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万宏辉 《高中生》2014,(8):61-61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们把"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比喻为阅读理解的三种境界,贴切而形象地说明了阅读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三种境界,读书才会深入到位。本人认为小学生习作也有三种境界,即"想写"会写"乐写"。  相似文献   

3.
人们把“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比喻为阅读理解的三种境界,贴切而形象地说明了阅读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三种境界,读书才会深入到位。本人认为小学生习作也有三种境界,即“想写”“会写”“乐写”,分别是“物境”“理境”“情境”。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境界     
读书没有止境,但读书确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我认为,读书也有三种境界。现在不妨来一点“效颦”,也用王国维先生的办法,借用几句现成的古诗来表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第一境界也。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位老渔翁不怕寒冷,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划着小船在江上垂钓。读书与此情境颇为相似。读书,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夏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夜晚,在书房里,伏案读书,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  相似文献   

5.
听作家讲故事,其实就是阅读作家写的书了。而读书有三种境界,一曰为功利的读书,二曰为事业的读书,三曰为人生的读书。  相似文献   

6.
汉代哲学家王充曾说过: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读书的三个境界。去年11月,我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执教的是《艾滋病小斗士》。在磨课过程中,我对教材的解读,戏剧性地经历了类似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7.
陈桂平 《成才之路》2009,(33):62-62
人们曾把读书求知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三种境界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密切的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获取新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也应该使学生渐次走这三步:知之·好之·乐之。  相似文献   

8.
"三日不读,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三天不读书,就会说话无趣,表情呆板.古往今来,中外思想者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每一部都透露出聪明与灵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些闪光的智慧,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边实践、边读书的感悟中来.由此可见,在课外阅读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就能"爱读书、会读书、能读书",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意阅读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味道     
付晓玲 《山东教育》2012,(29):54-5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为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乐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读书求学问的态度能以求学为快乐才是高境界,兴趣即为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知、好、乐"实乃学习的三境界。读书是否也有味道呢?读书成习,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三重境界常被用之于形容读书做学问的程度,即评价学术研究之过程。但评价学术研究之结果,则应是另外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乃求真,代表的是科学性;第二重境界乃求善,代表的是人文性;第三重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期我们为大家选编了两篇谈读书的文章。《读书有秘诀吗》给读书茫然者指点迷津,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断想》则引领朋友们进入一种读书的境界,让我们“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相似文献   

12.
清人张潮有一番谈读书的高论。他以观赏月亮为喻,道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原话是这样的:“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把读书和望月扯在一起,其中道理粗看似乎难于明白。但细想一下他所说的三种境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境界     
据说读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看书,第二种境界为抄书,第三种境界为背书,三种境界中以最后一种为佳,这也就是我们惯常说的看一遍不如抄一遍,抄一遍不如背一遍。但也有些书是只适合看的,如果抄或者背一本很普通的读物,也就像用一块肥猪肉炼油,炼一遍油脂里的油便已出尽,如果再炼,熬出来的便不再是油了,而是一股难闻的糊味。有些书,却是值得去抄和背的,譬如好书。一本好书,假如仅仅看看,未免可惜了些,以看的方式读书,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面对一处稀有的富矿,你却只拣表层  相似文献   

14.
时尚扫描     
教师成长须读书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顾准读书研究希腊城邦式民主,试图解开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  相似文献   

16.
王新  朱翠杰 《山东教育》2012,(Z5):105-106
清心斋先生曾将读书分为三种境界,借用这个论点,我也将我从事班级管理的经历分为三个境界,与大家交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是第一种境界。我的班级管理亦是如此。初为人师,接手班级管理,面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往往束手无策。今天或被级部主任叫去,批评班内某某同学怎样违犯学校规定,影响甚坏等等;明天或有任课教师与你交谈,说  相似文献   

17.
王勇强 《考试周刊》2013,(39):45-4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读书破万卷,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话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读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