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移动终端的上网速度大幅提高,网民凭借便捷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示着其影响力.在网络事件的参与上,网民参与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众网友对于舆论的参与热情近乎狂热. 然而,网络在拓宽普通群众发声渠道的同时,谩骂、人肉搜索等非理性行为也频频发生.网络媒体对网民的非理性行为近乎毫无约束,这常使非理性的舆论盖过理性的声音,造成网络事件舆论极端化.长此以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会下降,网民也会逐渐丧失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在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净化网络环境.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氛围.回顾互联网10年发展历程.网站具有媒体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从媒体特性看,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在超越传统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超过9400万.网民的比例很高.在大城市中已经达到40%.国民对互联网的依赖远胜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形成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网民积极大胆的发表意见,带有严重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其原因是群体压力下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位,社会生活的娱乐化倾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表达: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网络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网民...  相似文献   

4.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网络媒体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具体方式包括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开通民意传递通道,获取网民的关注点,并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让各种媒体的议题设置,相互呼应、补充加强;设置一些地区性议题,使之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球性议题。  相似文献   

5.
李娜 《今传媒》2011,(8):50-51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中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使网民能长期关注某一特定的网络媒体、某一网络事件则成为媒体人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网民心理、网络媒体自身特点以及网络事件的研究,防止在网络上出现"热舆论"冷化和"舆论倒伐"现象的出现,从而促进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激增,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舆论形态。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正是由于网络媒体与突发事件时效性的契合,加之网络媒体信息的交互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渐强大,甚至改变了政府等...  相似文献   

7.
吕静 《青年记者》2012,(12):37-38
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是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新兴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地、双向地传播.正因此,网络媒体也成了强制性传播的"理想"场所.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对于互联网最反感的问题主要是网络病毒、网络恶意软件、网络广告、网络垃圾邮件等.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们最反感的网络内容,多数属于强制性传播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徐勇 《网络传播》2009,(9):38-3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的剧增,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由于网络媒体快速性、延展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得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投射”到网上,很容易在网上集中爆发,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很快就会造成舆论危机事件。正确运用危机管理原理和机制,及时预防和处理网路舆论危机,对于提高政府或其他组织网络舆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在现代执政中的作用,也提出了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创新引导网络舆论、不断提高执政水平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形态,是网民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这个规律,实现"立体化"引导,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生态是指以网络各类媒介为载体。传播各种信息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为广大网民营造了一个几乎不受约束的网络舆论环境。“人人都有麦克风”,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布者。广大网民可以平等、自由、公开地参与到网络舆论当中。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公众带来新的生活体验.然而,网络技术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网络媒体的管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网民的道德水平仍显落后.通过探讨如何提升网络媒体管理水平,使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助力.  相似文献   

14.
新论速览     
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言论要"三求"沈伟在2008年第7期《传媒观察》上撰文说,近年来,网络言论在互联网上呈蓬勃兴起的态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和渠道;成为各种诉求、观点的集散地。对互联网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上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是主流网络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加强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方面的引导作用要从"三求"入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是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新兴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地、双向地传播。正因此,网络媒体也成了强制性传播的“理想”场所。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对于互联网最反感的问题主要是网络病毒、网络恶意软件、网络广告、网络垃圾邮件等。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们最反感的网络内容,多数属于强制性传播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媒介生态视野下报网互动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及网民的特征,探讨加强网络舆论正确引导的特殊性、可行性和对策,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全面优化为例,提出报网互动模式建构媒介生态平衡,实现报纸和网络两大媒体互动双赢的局面;报网互动是一项长效的机制,只有从源头上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舆论环境,从而实现媒介生态的平衡,提高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论速览     
全媒体时代网民四大诉求王通文在2011年第8期《网络传播》撰文说,网络媒体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网民在网络社会表达愿望或诉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平台和渠道。由于网民所属群体不同、地位不同和经历不同,他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角度也必然不同,我们可以把网民的愿望或利益诉求,即想借助网络媒体形式实现的目的分为以下几大类:1.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这类网民诉求占有很大比例,主要表现为通过施加影响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问题。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而且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空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正逐渐成为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的网络舆论就是指,众多网民以互联网为载体对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某些现象、问题所表达出来的倾向性相对一致的信念、愿望、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新媒体对社会时事热点发表意见,数量上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舆论“龙卷风”的出现.本文以“颐和酒店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及传播的重要特征,思考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20.
住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表达和诉求的主要平台,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成为社会管理最最要的工作之,而政务微博是当前政府与网民良性沟通、引导舆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