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丁平财 《物理教师》2005,26(5):34-34
奥斯特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即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经过 1 0年的研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即电磁感应现象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地球本身也会在附近的空间产生磁场 ,叫地磁场 .地磁场的分布大致上就像一个条形磁铁外面的磁场 ,在地球两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 (6~ 7)×1 0 - 5T ,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 .利用微弱的地磁场使通电导体产生安培力 ,或使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 ,是学生们极为感兴趣的事 ,为此物理教材也设置有这样的习题 ,如 :通电长直导线在地球赤道正上方所受安培力和绳系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使…  相似文献   

2.
奥斯特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经过十年的研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高二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地球本身会在附近的空间产生磁场,叫地磁场(如图1所示)。地磁场的分布大致就像一个条形磁铁外面的磁场,在地球两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约为5×10~(-5)T,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利用微弱的地磁场使通电导体产生安培力,或使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是学生们极为感兴趣的事,为此物理教材也设置有这样的习题。如,通电长直导线在地球赤道正上方所受安培力和绳系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使缆绳两端产生端电压等。  相似文献   

3.
“磁场”一章主要是研究磁场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是安培力、洛仑兹力.复习线索首先是复习磁场的性质,主要研究由永久磁体、通电导线、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使学生值得磁现象的电本质,能运用磁感强度和磁场线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磁场的方向,能运用安培定则判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然后复习磁场对通电直导线和运动电荷的作用,最后研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是电磁场部分的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对磁场力的性质的深入研究,它的研究架起了力学和电磁学联系的桥梁.弄清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方向的空间关系是该节难点.因此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归纳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它还能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左手定则阐述的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左手定则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学生在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左手定则时存在探究目标不清晰、探究内容不具体、探究规律不自然、受力物体不明确的"四不"现象.为此,应使学生明确左手定则探究的"四是四不是".  相似文献   

6.
孙顺洪 《物理教师》2002,23(6):29-29,31
在“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 ,演示实验应有两个 :“实验表明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 ,所受的安培力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实验发现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也越大 .”前一个实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没有提供相应的办法 .后一个实验 ,新教材中改进了旧教材的实验 ,但保留了“…  相似文献   

7.
直流电动机模型是安培力应用的一个实例,学习后学生知道了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定子,产生磁场;转子,含能在磁场中转动的线圈;换向器,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使通电线圈能够持续转动;直流电源,提供电能.它的基本原理是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规律.从电动机的发明过程可以理解到,要使物理的原理转变成技术应用,技术设计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一、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安培定则有针对直线电流的、环形电流的和通电螺线管的.安培定则反映的是电流和它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左手定则是判断电流所受安培力方向和带电运动粒子所受洛仑兹力方向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不能定量分析。不能分析安培力与电流、长度的关系,学生只能得到感性认识。许多同仁设计的定量分析实验,也都存在着实验误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流与磁场之间的特殊关系,在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当中,经常会用到左手或右手来判定安培力或感应电流的方向,何时使用左手?何时使用右手?课本上是这么说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  相似文献   

12.
一、地磁场的起源说 1.根据安培假设的思想,认为磁场是由于运动电荷产生的,这种思想如果对于地磁场也适用,而目前在地球上并没有发现相对于地球定向移动的电荷,地球应该( ).  相似文献   

13.
一、地磁场的起源说 1.根据安培假设的思想,认为磁场是由于运动电荷产生的,这种思想如果对于地磁场也适用,而目前在地球上并没有发现相对于地球定向移动的电荷,地球应该( ).  相似文献   

14.
一、平衡状态问题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到安培力,即F= BILsinθ;运动电荷在磁场受到洛仑兹力,即f= Bqvsinθ.若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力  相似文献   

15.
左手定则亦称“电动机定则”,它是确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定则。其方法是: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设想将左手放入磁场中,使磁力线垂直地进入手心,其余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右手定则亦称“发电机定则”,确定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都和手掌在同一平面内。假想将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力线垂直地从手心进入,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这时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生电流的方向。如图2所示.由于电流与磁场之间的特殊关系,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问题时,经常会用到左手或右手来判定安培力或感应电流的方向,何时使用左手?何时使用右手?课本上是这么说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我们常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的方向。为了便于记忆,大多数老师在讲解时都会总结一些规律,学生若真正明白了其本质,一定会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6.
洛仑兹力和安培力是电磁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就是洛仑兹力,电荷的定向运动就会形成电流,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就是安培力。那么洛仑兹力和安培力之间就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课中 ,如何让学生对决定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几个要素有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关键在于做好演示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把影响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要素 :磁感强度B、通电导线的电流I和导线的长度L一一演示出来给学生观察 ,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安培力和和左手定则的理解。但在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中 ,如果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演示 ,我们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灵敏度不够 ,用单根导线和单个蹄形磁体 ,由于其安培力较小 ,同时加上悬挂导线的金属丝的柔软程度不够 ,如果要导线…  相似文献   

18.
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产生,通电导体受到安培力作用,安培力对导体做功,有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如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即放出焦耳热,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洛伦兹力是怎样表现为安培力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为安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为洛伦兹力,由于导线中的电流是有大量自由电子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一端是小磁针的____极;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理的_____极附近出发,回到地理的______极附近.2.如图1所示,当位于通电导线正上方的小磁针N极向纸外偏转,S极向纸内偏转时.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指向_________.实验说明______.3.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4.发电机是利用______现象制成的,它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5·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有关.6.图2中当开关S闭合后,小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