们回到小镇还有一个家。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人的异化"是《小镇畸人》表现的主题,也是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小镇畸人》里的"畸人"们生活在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巨大转变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丧失了集体身份,在传统清教思想影响下对性的过度压抑,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内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和"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夜两天三趟飞机的转换,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美国德克萨斯州东部的马歇尔小镇。作为教育交流访问学者,我此次赴美国德州ETBU(East Texas Baptist University,东德克萨斯州浸会大学),除进修课程和讲授中国文化、语言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观摩美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爆寒冷笑话     
我同事的奶奶和我同事的父母住在一起,在一个很小的小镇上。有天晚上,同学父母吃完晚饭出门了。就奶奶一个人在房间里,他父母刚出去一会儿,奶奶就听到敲门声。咚咚……奶奶出去开门,打开门一看,门外一个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有风的日子     
寒风呼呼地吹着,带来阵阵凉意,满天的乌云笼罩着小镇,使人有些压抑和伤感.在萧瑟的寒风中,父亲骑着摩托车将我送往小镇的车站. “天慢慢变冷了,多穿点衣服,在学校好好照顾自己,要是钱不够就给我打电话,我想办法给你寄来.”父亲站在客车的窗户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着.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去法国看望妹妹。妹妹已经在法国定居三年了,住在法国北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妹夫是法国人,能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一天,我陪妹妹一家去小镇上的超市购物。妹妹买了满满一推车的食品,饼干、罐头、蔬菜、水果、牛排、可乐……我们推着购物车到收  相似文献   

15.
提到国旗,老许就讲起了一个故事。老许告诉我,他的女儿许舰去了美国,就在缅因州读大学。那是个小镇,名字老许说不清。小镇只有这所大学,大学便是那座小镇。这在美国很普遍,学校要是搬家,小镇就得关门。许舰那所学校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5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实五朵金  相似文献   

16.
夜色茫茫     
咖啡冒着氤氲的热气,万籁俱静。为了完成作业,我喝了三杯雀巢,现在反而睡不着了。收拾好书包,铺上一张素洁的信纸,我决定给Jill写信。Jill是一个由网友升级为好朋友的好朋友,在离这不远的一座小镇,那小镇也是我的故乡。我对他述说着我的生活,我的不快乐。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天已经微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Walkman就睡着了。我觉得很累。  相似文献   

17.
夜宿哈丁     
去年夏天的美国西部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一个意外插曲更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夜宿哈丁镇。哈丁是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位于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的东南部,紧靠卡斯特印第安人保留地,只有2000不到的长住人口。在地广人稀的蒙大拿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哈丁镇更是偏僻冷清,在美国地图上连一个小不点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刘艺  宇文 《课外阅读》2007,(5):53-53
这是很多年前的故事。在美国波士顿有个名叫安比斯的小镇,小镇上居住的居民多数是黑人。小镇上有很多人每天早晨都要坐公交车去波士顿上班。  相似文献   

19.
谁最忙     
据说生活在这个小镇里的人都非常忙碌。这里的镇长已经连续换了十几个,可是没有一位改变得了这里的状况,这里的人们口头禅都是:“我忙着呢,没空!”每个人都各忙各的,镇长的工作根本开展不下去。也因此,第19位镇长也于此前两天光荣撒手不干了。这可急坏了上面的领导们,他们派出了第20位镇长……新镇长初到小镇,也立即感到了一种压迫,甚至连找一个人问路这等小事都难住了他,因为每个人都没空停下来,更没空回答他的问题。新镇长就自己走了一天的路到了办公室,可一进去,满屋子的灰。他问助理怎么没人打扫,助理说,清洁工今天没空。新镇长摇摇头,…  相似文献   

20.
<正>"……我有一个梦,我梦到有一天黑人男孩儿和女孩儿能跟白人男孩儿和女孩儿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马丁·路德·金博士,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1963年。20多年后的一个春天。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东北角上住的全是黑人。他们的失业率很高,大都靠社会救济金过日子。据说这儿有些人最大的指望就是多生些孩子,好向政府多领点儿救济金。小罗伯特和他的妈妈就住在这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