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正>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阅读议论文,考生除了能辨识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之外,还要理解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这需要考生了解四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事例论证(例证法),就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证明观点;道理论证(引证法),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俗语等来证明论点;比喻  相似文献   

3.
议论文中的论点需要论据来证明。学写议论文,很容易犯的毛病是以事代议。有的同学说,写议论文,只要有个论点,加上几个事例做论据就可以了。我认为这话说得不全面。议论文是“讲道理”的文章,而“摆事实”是为议论服务的。在议论过程中,随着讲道理的需要适当引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能令人信服,有力地支撑论点。但如果一篇议论文没有议论,只是罗列事例,就成了“观点加事例”的印板文章。如我曾布置《“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很多同学提出论点  相似文献   

4.
必修3"表达和交流"第二篇《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中提出学生写作议论文对论据的要求:第一是典型,第二是新颖,第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运用事例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通过作文训练,我发现学生对论据(事例)的选择和处理出现下列问  相似文献   

5.
【常犯错误】1.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误把论题当论点。②误把驳论中的敌论当论点。③论点与结论混淆。2.对于论据,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不把概述的事例当作事实论据;②不把名言警句当作道理论据;③将举例后评析的话当作道理论据。3.对于论证方法,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由于不把概述的事例当作事实论据,因而把此类举例论证当作道理论证;②漏答综合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例如《怀疑与学问》,由于不知道对“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追问是概述的事例,所以只答该语段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再如《“友邦惊诧”论》的两段文字,有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弄清文章所提出的主张,即论点,这是议论文的灵魄。一般说,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复杂的议论文,为了论述得清楚、有条理,常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分论点,如众星拱月,使论述的中心更突出。弄清了文章的论点,就把握了文学的命脉,基本上达到了阅读议论文的目的。文章的论点,要使人信从,就得用充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它是正确,可行的,即论据。论据有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事理论据。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种,即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对于道理论据要选择名人名言且名言的内涵(说明的道理)要能证明论点;对于事实论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李水兵 《初中生》2015,(9):27-30
考点透视 1.提取、概括中心论点.检测概括能力,要求找出或者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题型有: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给本文加上适当的标题等. 2.考查理解与运用论据的能力.题型有:概括文中的论据.指出文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有什么作用?为文中某个论点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等.  相似文献   

9.
本册第二、五、六单元为重点单元。第二单元包括三篇议论文,要求结合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使学生了解写议论文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确凿有力。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议论文。《论鲁迅》一文运用先分析后归纳的论述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道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围绕中心论点,阐述论点提出的依据。通篇采用具体事例来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用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方法。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俯拾皆是,名言警句也唾手可得,于是不少同学在论述“意志”、“报国”、“奋斗”等论题时,司马迁著书、岳飞抗金、余纯顺探险、居里夫人科学实验等事例便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写进文章。当然,引用这些事例作证无可厚非,也有可能写出好文章,但这些材料毕竟烂熟了,“至今已觉不新鲜”;况且那是别人的经验,自己不一定有真  相似文献   

11.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活用论据就要对论据进行精当分析。有了这个分析,才能使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文章才有说服力;失去了这个分析,论点和论据就会象油和水那样,油是油,水是水,油水分离。求质分析法。即看所举事例有何本质特点、反映了什么规律,其中蕴含着什么道理,这种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的辨证分析,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对复杂的事物和生活现象作出精当的评价,而且说理严密、深刻全面。例如在《思考的威力》一文中,作者以毕升经过反复思索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例,来证明“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中的论据包括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说理必举例,没有事例佐证,说理就会显得呆板、空洞。事例过少或陈旧,作文会因之乏味或平庸;事例过多而繁冗,作文会随之琐碎和堆砌。不够典型的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单为讲事例而用事例,又不能与文章融为和谐的整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导引论据,即立论的根据。在议论文中,作者提出了论点,就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作论据,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相似文献   

14.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阅读议论文 ,就要把握文章的论点 ,分析文章的论据 ,理解文章的论证 ,从而正确理解文章提出的主张 ,认真体会文章结构的逻辑性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感受文章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本文谈谈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要研究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中学课文里 ,中心论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 .中心论点直接表现在文章之中 ,即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划出表现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如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用文内引用的名言作标题 ,鲜明地揭示了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 ,针对青年中存在…  相似文献   

15.
论据是用来论证文章论点的依据。要使事实论据能很好地证明论点,除了事例的选择和引述要符合要求外,必不可少的要对事例进行分析,揭示出事例论据和论点之间必然的逻辑联系,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如果只是一大堆事例的堆砌,而不作任何分析,势必造成观点和材料的油水分离,写出来的只可能是观点机械地加材料的文章.这正是当前中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  相似文献   

16.
正议论文为阅读理解的重点考查文体,命制议论文阅读理解题是有一定的"套路"的,现总结如下。一、论点方法:(1)题目;(2)开头(不一定是第一节,也可能是前几节);(3)结尾(不一定是最后一节,也可能是后几节)。注意:(1)题目提供的信息。(2)结尾处凡是表示希望、发出号召的句子均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3)议论文很少没有论点,一般不需要自己加以概括。二、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即作者在文中所举的事例,一般以名人的事例居多,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据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引用名人  相似文献   

17.
论证方法是连接议论文的观点与材料的桥梁,在议论文中作用重大。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引申法,现分别阐述如下。一、能分析评价例证法。例证法即列举出典型的事例并进行分析,来证明论点。所举事例必须能为中心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如,邓小平同志《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列举了毛泽东大量实事求是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能分析评价引证法。引证法即在议论时引用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所引名言警句当然要有权威性,并要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中的论据运用的得当与否是一篇议论文能否成功的标志,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作为常用的论据运用在各式各样的议论文中,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是一个重点。事例论据的正确性、典型性、代表性,叙述论据的简练性和针对性,论据之间的顺序性是议论是否有力的重要因素。道理论据的分析、解剖、提炼和升华是道理论据以理服人的基础和源泉,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9.
【命题分析】1.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这几种方法在文章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如2005年金华市的中考题选文《人的价值》的第二题:“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是一道直接考查论证方法的主观题,需要认真研读第②段后作出回答。再如2005年黄冈市中考题选文《给人生加个意义》的第三题:“文中结尾列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这道题实际考查的是事例论证法的作用。2.论证结构的理解。在把握了议论文论点、论据…  相似文献   

20.
一篇议论文,如果说论点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其血肉。论据即为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和名言。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语言有内涵底蕴呢?这就要求我们能在事例的选择和表述上讲究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