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缅两国的边界形成和划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85年,英国完全占领缅甸之后,中缅边界问题产生,并在20世纪前期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片马事件和班洪事件。1960年,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件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章对中缅南段边界问题和班洪事件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印、中缅边界划分问题是新中国边界谈判实践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特例,中印边界的划分至今悬而未决,而中缅边界的划分早已成为中外边界谈判的楷模。本文以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剖析中印边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若干因素,以求探索出影响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推动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196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与缅甸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1961年10月13日,中缅两国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关于边界的议定书》。这一切标志着困扰中缅两国多年的边界问题获得彻底解决,也是新中国第一次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陆地边界争议。从既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讨论的是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以及中方的基本考虑,至于说缅甸方面如何认识和处理与中国的边界问题,则很少有人论及。2015年,笔者前往美国第二国家档案馆从事档案研究,查阅了大量与缅甸有关的档案文献,部分涉及缅甸官员与美方就中缅边界问题展开的讨论。这里,笔者选择其中的10件档案加以编译,从中可以看出缅甸在处理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的诸多私下考虑。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可选择上升为"国族"或"民族国家",前者处于全新的国家范围内,后者则是自成一体,构建范围更小、种族类别更加纯粹的组织。民国时期,中缅边界各民族秉持坚定不移的领土认同,实现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相互统一,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站稳了脚跟,并自觉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结合民国时期中缅边界各民族的行为方式,分析了形成统一民族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总结了民国时期中缅边界问题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并购的财务与规模边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方面对并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并购的财务边界研究,这是从公司价值最大化和公司增值来研究边界问题,文中给出了确定财务边界的推理过程以及财务边界的数学模型;第二是并购的规模边界研究,从科斯(R.H,Koarse)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并购的规模经济以及规模不经济,从而建立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即并购的规模边界。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1934年云南边地阿佤山区班洪佤族部落王地的“班洪事件”,是以佤族人为先锋,各族边民和侨胞支援参与的曾震惊中外的一次自发的民众反帝爱国斗争。这场斗争,以英方的军事与外交的失败告终,充分表现了佤族人崇高的爱国赤子精神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深厚凝聚力以及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意义重大。深化对这一“事件”历史地位的认识,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时俱进,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以及反对国际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有Neumann边界条件的抛物型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是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一类经典的问题。这是由已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来求区域温度场的问题。若所给边界是固定区域的称为定边界问题,而现实中又有一类问题其边界随时间变化,这样的问题称为动边界问题。文章对于时动边界上的热传导问题的求解提出人工边界的方法,并在人工边界的基础上采用了差分方法求解此定解问题。为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8.
有Neumann边界条件的抛物型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是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一类经典的问题.这是由已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来求区域温度场的问题.若所给边界是固定区域的称为定边界问题,而现实中又有一类问题其边界随时间变化,这样的问题称为动边界问题.文章对于时动边界上的热传导问题的求解提出人工边界的方法,并在人工边界的基础上采用了差分方法求解此定解问题.为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土地,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一维有限区域上物体的凝固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 ,我们需要确定固体的温度和它的两条自由边界的位置 .本文的结果包括两部分 :(1)证明了当边界固定时解的存在性 ;(2 )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自由边界问题整体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权力与权利都有其边界,权力边界的最终来源是权利,而权利边界则有多个维度。维护公众的合法权利是政治文明所追求的真相。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对权力与权利边界问题重新加以审视。以权力与权利边界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权力与权利边界的主体依托———第三方的概念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论证了第三方之所以能够成为其主体依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治理边界实质上就是治理主体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权责和能力的界限或范围的大小。"治理边界"是当前中国治理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治理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治理主体身份的辨析、主体价值的取向、主体行动工具的选择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和分析研究的方式对"治理的边界"进行了逻辑上的解释,从而确定治理主体之间运作的界限和范围,这或成为治理边界问题研究的一种新视域。  相似文献   

13.
边界作为地方社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空间和时间记录,是通过当地人的历史记忆、现实实践、文化想象而得以展现的。地处中缅边界的“极边之边”腾冲猴桥口岸黑泥塘村,在观念的沿袭、族群的融合、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空间层面的内外关联中所产生的边缘性,因国家边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而形塑了特殊的边界地方感,而当地人也在多种形式的边界实践中建构起明确而稳定的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地域特性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言,边地意识和国家认同并非必然对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建构的。边界地方感与国家认同的深度融合,对于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关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伟大杰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珍宝岛事件在中关关系缓和进程中只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双版纳与老挝北部的民族多属于傣语支民族,与中缅中越关系相比较,中老历史关系的核心是和平友好。本文认为.元明清时期老挝地区与中国属藩属关系,其中清朝时期南掌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尤为明显。元明清时期在老挝地区的土司设制仅属形式.而中国并未对老挝行使国家主权。中老边界是随着澜沧王国的形成而产生的,此前双方没有明确的国家疆界,澜沧王国的建立使之与中国有了边界问题。此后。中老进入国家疆界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而中老边界的确认则由中法以条约形式确认。  相似文献   

16.
“班洪事件”发生于一九三四年二月八日,是以云南省沧源县班洪部落的佤族人民为先锋的一次云南边民自发的、英勇的反帝爱国斗争,这是曾震惊中外的一次历史事件。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史学家或不明真相,或众说纷纭,至今还有纷争。国外有的史家甚至还坚持中国“侵入英国的领土”的奇谈怪论,如英国权威研究东南亚史专家丹东尼·霍尔教授在他的《东南亚史》名著里就说:英军“竞被佤族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教育研究边界问题的研究,指出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空间、研究时间、研究主体等的无边界性;文章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有边界,教育体系、民族国家、教育问题的"当代性"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边界;本文讨论了在边界内应注意摒弃意识形态、主客两分法的角色意识,倡导学术民主,注重知识谱系、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V[y(x)]=∫x0^x1 F(x,y,y'y^〃,y^'〃)dx型泛函的可动边界问题,利用欧拉--卡阿松方程将其失言到V[y(x)]=∫x0^x1 F(x,y,y'y^〃,y^'〃)dx型泛函的可动边界中。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具有比例上界的永久美式交换期权定价问题,先通过变量代换将问题化简.化成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自由边界问题.再根据边界的两种不同情况分别找到满足条件的解。并证明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20.
闽浙边界文化的构成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提出“边界文化”的概念,阐述了闽浙边界文化的形成、构成和开发及其积极效果。承认省际边界文化的存在,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闽浙边界文化的历史发展说明边界文化这种类区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