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法治的最高标准是宪法至上,依法治国需要强大宪法的支持。当前我国执行宪法时,存在公民宪法意识缺乏、宪法修改易受政策因素左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监督机制和制度匮乏等问题。加强宪法实施要从宣传和培养宪法意识、健全和完善宪法适用渠道、建立违宪审查机制和树立宪法权威等方面着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2.
违宪审查制是确保宪法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应当对我国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宪法监督司法化是指宪法可以像其它法律法规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宪法监督的弊端在于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笔者主张建立“双轨制”违宪审查模式,建立司法性审查与非司法性审查相结合的违宪审查体制。即由普通法院组成的宪法法庭司宪法诉讼的职能,同时由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平行的宪法监督委员会进行非讼的违宪审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良性违宪”提出的背景及引发的争议进行梳理,阐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常态下“良性违宪”违背了宪法本源价值,进而提出重构宪法解释机制,以实现宪法与社会现实的“结构相适性”。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使我国合宪性审查在机构和职责安排上实现了突破.合宪性审查制度需要关注宪法教义学,尤其是合宪性解释理论.三种合宪性解释规则明确了合宪性解释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一种发生于真正的宪法案件即合宪性审查或违宪审查中,一种发生在普通案件中.作为法律方法的合宪性解释对应的是普通诉讼中的合宪...  相似文献   

6.
任何可能突破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违宪审查制设计都是行不通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必须要尊重这一国情。在我国现有的宪法框架和政治体制内,设立地位高于其他专门委员会的违宪审查委员会来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德美两国都有比校成熟的违宪审查制,但是两国违宪审查制的理论基础、审查主体、审查方式和审查结果等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对两国违宪审查制的不同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能够对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怎样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司法违宪审查制对于维护美国宪法的权威、促进美国宪政国家的建设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通过考察美国司法违宪审查制产生的理论基础、确立过程和历史作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刑法的宪法制约是指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不得违反或超越宪法的有关规定。就我国刑法学界而言,虽然这些年对刑罚权的价值合理性问题进行了不少研讨,对刑法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双重功能给予了关注,却始终没有把这些问题与宪法联系起来。我国缺乏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的法律机制固然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但与对刑法的宪法制约研究不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最高法院的建立,英国形成了议会两院、国王及政府、最高法院三方并立的政体新格局。但是,此次最高法院的建立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的宪政体制,其在意义上形式大于实际。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英国不会创制出具有最高规范性的成文宪法,也不会引入违宪审查制度,现有的基本宪政秩序将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理论基础的研究与评价,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监督法》的内容看,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还属宏观的、普遍性的监督,对于具体的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违宪行为的制裁与修正还不能进行直接监督。设立专门的独立的宪法监督机构是世界主要国家宪法监督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合乎国情,顺乎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4.
权利是一项古老而又崇高的观念,人们要想获取权利,在现实社会当中就必须寻求法律的支撑与保护。而对公民基本权利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的前提是宪法保护,如果没有宪法的保护是难以实现的。宪法的司法化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法治发展的未来趋向。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宪法是处于整个司法领域之外的法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宪法实施现状,通过与国外的实施情况相对比,吸取有益的经验,总结出我国宪法司法需尽可能对法律的权威性进行维护,不断改变宪法现有的落后观念,逐步建立宪法诉讼与宪法法院制度,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宪法法律系统又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维护宪法权威和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培育全体公民的宪法信仰,促进宪法实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人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以前,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益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只有在一些行政法律、法规中,如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对公益征收征用中的补偿要件做出了规定.从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来看,公益征收征用及补偿制度在宪法中的缺失是一个遗憾.宪法修正案修改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在公益征收征用公民个人财产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必须给予补偿,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护了公民个人和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国家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在宪法中的确立,为在具体法律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有利于平衡和协调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是其审判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违宪裁决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下级法院以及案件当事人有拘束力。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权独立于德国普通法院的审判权,是一种监督立法权、行政权、普通法院司法权的政治性权力,它的违宪裁决具有普遍的拘束力。  相似文献   

18.
宪法的实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都将在社会治理中得到运用。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问题展开了研究,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这颇具特色的现象,除了因为中国正处于一个特定的转型期外,宪法观念上出现的偏差有着密切关系,这可以从我国的修宪程序、以及宪法的适用反映出来。我国历次修宪的实践中,立宪与修宪的法定主体与实质主体不完全一致。从我国目前修宪形式上的所谓"惯例"看来,宪法修订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功利性来,宪法终究没有摆脱被当成一种统治工具的观念。我国的执政党在宪法实施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执政党在修宪中体现出来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宪法的实施效果,以及我国宪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新中国宪法的历程是一部立宪和修宪的历史。我们在修改宪法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修宪历程,并着重剖析历次修宪的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我国宪法修改的经验和局限性,从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修宪程序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宪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