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发展一直倍受人们关注。其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锂钴/镍氧化物将逐步替代锂钴氧正极材料,并且聚合物电解质电池也正在投入生产。而将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研发新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以降低电池的成本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及最新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及评论。  相似文献   

2.
以正极材料为磷酸钒锂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探索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在有机酸草酸中的最佳溶解条件,采用溶胶-凝胶法回收制备可利用的、新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当草酸浓度为1.00 mol·L-1,料液比为4045 g·L-1,80℃下搅拌1545 g·L-1,80℃下搅拌1520 min溶解性最优.用溶胶-凝胶法回收制备的磷酸钒锂表现出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用不同的锂源(Li2CO3、LiOH.H2O)和钴源(自制的-βCo(OH)2、CoOOH)分别合成了LiCoO2样品,通过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原料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OH.H2O为锂源,CoOOH为钴源,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探求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溶解在维生素C溶液中的溶解条件,并进一步采取溶胶-凝胶法制备新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在维生素C溶液中的溶解条件研究的结果表明:适宜的溶解条件为维生素C浓度为1.00mol·L-1、溶解温度为20℃、料液比为45g·L-1、搅拌溶解时间为10min,在此条件下正极材料锰酸锂在维生素C溶液中的溶解率超过99%.采取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新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约40篇参考文献综合论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的结构、性能以及改善其性能的一些方法或技术,对改性方法产生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利用廉价资源开发生产适合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正极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是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就现有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和技术问题进行论述,较为详细的分析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思路,为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制备提出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锰酸锂正极材料性能,设计了铈(Ce)掺杂的Li2[Mn((1-x))Cex]O3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掺杂量(x=0,0.5%,1%,1.5%)的Li2[Mn((1-x))Cex]O3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e不影响Li2MnO3的晶体类型和宏观形貌,可以增加Li2MnO3的反应活性,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用Ce掺杂高容量的层状Li2MnO3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当掺杂量x=0.5%时,首次充电容量最高,达到69.4 mAh/g,且稳定循环50圈.  相似文献   

8.
以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0.95Al0.03Zr0.02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组装实际电池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实际电化学可逆容量达142mAh/g,3.6v以上电压放电容量比例达85%,循环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新型的有机硅基离子塑晶材料[DTMA][TFSI],测试材料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研究其掺杂改性并作为固态电解质用于锂离子电池。创新点:1.合成新型的有机硅基离子型塑晶材料;2.将三元复合塑晶材料作为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用于锂离子电池。方法:1.通过热性能分析,得到材料的塑晶温度区间和融化熵值(图1和表1);2.通过电导率测试,确定塑晶掺杂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图2);3.通过对扣式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以及阻抗的测试(图4~7),得到塑晶复合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池循环的稳定性和可逆性。结论:1.合成新型有机硅基离子塑晶材料[DTMA][TFSI],塑晶温度区间为–26°C到54°C;2.在纯塑晶IPC中添加10% LiODFB和10%PC,得到复合物的电导率为1×10~(-4) S/cm,提高塑晶作为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应用的可行性;3.将复合物用于LiFePO_4/Li半电池测试,在C/20倍率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144 mA·h/g,库伦效率为99%。在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4.测试结果表明,新型有机硅基离子塑晶的复合物可作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以及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硫和锂-空电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n2+取代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ZnxMn2-xO4。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比固相反应低得多的温度下得到单相的尖晶石且制得的材料粒度均匀,粒径大多在150nm左右。半电池循环测试结果表明,起始组成为x=0.06的样品性能最佳,其与锂片组成的半电池在3.0V—4.6V间,以0.10mA/cm2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31.4mAh/g和129.2mAh/g,经35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00mAh/g。  相似文献   

11.
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的普遍应用,使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非常关注,而磷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材料有很多优点如无毒性,对环境友好,原材料来源丰富,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但电子导电率较低和锂离子迁移速率较低的缺点,成为其商业化的难题之一。以葡萄糖为C源对材料进行掺杂及包覆,用XRD、恒流充放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后的材料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不会变化,并且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甘雄 《培训与研究》2004,21(5):22-24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与评价有关用金属氧化物和有机多硫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与LiFePO4相比,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具有更高的Li+扩散系数和更高的放电电压、能量密度和高的比容量,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且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高容量产业化电池材料。综述了近年来Li3V2(PO4)3的主要合成方法、充放电机理及其改性的研究现状,并且对Li3V2(PO4)3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采用球磨辅助碳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3V2(PO4)3,并通过金属离子掺杂技术对Li3V2(PO4)3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Fe后,材料放电容量增大且循环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LiMn1.5Ni0.5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用电化学手段考察了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电解液组成的关系,研究发现混合电解液的放电容量的顺序为EC DEC(1:1)>EC DMC(1:1)>EC DEC(3:2)>EC DEC(2:3)>EC PC(1:1),从而为LiMn1.5Ni0.5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了较理想的混合电解液。  相似文献   

15.
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制约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瓶颈,锂电池的综合性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的特性.当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基于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以及聚阴离子结构无机材料.本文概述了无机正极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孔锰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作分子筛、离子筛、催化剂及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等领域。综述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应用,展望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前景,新结构和新特性的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下面介绍几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化学电源 :镉 镍电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和一次微型甲醇燃料电池。一、可充式镉 镍电池 (Cd NiCell)镉 镍电池是 1 898年瑞典科学家丁Jungn er发明的 ,已有 1 0 0多年历史。这种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多孔性的氢氧化镍约占总组成的80 % (其他为 1 8%石墨、2 %的氢氧化钴及痕量的氢氧化钡 ) ,负极材料主要由氢氧化镉组成 ,约占 78% (其他有 1 8%的铁、1 %的镍及 1 %石墨 )。电解质是 6mol/L的氢氧化钾。镉 镍电池的特点 :使用寿命长 (充放电循环周期高达数千次 ) ,耐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T-x相图。用该低共熔混合物为锂盐,与前驱体Ni0.8Co0.2(OH)2混合烧结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  相似文献   

19.
锡基氧化物在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二氧化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贮锂机理,总结了锡基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国光电器(002045)日前发布了201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2.15万元,由于2012年公司亏损1.82亿元,2013年成功扭亏为盈,表明公司业绩拐点已现。值得一提的是,国光电器在2012年出现亏损3021.92元的电池事业部,在2013年也实现扭亏,公司表示"电池业务实现盈利"。据了解,目前国光电器正在申请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的锂镍钴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其与特斯拉选用的松下锂电池的正极材料NCA(镍钴铝酸锂)是同一类的,其运用空间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