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位神秘的过客一直让人难以捉摸,它多得惊人——宇亩中平均每立方厘米有300个,比其他所有粒子都要多得多;它轻得惊人——运动时几乎没有质量;它"懒"得惊人——几乎不与物质发生反应,它就是中微子。正是拥有以上这些特性,中微子成为能轻易穿越地球甚至整个星系的惟一粒子,这引起了  相似文献   

2.
地球和某种神秘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通道。通道的两边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研究这种现象的人,把藏在通道另一侧的神秘世界,称作"四维空间"。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科学家们对被称为"四维空间"的深入探索,必将揭开这"神秘世界"之谜。现在,跟我一起来做个小魔法,让你体验一下超酷的"四维空间"吧。  相似文献   

3.
鹿尘 《科学大众》2008,(5):24-24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秘密。地球和某种神秘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通道。通道的两边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研究这种现象的人,把藏在通道另一侧的神秘世界,称作"四维空间"。科学家们对被称为"四维空间"的深入探索,必将揭开这"神秘世界"之谜。现在,跟我一起来做个小魔法,让你体验一下超酷的"四维空间"吧。  相似文献   

4.
"提修斯之船"是关于物质构成及其同一性的千古之谜。近几十年来,西方形而上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主要围绕"形式的连续性"和"物质的连续性"谁更重要而展开。从量子相关性出发,对物质构成的可拓扑结构化作了初步探讨,并从点集拓扑的"连续性"概念出发,探讨了"提修斯之船"何以成为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5.
正书名:《中微子猎手——如何追寻"鬼魅粒子"》定价:32.00元作者:雷·贾亚瓦哈纳译者:李学潜沈彭年丁亦兵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ISBN:978-7-5428-6363-8IN·963中微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之一,科学家认为中微子可能是解开众多宇宙之谜的关键。自1930年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中微子以来,世界各地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一直在追寻这种"鬼魅粒子"。为何称之为"鬼魅粒子"?它飘忽不定,飞行速度极快;穿透力极强(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整个地球,就像子弹划过烟雾一样);数量庞大,无处不在(对应于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存在着10亿个中微子);特立独行,不爱理人(几乎不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一个典型的中微子可以在铅中飞行一光年而不与任何原子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找到暗物质粒子暗物质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物质,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因为它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观察发现某些隐藏的物质产生了重力,使更遥远星系发出的光产生弯曲,从而推测在星系团中有暗物质存在,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暗物质证据。日前,一个意大利和中国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睡眠之谜让人着迷。科学家先是找到了引发植物睡眠的运动细胞,继然又发现了植物体内的睡眠物质和觉醒物质。有趣的是,每一种植物体内的这种物质,对其他植物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在2017年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发现"天使粒子"的论文。80年前,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测,物质世界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当时称其为马约拉纳费米子。张首晟把这种粒子称为"天使粒子",源自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天使与魔鬼》。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惊人的后果,物质世界中正反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10.
对于神农架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不仅古远而神秘,而且对于全人类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和巨大的科学价值.科学家们认为,从神农架"野人"身上,蕴藏着人类自身进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神秘的北纬30度   在我们地球的北纬30度附近,有我国的庐山、黄山、峨嵋山以及壮观的钱塘江水潮;有四川自贡的恐龙灭绝之谜;有埃及的金字塔之谜;有大西洋诸岛沉没之谜;有撒哈拉沙漠之谜;还有美国的圣塔柯斯镇斜立之谜;有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上最深的大西洋马里亚纳海沟;另外在北纬30度附近,历史上曾出现过著名的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以及神奇的苏美尔人……   ……  相似文献   

12.
姜莹莹  耿熹 《今日科苑》2007,(13):54-55
"太岁"已经验明正身了?近日河北省农科院遗传所研究员王朝江宣称,他已经揭开了"太岁"神秘面纱,并证明其为有生命的物体并培育出"太岁"菌种。此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这种被称作"太岁",广泛发现于土壤中,不腐不坏,甚至还能生长的物体的好奇心。这一新的发现,不仅在普通人中,也在各科研院所的专家中引起了强烈的关注,难道"太岁"之谜真的被破解了吗?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现在说这个神秘物有生命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危地马拉雨林中发现的神秘金字塔碑铭,解开了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灭亡之谜。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3,(2):47-50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近日在地下通道启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拉开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然而,从实验一开始,外界便遍布各种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有的说实验可能产生黑洞,倾刻间吞噬地球,还有的说实验将诱发奇异粒子,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性反应。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即终极粒子。这里通过逻辑推论终极粒子必须存在意识的本性和引力子磁子一样具有物理真空态。只有具有意识物质才有原动力和第一推动力,宇宙才能演化出秩序,大自然才有智能,才能解释世界所有的难解之谜。本文根据我们人类意识特性建立意识的标志,用标志来检验微观粒子是否具有意识行为。并且阐明了意识不为人知的规则,只有这个规则才能给物质粒子和宏观物体带来物质结构的稳定。本发现物质先是活的,活的要走向宏观表达必须是僵死的,所以能够解释所有亚微观的神秘,又能符合宏观的经典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17.
钟荷 《科协论坛》2013,(9):43-43
王贻芳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砸个正》的国画,作者是88岁高龄的“鬼才”黄永玉在得知自己的这位科学家朋友获得重大新发现后特意创作的,寓意其有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黄老画作的寓意实不为过,王贻芳的发现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认识,对粒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相似文献   

18.
正"百慕大三角"指的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它经常和一些神秘失踪事件扯上关系。最早关于船只神秘失踪事件的记载是在1840年,之后失踪事件接连出现。虽然对于船只、飞机等失踪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各种观点,但是至今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家提出神秘失踪事件可能与海洋中的巨大坑洞有关。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就是终极答案了。然而最近气象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气象学家通过研究雷达卫星图片,发现在百慕大三角  相似文献   

19.
寻找大脚怪     
上篇:大脚怪之谜大脚怪,又叫“沙斯夸支”,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但未证实的一种似猿的巨型怪兽。在北美的印第安人中,早就流传着这种神秘怪兽的传说。但确凿的足迹最早是在1811年发现的。当时探险家大卫·汤普逊从加拿大  相似文献   

20.
神秘的东方之国——中国对西方人来说,像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而中国的万里长城,则是谜中之谜。西方曾盛传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从火星上能看到长城,从太空中看长城,到如今,这个谜该解开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