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峰 《收藏》2009,(6):106-107
笔者书案置有一方祖父遗留的铜质墨盒,长12.7厘米。墨盒系黄铜铸造,内以铜片镶沿,与盒盖相扣合。该藏品制作精良,表面平整,四角圆弧,整饬划一,用料上乘,虽历60载而稍加磨拭即黄灿如新。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件白铜桃形墨盒(见图)。其造型独特,在白铜墨盒中比较少见。墨盒,是在自来水笔流行以前,文人雅士为书写方便而存贮墨汁  相似文献   

3.
郭洲 《收藏》2006,(2):122-122
我的“抗战”系列藏品中,有两件文房用品,系抗日名将高桂滋将军定制赠送友人的礼品。一件为正方形白铜墨盒,铜质精良,工艺考究,长、宽各8.3厘米,厚2.8厘米(图1)。墨盒正面用腐蚀方法印有北京前门,门楼的砖瓦、檐角清晰可辨,街上的行人、黄包车动态十足,工艺高超。  相似文献   

4.
藏品三件     
藏者持一刻铜墨盒求鉴。此物四方形,边长9.6厘米,高3.2厘米,白铜质地,上刻“王羲之爱鹅图”。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历来有“书圣”之称,为历代  相似文献   

5.
殷生岳 《收藏》2006,(1):119-121
我收藏水烟袋20多年,现有各式藏品300多只,制作材料多以铜为主,常见的有白铜,黄铜,紫铜,也有白银,竹木,陶瓷。  相似文献   

6.
叶伟奇 《收藏》2008,(12):123-123
数年前,笔者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其面文对读,背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见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淮在位期间(1875-1908年)铸造的年号钱。所见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唯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7.
王际朝 《收藏》2009,(6):128-129
“启介”即“噶启介”简称,意即七分五厘币。“启介”铜币分为早期、后期两种,因后期铸造的“启介”铜币为花瓣形,故称花瓣形“启介”。币材质为紫铜、但在花瓣形“启介”铜币中也有稀少的黄铜质。由于较常见,故在国内外钱币目录中均有刊录  相似文献   

8.
范维奇 《收藏》2012,(21):87
笔者收藏的这枚正德通宝背龙凤纹花钱,直径53.5毫米,厚20毫米,为传世品,黄铜质,色泽自然,铸造精美。背面虽磨损较重,龙凤纹图案仍十分传神。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花钱多为民间后铸,铜质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书体有真书、宋体楷书等,确认其每一枚的具体铸造年代很难,只能通过比较时代风格大致认定。  相似文献   

9.
《收藏》2020,(9)
正光绪年间,由于铸币权各省都有,铸币毫无节制,造成货币质量良莠不齐,且价值降低,清政府便决定整治货币,加强对铸币的控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户部铸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并颁布《整顿_法章程十条》,其中规定:"统一制造大清铜币,铜元成色定为用九七紫铜,三厘白铜,原用听锡一厘。由户部颁发祖模,  相似文献   

10.
陶治力  陶治政 《收藏》2001,(7):60-61
打马格钱俗称马钱,是盛行于北宋的一种钱形博戏工具,其产生可能与我国古代马球运动盛行有关。马球运动始于唐代,至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并逐渐演变成一种马钱形式的游戏。此种游戏规则极其复杂,游戏方法虽早已失传,但今人据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著录的《打马图经》已复原出具体游戏规则。马钱铸造于北宋,到南宋中叶已开始衰落,以后历朝仍有仿铸和新铸,官炉、民炉均有,大小精粗不一。铜质以青铜、红铜为主,亦有少数为白铜,明代以后则为黄铜。马钱除少数仅铸马形图案,一般都铸有文字和马形图案或骑马将军,所铸的都是历史上的名骥和名将。马钱上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