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初,人民日报、新华社及首都多家媒体,都以显著的版面,报道了雪域高原上以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6月7日在头版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刊登文章《奉献者的给予与获得》,热情地赞扬了这位非凡的共产党员的事迹和品格。王顺友“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靠双脚跋涉26万公里的山路,相当于绕地球6圈多”。他是凭怎样一颗心,做出如此伟大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索玛花儿一点点在心中绽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记者,我真实地走进了王顺友马班邮路上的生活,我真实地领悟了高原上被人们称为“圣洁之花”——索玛花儿如诗如歌的内涵。[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这是王顺友无数山歌中的一首,邮路成为他心中一道神圣的使命。既然他深爱着自己大山连大山的故乡,既然他牵挂着山里的乡亲们,既然他崇敬着像太阳一般照耀着大山的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既然他生在中国邮政史上马班邮路的‘绝唱’之年,那就上路吧!一个心怀使命的人,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访先进人物时,常被感动得热泪长流。在陕西铜川,面对记录惠家沟村党支部原书记郭秀明葬礼的录相,张严平看到深夜,哭到深夜。在四川凉山采访乡邮递员王顺友时,为了体验马班邮路之险,张严平坚持骑马走  相似文献   

5.
当我得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心中有深深地感恩,感恩生活,感恩记者这一职业,感恩那每一颗相通的心灵.同时,我特别地感恩那位在大山里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走了20年、现在依然在邮路上继续走着的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相似文献   

6.
当我得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心中有深深的感恩,感恩生活,感恩记者这一职业,感恩那每一颗相通的心灵。同时,我特别地感恩那位在大山里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走了20年、现在依然在邮路上继续走着的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第一眼见到  相似文献   

7.
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四川木里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是我们身边的人物.他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各大媒体“全面开花”,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国人纷纷为之感动。特别是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写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被全国120多家报纸刊用.新华网、央视国际网、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相继转载。  相似文献   

8.
在雪城高原上,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靠双脚跋涉26万公里的山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圈多。乡邮员王顺发的事迹感人至深。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一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工作,王顺发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丈量着工作的艰辛和快乐,诠释着奉献者的给予与获得,展示一个  相似文献   

9.
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四川木里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是我们身边的人物.他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各大媒体“全面开花”,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国人纷纷为之感动。特别是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写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被全国120多家报纸刊用.新华网、央视国际网、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相继转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搞了20年评论。1980年,中央电台成立评论组我是组长.后来变成评论部.我是主任,到2000年退休整好20年。台里要求每个评论员每个月至少写3篇.有时候还超额,20年算下来,我写了700多篇.同时对评论做了一些研究。下面我从创优的角度讲讲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1.
张宪 《今传媒》2005,(8):55-56
王顺友,川西南大山里的一位普通的乡邮员,他带着驮满邮件的骡子在深山老林里一走就是20年,行程26万多公里。“搞好邮政服务,把党的声音和邮件送到深山中的乡亲们手中”——这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一次次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和凶猛的野兽。从6月3日开始,中央各主要媒体对王顺友感人的  相似文献   

12.
姜可雨 《新闻前哨》2006,(10):25-26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评委对王顺友的一段评语。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2005年6月2日播发的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通讯精品。在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它能独领风骚,荣获最高奖一等奖,是作者践行“三贴近”,同采访对象一起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后结出的丰硕成果。这篇带着高原风雪、山乡泥土,清香扑鼻而来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佳作,让人读后无不为文中主人公的先进事迹所动容,文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和高尚情怀,将鼓舞着受众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它带给人们的记忆和思索将会是美好而长久的。从写作上来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协助第一把手抓总”的第二把手,我在《太原日报社》副总编岗位上,也就能和市委领导有比较多的接触。在这8年的工作中,我经历了王建功、王茂林、孙英三位市委书记。有人把机关报总编和市委书记打交道视为“畏途”,1984年元月,我就开始跋涉在这“畏途”上……  相似文献   

15.
写新闻首先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编辑和通讯员需要格外下苦功才能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作时往往不是按照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来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最有吸引力之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导语),使新闻的主题通过导语最先突出地表达出来。这就如同演员出场一样,穿戴打扮、表情身段、一个亮相,能否把观众吸引住,并引来一片喝彩声,这可是相当不易的,写好新闻导语也如是。什么是新闻导语?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学问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初秋,我们策划了“战地式”跟踪报道《史光权南下卖猪记》:派两名记跟随一个卖猪农民.行程3000多公里,现场采写“卖猪新闻”。这在宜昌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新闻策划“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大读的空前关注和对新闻活动的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2005年6月2日播发的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通讯精品。在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它能独领风骚,荣获最高奖一等奖,是作者践行“三贴近”,同采访对象一起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后结出的丰硕成果。这篇带着高原风雪、山乡泥土,清香扑鼻  相似文献   

18.
实录性新闻最先是由穆青提出的.在1989年11月,穆青在其文章《多写实录性新闻》中提倡大家要多写实录性新闻。可是。穆青为什么要提出多写实录性新闻?穆青提出的实录性新闻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狠刹长风     
问:听说你在’97全国新闻学术年会上对一些人刮长风颇有微辞,谈谈好吗?答:我在会上说过:“今天有些作者全面超过先贤先哲的,就是会写洋洋数万言的大文章,其他方面却矮得多。”这话说得挖苦了些,但长风太盛却是事实。荆柯,司马迁写了3000多字,今人写了40集,情节倒是“丰满”了。可看完得40小时。古人写列传多为千字文,今人动辄一两万,好像铁了心不让人看。这几年,报刊纷纷扩版,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版面多了之后,或稿源不足,或编选不精,因而使长风又起,常常见到半版整版的大块头霸占着版面,使人望而生畏。这些长…  相似文献   

20.
刘畅 《记者摇篮》2005,(9):46-47
作者送来两篇稿子,一篇“大”的。一篇“小”的,编者留下了这篇“小”的,“忍痛”把那篇“大”的退了回去——提了修改意见,请作者重新写来。很显然,编者退稿之所以“忍痛”,是深感作者为了那篇洋洋几千字的“大”稿肯定费了不少心血——为作者的“吃力”而“痛”。但在编者看来,写这样的“大”稿虽“吃力”却“不讨好”,原因是编者认为它有些“言之无物”。相比之下,这篇《提倡写“羊尾巴”新闻》的“一得”,却很新颖实在,绝无“无病呻吟”之嫌,读来有些味道。由此看来,写论文虽不是“纪实”,但要求文章“实在”却是“通例”。我们在本刊改版时特意设了一个“编采一得”的栏目。就是想让编辑记者把在新闻实践中的“一得”记下来,从实践的“一得”中悟出“多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