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华 《今传媒》2011,(9):70-71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的一种重要节目类型。在"民本"的旗帜之下,民生新闻对传统新闻播报方式和传播语态进行了大胆地变革,从而使民生新闻成为了中国新闻形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但随着民生新闻的日益成熟,它必然又会面临发展的困境。本文以陕西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为研究摹本,力图为民生新闻的第三次创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的视角与取向民生新闻,就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民生新闻的基本特性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其中最具社会价值的是它的民本取向,党报做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即在于此。党报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不仅是反映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何谓民生新闻?民,人民;生,生活.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的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它的根本和核心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它涉及的范围极广,理论界将其分为"大民生"和"小民生".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一个新闻学概念的历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前良 《视听界》2004,(6):8-11
本文从传统民本思想在新闻事业中的现代转换和“民生”的词源考证两个方面,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历史辨析。“民生新闻”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含义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学概念,民本主义取向是它最基本的品格,关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是它的主要职志。这也就决定了民生新闻在以后的实践中要尽量避免流于琐碎化、关注对象日益窄化、叙事道德化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切中了普通百姓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但是,曾红遍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却暴露出了定位同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是什么?到底是一种新闻类型,还是一种新闻体裁?是一种节目形态,还是一种报道风格?众说纷纭.但十年以来,民生新闻给中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界带来的冲击却是有目共睹.我个人更倾向于把民生新闻理解为一种报道姿态和价值取向,所谓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①.到2004年,勃兴的民生新闻遇到了发展上的瓶颈,有学者批判民生新闻的"四化":浅薄化,娱乐化,琐碎化,同质化.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等.民生新闻缘自社会新闻,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在当今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民生"都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待媒体去发掘.尤其是晚报、都市报,应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方能突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潮直到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去,从反拔的角度看,民生新闻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格局和传统电视播报本位的双重反拨。反拔胜利的根本因素是民生新闻内在的民本、民生的本质理念。但是成就民生新闻的这种理念自身理论的不足,又会成为民生新闻在质的层次上提升的障碍。只有回归新闻传播的本位,只有树立人本的观念,才能给民生新闻找到突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刘义 《新闻知识》2012,(7):23-24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国家大政方针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时代特质必然驱动新闻工作者对"民生题材"倾注更大的热情,民生新闻已经占据了各类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闻报道模式。当前我国媒体民生新闻的民间立场、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是对党的大政方针和新闻政策的积极呼应。同时更应该看到,民生新闻也为党的新闻事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因此,民生新闻对于党报而言,绝不应被动的反映,而应主动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关涉百姓生活,从民众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本文将基于"民本取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划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郭铮 《青年记者》2009,(16):29-30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更带有亲民色彩。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中的“硬新闻”,民生新闻以“软新闻”居多,它不太关注新闻事件的重大性、政治性和严肃性,即使是重大事件也往往从民生视角、民本取向等加以报道,加上平民式的主持风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新闻的立足点,是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它关注社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叙事上,自觉采用平民视角,讲求故事化表达,即不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彻底地打破了新闻垄断和新闻特权,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确立,民生新闻的特点及优势集中于三点:一是平民视角,民本取向,新闻报道更真实,更贴近,更有效:二是吸纳社会力量办媒体,媒体已不再是从业人员的个性空间,它更倾向于成为各类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百姓信息员、评论员、普通观众全方位参与构筑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这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与其它新闻节目相比,此类新闻栏目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而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是从平民化角度出发,采写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强调平民化与本土化,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的双重性质。当代民生新闻存在题材狭窄、信息负面;形式雷同、竞争同质;媒介霸权、自我认同等问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做好民生新闻,品牌经营是媒体所必须考虑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来,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切中了普通百姓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但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克隆和跟风,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横向差异化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无定论。笔者总结了各种概念,基本共识是: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1。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0年11月起,温州都市报推出"都市新闻·民生"版,在版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力求"接地气",体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贴近性、人文性,创新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