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报业的快速发展,地市晚报在省级晚报、都市报、行业报的挤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日子越过越艰难。为此,笔者所在的地市级晚报《天中晚报》及时调整办报思路,于2006年1月创办了一份以新闻文摘为主打内容的、精致的、雅俗共赏的、男女都爱读的文摘类周刊——《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创刊伊始,《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就积极实施文摘类周刊“新闻化”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天中晚报》是一张创刊于2000年的地市级晚报,创刊仅七年,就在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蝉联河南省十佳报纸,其广告、发行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本文试对《天中晚报》的管理体制、新闻思想和经营思路作一浅析,对中国地市晚报选择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报刊林林总总,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地市级晚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赢得市民的喜爱,力求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本文试图就市民喜爱的晚报的定位、标准和要素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批生活类的报纸伴随着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尤其是一批地市级党报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更好地贴近生活和读者.实现“三贴近”的原则,不断提高报纸的竞争力.纷纷办起晚报或都市报。这无疑给党报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近年新创办的地市级晚报中,由于它一诞生就处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方办晚报更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其生存发展的条件更为不利,致使不少起步中的晚报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完全没有实现创办之初所设计的目标。有的艰难前行.有的勉强维持,有的甚至要靠党报养着。因此.如何提高地市级晚报的影响力是这些报纸走出困境.实现尽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5.
地市级晚报在当地影响程度大与小,它与媒体能否正确地开展好监督批评报道有很大的关系。如何紧紧围绕普通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实施和谐、理性的舆论监督,切实为百姓解决好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使和谐、理性的舆论监督真正成为地市级晚报读者的看点。《牡丹晚报》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在省级都市报和广播电视网络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地市级晚报,要在事业上有大的发展,必须在办报理念、采编手段、报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而加速提升地市报人的整体素质,营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报业人才队伍,则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而现在大多数地市晚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晚报事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地市级晚报就广泛性而言,没有国家级、省级大报的优势,但地市级晚报及时反馈市民生活、引起众多市民关注的“轻骑兵”作用,却是省级以上大报所不及的。抓好“热点”、“焦点”、“难点”这“三点”问题报道,深入反映市民生活,是提高地市级晚报影响力,夯实晚报阵地的关键,是晚报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报纸,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同仁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在本期“姑苏晚报杯”征文里刊登的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扬州晚报》、《宜春晚报》和《莆田晚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地市级晚报是都市类报纸,属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市场报”,办报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必须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效益,报纸办得再好,也没有办下去的可能。随着报业经营市场化的深入,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大面积转移、延伸和扩散、地市级晚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地市级晚报如何经营?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晚报之间发展却极不平衡。有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集团或母报的负担。细究起来,虽然当地的经济土壤肥沃与否是根本原因,但整体办报资源、实力和观念与体制受限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使地市晚报获得新的发展。四川省《泸州晚报》自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泸州晚报》筹备之时,我由《泸州日报》调入《泸州晚报》并工作了一年多,对如何办好地市级晚报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样,我国的报业市场也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喜人局面。晚报,作为改革开放时代诞生和快速发展的一种报纸,也呈现出强劲的持续的发展势头。纵观全面晚报,地市级晚报的数量,已占全国晚报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思考和探讨地市级晚报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包括晚报、晨报、午报在内的都市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就更加激烈。这激烈竞争的浪潮对地市级晚报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市级晚报如何面对已经在当地站稳脚根的省城数家都市报、晚报和毗邻大城市的晨报、晚报的挑战,正确地给自己的晚报定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几家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了地市级晚报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林 《传媒观察》2008,(1):35-36
目前,地市级晚报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既面临省级或者省会城市晚报、都市报的大兵压境,又面临本地各种媒体的相互竞争。以《淮海晚报》为例,《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报纸在淮安掀起从发行到广告、新闻的全面竞争,他们在人力、财力方面具有地市级报纸无可比拟的优势;本地的《淮安日报》是市委机关报,电视、网络又具有传播手段上的优势。怎么办?笔者认为只有一条路: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发展与竞争的激烈环境中,地市晚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报业市场无情的摔打和洗礼中,一部分地市级晚报能及时进行战略的调整,以适应竞争和挑战,在办报与经营上实现了协调健康发展,成为当地具备报纸品牌影响力和经营活力的主流媒体。但仍有少数地市级晚报由于在办报和经营上观念陈旧,思路模糊,方法落后,出现两难问题,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挑战,在艰难中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5.
在都市类晚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晚报尤其是地市级都市类晚报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地市级晚报立足本土,做足做活地方新闻,尽最大努力避免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张地市级晚报,它的报道内容应该涉及整个地市级范围,它的阅读群也同样涉及市本级及所属的县、市、区。由于地市级晚报创办时宣传报道的重点大都以市本级为主,因此它的阅读群在市本级,影响力也局限在市本级。但作为一家媒体,影响力涉及到哪里,它的广告效应也会出现在那里,所以,以广告经营为主要资本的媒体,必然要寻求新的突破,地市级晚报的突破点就在下面的县、  相似文献   

17.
地方时政要闻,顾名思义就是地市级媒体所在地的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主要是指报纸所在地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地市级"两会"、市委全委会等各种会议,以及所在地重要领导出席的各种活动。当前,地市级晚报对时政要闻的处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数目庞大的地市级晚报何去何从成为新闻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地市级晚报相对于省级报纸、全国性报纸来说,存在诸多的劣势,但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报纸,却也有着不容抹杀的优势。这就是在本土新闻资源和本土文化的挖掘、建设上的天然贴近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李彬 《青年记者》2002,(6):33-33
体育报道作为晚报的重要支柱,在当今日趋激烈的报业媒体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市级晚报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许多重要的体育赛事的报道中缺乏竞争力,只有在“地方特色”上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在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魏文欢 《新闻窗》2006,(5):73-74
《兰州晚报》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西部省城兰州市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民中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但目前该报在西北地区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也暴露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以《兰州晚报》为例,对其现状及问题做一分析,以探讨西部省会城市晚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