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国国名的提出与确定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多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来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21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新中国名称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民主人士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期间,董必武就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作了如下说明:“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两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要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到新中国的名称问题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期间,董必武就主张采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国名提出者——张奚若 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著名爱国人士张奚若先生曾于同年6月提出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相似文献   

4.
博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1949年6月15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首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在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中,无党派民主人士张奚若先生提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意见博得与会代表的赞同。 之后,董必武在《关于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问题作了说明。他说:“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人、农  相似文献   

5.
自1953年以来.我国政治界、学术界以及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后我国即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50多年来.中学各种版本的中国近现代史教科书均这样立论.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81页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孔庆东 《高中生》2009,(21):41-41
中日两国在翻译外国国名的时候,都喜欢用汉字标志,在表音的同时,也表一点意。这就造成了每个国名都会给读者一种"望文生义"的先入之感。不过,由于中日两国并未事先商量,所以翻译成的汉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闯关     
王宝琪 《课外生活》2010,(5):36-37,31
1 智猜国名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有十个太阳十个月亮,你一定会说不可能。请且慢下结论。该国有“羊”,是牧业国吗?不是。有“鱼”,是渔业国吗?也不是。那是什么国家呢?就是让你来猜呀!  相似文献   

8.
马其顿共和国在1991年独立后,与希腊之间出现了马其顿国名争端。为此,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希腊强烈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作为国名,并以此为由阻止国际社会承认“马其顿共和国”的名称。两国在围绕谁才有权自我认同为“马其顿”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双方都想独享古马其顿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越南我国旧称安南。“越南”一词,系其自称,以其疆土居志代百越之南而得名。老挝亦译家国。我国古书上称“南掌”。该国主要居民是老挝族,国名由此而来。柬埔寨汉称扶南,隋称真腊,唐称白蔑,元称甘掌智或做浦只,明万历后称柬埔寨。因高棉人占全国人口的80%,通称高棉。李国旧称逞罗,1949年改称泰国,按泰国国名原意为“傣族人的国家”。迟罗原是“遣”与“罗外”二古国名组合而来。缅甸古称掸国,宋时称缅甸。因与中国相距遥远,道路阻隔,故称“缅”,即遥远之国之意,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合称缅甸,即遥远的谷地…  相似文献   

10.
春秋初期的古申伯国,史志上多有争议,主要是南阳说和信阳说两家。诸多现行工具书和高等院校史学专业部分教材,在谈到古申伯国时多以南阳说为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著,一九三三年再版本)“申”字条释文是:“申,周国名,姜姓,伯夷之后,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本)“申”字条的释文则是:“申,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年为楚文王所灭。”《中国古代史教学地图集》所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中央电大通用教材,北大编)“申”字条目的后面对照是:“申(国,西周,春秋),今河南南阳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写到“楚灭申”时,括号内的标注是:河南南阳县。  相似文献   

11.
我问我答     
问:新加坡包括新加坡岛和附近的50多个岛屿,扼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你知道它的国名含义吗?答:新加坡国名源于新加坡岛的形状。因其岛的形状像个狮子,故以其命名。在马来语中,“新加”是“狮子”之意,“坡”是“岛”的意思,“新加坡”象征着强大有力。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岛上的土著居民中有一个狮子族,现在的国名就是由其转化而来的。问: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你知道“缅甸”什么意思吗?答:缅甸的国名源于梵文,意为“坚强、勇敢”。问:澳大利亚联邦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美称。请问…  相似文献   

12.
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国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全称、简称、"全称+国"、"简称+国"四种,每种之下又有一些特殊的次类。在构词上,"单音节国名+国"形式的使用范围很广,同时也大量存在着"多音节国名+国"形式。在用法上,单音节国名可以和多音节国名并列出现,而且国名的四种表达方式可以混用。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汉语的明晰性原则占有重要地位,与现代汉语中韵律原则更为优先形成鲜明对比。二者的转移说明了两个时期的汉语在单双音节选择使用上的异同以及汉语双音化的发展历程,更能揭示出汉语结构形成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本部与湖南人民出版社、中语会联合举办“湖南人民出版社杯.发现中国”大型征文活动,欢迎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征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试说《教师法》中的法律责任闵敢1.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我国《宪法》第37、38条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民的人要自庄不受侵犯”、“中华人民风和国公民的人格有严不受侵犯。禁止用日间方话刘公民进方通后、诽语和...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国庆期间,一部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取得了口碑与票房双赢的佳绩。该影片既饱含着砥砺使命、颂扬奋斗的家国情怀,又交织着扣人心弦、恢宏大气的故事情节。它以时间顺序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每个事件既立足“小的我”,又彰显“大的国”,用“和”字将个人梦与国家梦“一刻也不可分割”的关系充分体现出来,为这个喜庆的节日送上了一道华美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16.
华夏宗族中的“昭、穆”之名称,源自殷商时期的召方和目方二方国名,此二方国当时具有通婚关系,至西周演化为宗法中的昭、穆之制,为夏夷文化融会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基础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英双方研究者通过对两国基础教育及学校管理的个案研究与比较 ,用跨文化视角考察分析中英两国基础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两国研究者认为 ,中英两国基础教育办学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 ;在“科学”与“民主”这一对矛盾性很强的管理概念中 ,两国学校的实践既有显著的不同 ,又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 ;两国的课堂教学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 ,都在困惑中向另一个极端探求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国教育法》从199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历尽艰辛的教育事业终于踏上了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对于确保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丈比、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条法规明确了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事…  相似文献   

19.
1.关于新中国“建国第一年”的外交。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说:“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的17国建立外交关系。”注解①说:“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共有25个国家承认新中国。”学生对这两句话常常理解不到位或有误,不少同学认为建国第一年指的是1949年,而对“与17国建交”和“有25国承认新中国”这两个概念不能正确区分。实际上,建国的第一年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1950年国庆这段时间,在这一年里,以苏联为首的17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另外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共有25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不能选择民主个人主义陈瑛这些年来,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新中国建立前夕那场围绕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斗争,也忘记了艾奇逊对于中国“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的“殷切期望”,然而,怀念、羡慕,甚至景仰“民主个人主义”的情绪,却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