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天波 《金秋科苑》2013,(14):26-30
卫星导航产业和互联网、移动通信被称为世界三大IT产业,据证券时报报道,有专家预计全世界卫星导航产业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中国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将会是中国北斗导航产业的黄金期。说到卫星导航系统必须提到一个名词——原子钟,因为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一个很形象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冷战时期的大国地位是由原子弹来决定的话,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大国地位很可能将是由原子钟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最重要的军民两用设施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江西省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标志着江西北斗产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剖析江西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推进江西北斗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空间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三大信息产业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世界4大核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19日,载有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发射点火瞬间。 【工程名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8,(2):36-36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等单位日前在北京宣布,依托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危化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研制成功并开始进行应用推广。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3,(Z2):34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优势:互动北斗系统具备在任何时间、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能力。北斗系统能使用户知道自己的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场所。美国导航卫星GPS优势:成熟GPS几乎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的代名词,其实它只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GPS原是专门用于为洲际导弹导航的秘密军事系统。现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2,(9):52-53
导航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卫星导航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需求旺盛,前景很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以及百姓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3):3-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等单位近期在北京宣布,依托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危化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研制成功并开始进行应用推广。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科维公司成立于2003年,其品牌"Kovan科维"。主要从事车载影音导航系统、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系统、北斗车载3G网络应用(北斗车联网)、北斗车载智能信息终端(行业用车)等汽车电子及汽车多媒体娱乐信息系统等产品开发,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自主品牌企业。2014年9月12日,历时两天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降下帷幕。这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等导航系统的优缺点,介绍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义及产生原因,分析了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方法及目前组合导航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展望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信息     
北斗导航卫星网络本月下旬构建完成[工程名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2,(23):24-27
今年是李长汀加入航天队伍的第30个年头。1 0月25日,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在位于川两高原川滇交接处的西吕卫星发射中心,李长江身着湛蓝的北斗导航试验队服,和队员们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邹健琨 《科技风》2014,(13):86-86
我国自主成功的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拥有其完全的知识产权。该系统有着三项功能:精密授时、双向通信、快速定位。该项研究可以作为基础以研究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面件事系统方面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I0007-I0008
中国的私家车主就可以使用由“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且导航芯片价格要低于现在市场上使用的GPS系统。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透露,明年“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8.
《西藏科技》2008,(2):79
日前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在上海研制成功。“领航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首个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并将替代“北斗”系统内的国外芯片。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09,(11):39-39
卫星导航系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导航装置是现代人的发明。历史学家在英国南部发现一套建立于5000年前的原始“导航系统”,令人不得不叹服远古先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作为卫星总体单位,在任务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度紧的情况下,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目前,卫星在轨测试工作进展顺利,卫星功能、性能均满足指标要求,状态良好。该卫星作为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发星,试验和验证了适应直接入轨发射方式的框架面板式轻量化卫星构型设计、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确定技术、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体系架构设计等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关键技术,为全球组网星组批生产奠定了基础;该星首次采用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自主提出了功能链设计理念,卫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热、电子学和姿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也是中科院承担的首颗高轨道、长寿命、高可靠业务星。中科院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决策效率,按照更优化合理的流程开展工作以缩短研制周期,提出了创新的技术状态转移矩阵管理办法以确保研制过程受控,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有效克服了年轻团队经验不足、设备条件相对薄弱等问题,充分发挥了执行力、体现了战斗力,为我国"北斗"导航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