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就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梁寒 《儿童音乐》2013,(12):47-49
音乐课程改革以来,面对从结构到体制都全新的新课标,音乐教师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仅仅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通过对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培养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对美的评价能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审美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郑惠 《教育》2013,(9):56
美的教育,就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一个个音乐家,也不是要让学生学会几种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并创造音乐,进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成为一个全面  相似文献   

5.
梁晓明 《广西教育》2008,(19):85-85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师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是以音乐构成的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和审美教育的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更应该有明确认识,农村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新形势下老师角色的转换;二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三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四是如何做好一名导演。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下教育的不断进步促使着当今学生的综合发展,对初中学生而言,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对于初中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老师们在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针对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教育。为此,小学音乐课必须发挥音乐“情感艺术”的特点。让美的乳汁哺育孩子们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积累了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主体,在美育中承担着更多、更直接的责任。作为音乐教育的执行者,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本文从人的审美认知结构入手,论述音乐教师应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文化底蕴等几方面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和技巧是体现美的色彩,要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音乐的美,把自己的情感和音乐的美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创造美的实践中受到音乐启迪,获得审美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将审美教育作为中心,在音乐教学中借助音乐具有的美感去感染学生,用音乐中饱含的情感去陶冶学生,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并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期间,老师应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体会、感知与展现音乐中所饱含的情感。唯有如此,才会让学生逐步喜欢上音乐,进而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培养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理论传授,而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一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学会演唱歌曲,而且要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缓解繁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具有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贯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激发爱好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采用了富有情趣的多媒体音乐游戏、音乐幽默、音乐谜语、音乐小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审美教育.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郁 《中学生电脑》2011,(4):67-67,69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是艺术教育的根本方式,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音乐教育的成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使其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作为审美基础教育的前提或“基础的基础”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有着丰富细致的内容以及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因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难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学习并深入研究。音乐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善以往教育方式的不足。为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本文将主要围绕着音乐游戏的作用和实践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向"专业化",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然而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性不够重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介绍高职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得到重视,使其在高职音乐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