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在运用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学具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具里有一小部分材料不尽人意,有的影响实验操作,有的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一、第十一、第十二课:电磁铁。学具材料里单股绝缘导线只有20cm(太短),用它绕在铁钉上只能绕约15圈,制成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磁性很弱,不能吸引学具里的回形针。把电磁铁的一端靠近指南针,这时指南针既不被吸引,也不排斥。这样的效果,学生是无法完成实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11、12课,电磁铁一、电磁铁二。设计意图:这两课属同一内容的课程,把两课设计在同一课时,便于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也便于学生对电磁铁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设制简易的电磁铁,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有两极,电磁铁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以及了解电磁铁的基本用途。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兴趣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实验材料:火烧过的铁钉、绝缘导线、大头针、电池、指南针。2.教师…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教具:直钩(磁铁),一个铁钉,一个只绕两圈的电磁铁,一个绕得较多圈的电磁铁,电池一个。 学具:每组四条纸鱼(鱼嘴里有铁钉),一个完整的电磁铁,一个绕木棒的导线,一个铁钉,一个只绕两圈的电磁铁,一个只固定一头铁钉的导线,一个指南针。  相似文献   

4.
下面以《电磁铁》一课为例 ,谈一谈自己利用实验进行教学的体会。1 课前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本课教学以学生实验为主 ,实验材料准备应注意以下三点 :1 1 准备材料要齐全齐全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自己“探究———研讨”的物质基础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材料的齐全与否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本课需要使用的———每组干电池两节 (大号 )、铁钉、漆包线、指南针、大头针或曲别针若干。学生操作这些材料 ,就可以总结出电磁铁的性质。1 2 材料选择要合理教师对材料的选择 ,保证了材料的结构性 ,学生通过对有结构性材料的操作 ,才能保证从…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自然课教研活动时,有位教师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因课前对材料的准备缺乏认真检查和试验,故教师在演示如何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当教师按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制作完毕去接通电池吸引小铁钉时,任凭教师怎样去接触小铁钉,怎么也吸引不起来,时间...  相似文献   

6.
1 实验准备要充分 实验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实验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前提。搞好实验前的准备,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如果实验准备不充分、不周密,就很容易造成实验的困难和失败。如做“电磁铁实验”前,没有把铁钉经过锻烧,静置冷却,实验时,铁钉就很容易被磁化,致使学生在实验中对电磁铁磁极的判断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研究电磁铁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课本中提出的实验探究方法材料简单,对于控制变量法的单独研究效果明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起来较烦琐。为此,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学生直观体验控制变量法。一、教材中的方法1.制作电磁铁器材:两个相同的大铁钉,一些绝缘导线,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别针和电流表。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巧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好奇心是智慧的窗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资源,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记得在教“电磁铁”一课时,课前笔者用一块红布把电磁铁包起来,上课时,将红布靠近铁钉,“噌噌噌”,铁钉一下子都被吸到了红布上。学生都被这“吸铁大力士”吸引了。笔者见机提问:“请同学们猜猜看,红布里面是什么?”因为以前学过磁铁的知识,所以很快有…  相似文献   

9.
一次教研活动,听了我区一位老师讲《电磁铁》一课,大家认为该课体现了自然课教学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下面就本课教学片段加以评析。一、准备段师:请看31页插图,把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按照相同的方向绕在一根大钉子上(教师边说边演示)接通电源,用它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你看到什么现象?切断电源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任教小学科学已经有两年了,深感遇到的实验不少,可真正让学生做的不多。就要上《通电线圈》了,我决定让学生们自己也做一回探索者。于是我准备好实验材料:导线、铁钉、磁铁,电池由学生自备。让学生来制作电磁铁并判断一下磁极。到教室一说,学生也欢天喜地热情高涨,于是师生意气风发进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教具准备课件(幻灯片4张)、铁钉、曲别针、橡皮等材料的实物图形。学具准备:2人一组,每组备有电池1节、灯泡1个、导线1根、电池盒1个、灯座1个、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橡皮、铝片、玻璃片、陶瓷片、干木棍等物体。教学过程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连接电路的方法,谁能说—说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生: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灯泡、开关四部分组成。(课件出示电路图。)师:怎样能使灯泡亮起来*(合上开关)为什么合上开关灯泡就能亮呢*生:合上开关后,电从电池流出,经过导线、开关通过灯泡,形成了闭合回路。(课件显示…  相似文献   

12.
《电磁铁》这课以前也教过,这次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理顺了教学思路,思路清楚了,教学效果比以往好得多。基本思路如下: 一、制作电磁铁,发现电磁铁有磁性 以往教学中,把电磁铁的制作讲得很详细,特别是在绕线的方向上要求一致,这样反而不好。这次事先用粗导线做了大家都能看得清怎么绕的电磁铁,只要求一圈挨一圈绕平。观察学生绕的情况,正向绕的和反向绕的,人数大致相当,这也正好符合我的想法:有正绕的,反绕的,就会出现电池的极性相同,铁钉的部位相同,而电磁铁呈现的极性不同的情况,正好从速一矛盾引入研究电磁铁的极性。 学生做好了电磁铁,接通电源,顺利地发现了一节电池、一个线圈绕在铁芯上,通电就有了磁性。我就问:大家说说,这个东西同我们知道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自然第6册第8课电磁铁实验教学中,铁钉尽管经火烧处理过,但反复实验后,余磁亦难消失。我教给学生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即:将要消磁的铁钉与磁铁的南北极轻轻接触,即刻消磁,特别是利用蹄形磁铁的内侧南北极相互接触效果最好。电磁铁余磁消磁简法@王士龙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学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学具,使之真正达到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他们的能力的效果呢?一、课前发放有序每所学校在学期初时都会给学生发放数学学具袋,像这样过早发到学生手中,等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学具就会丢失或找不着了。  相似文献   

15.
在教《电磁铁》一课时,多数教师都能指导学生自制一个条形电磁铁,但很少有人指导学生自制一个马蹄形电磁铁。下面介绍一种马蹄形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 ●一根U形铁棒或一根细长的铁棒 ●有绝缘外皮的铜电线两根(一长一短) ●一节干电池 ●一个电键 ●一些铁屑或小铁钉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总是对具体的、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科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在探究活动中,学具不但创设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情境,而且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一、学具,让学生成知识的发现者案例1:这是《水的浮力》教学中的一个镜头:课前,教师为每组准备了钩码、玻璃珠、铁钉、泡沫、塑料盒、木板、纸张、橡皮泥、气球等材料,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体放入水中…  相似文献   

17.
11电磁铁(一)一、实验制作题。1.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2.接通电流,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3.切断电流,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实验说明,电磁铁通电时___________,切断电流后___________。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打“!”或“×”)1.制作电磁铁时,随便怎么绕线圈都行。()2.电磁铁切断电源后仍然保持磁性。()3.电磁铁有两个磁极,它的磁极是不会改变的。()三、简答题。电磁铁的两极可以改变吗?用什么方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12电磁铁(二)一、填空题。1.电磁铁是根据电流可产生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  相似文献   

18.
我办公桌的一个抽屉内,存放着一些“破烂”之物,看上去似乎没有一件成器的,但我美其名曰“百宝箱”,因为它在我的自然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 由于条件有限,学校里有的仪器数量不足,为了能让全体学生动手试验,我把“废品”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制成实验仪器。如用铁钉、导线制成电磁铁;用青霉素瓶和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总想弄个明白,又喜欢自己动手摆弄。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动脑的效果。例如在讲《电磁铁》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电池、导线、大头钉,上课时教师,把要求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他们分组实验,并进行比赛,鼓励学生看谁做的电磁铁吸引力大,学生分组来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2.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3.能设计并动手进行电磁铁实验。4.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同学合作。教具准备小电机、电池、电池座、导线、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电磁铁1.谈话: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试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