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现代女作家萧红与梅娘的作品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立于文坛.二人都立足于自身的生存体验,从女性生存状态、情感心理等层面观照北方女性,抨击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并剖析女性自身.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不同,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扫描中国现当代文坛,一批具有一定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关注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发展,而男性作家则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张扬着男权意识。在男权意识已成为男性作家一种集体无意识写作时,剧作家张弦则以一颗饱含怜爱敬重之心为大众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在本文中,笔者以张弦的人生历程为纵轴,以不同阶段塑造的人物形象为横轴,在全面了解女性形象内涵与意味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出张弦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与弘扬,进而深入了解张弦的思想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刘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09-110,113
霍桑通过揭示主人公海丝特所处的清教男权社会“边缘”地位,深刻地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极为普遍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海丝特的人生逆境坚强抗争与男主人公对命运无奈进行对比,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社会总是以女性作“客体”的观念,在自己想象中建构的“红字”世界里替海丝特赢取了一个“主体”地位,正是通过海丝特这样一位女性人物的塑造,让人们认识了解到了作者内心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曹雪芹笔下最具诗意且悲剧气息浓厚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短暂的一生中表现出了新奇而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女性主义这一视角反观来看,她的女性独立自省意识对她的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封建男权为核心的社会掀起了女性主体觉醒的波澜。  相似文献   

5.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从表面上看 ,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 ,但从根本上看 ,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 ,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 ,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 ,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只是初见端倪 ,并未形成格局。所以 ,从审美死亡 ,其实也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看 ,女性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亟待挖掘和建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女性教育已经蓬勃发展,女大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是当代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面对着女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迷茫、女性主体意识的困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男权社会男女不公平竞争等社会现实中,高等女性教育应义不容辞地以“十六大”为发展契机,用“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构建女性教育的新平台,全面推进女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培养女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挖掘人力资源,为女性深层的解放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盛唐论及妇女诗较多的一位诗人,他的妇女诗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但由于诗人未能摆脱传统男权社会文化的桎梏,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不完全是妇女真实情感及生活的再现,而是女性形象在男权意识和思维模式中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作为传统的男权意识的对立物而存在,它是人类文化发展至今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自古以来,中国以男权主义为中心,女性的命运只是在近一百年中才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女性自我的认同、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扬和女性意识觉醒的现代意义三方面的分析来探讨五四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车轶 《华章》2010,(28)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并具有独特的特点.作为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作家,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其小说中生动鲜明的男性、女性形象,对女性真实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描写,直面女性惨淡的人生,自觉从容地叙述女性有声有色的人生故事,揭露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异化,表达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关爱.她在对男权社会进行强烈控诉的同时,也将笔锋直指女性自身弱点,进行批判性自省.从主观的虚化、丑化男性,控诉男权社会,到对女性的自省和对男性的客观审视,铁凝的女性意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世界,是男权肆虐的女性悲情世界。蒲松龄用写实的笔法展示了三百年前现实际遇中女人的生命本相,诠释了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情人生。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痴情郎与负心汉形象解读,从女性的心理、感受入手,注重对男性“痴负”形象与心理结构的分析研究,探究文本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1.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她对妇女生活和命运的关注是独树一帜的,妇女问题始终是她创作的中心题材。作为一个饱受男权社会之苦的女性,萧红的人生体验中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当是她作为女性的那份经验,这一性别角色几乎规约、困扰和影响了萧红的全部生活,同时也规约和影响着她的全部创作。她的绝大部分小说都以女性为主角,其创作中流露出自觉的女权意识。她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权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  相似文献   

12.
介绍《紫颜色》与《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的经历,并针对男权压迫女性的方式以及被男权压迫下女性不同命运的分析,揭示女性必须与男权抗争才能获得自尊自信以及独立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在小说《河柳图》中,以极其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女主人公程锦蓝的人生轨迹。作为传统女性,"男尊女卑"思想和"男权主义"严重地影响着她;"依附人格"和"贞节观"在她的身上沿袭;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也是导致她丧失自我的重要因素。程锦蓝的情感、婚姻悲剧是男权意识的悲剧,是传统婚姻观念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在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女性"占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后期的许多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大江健三郎在后期先后发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人生的亲戚》、《静静的生活》、《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早逝去》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由"对男权社会妥协的地母形象"到"批判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再到"通过批判和反抗男权社会、获得希望的女性形象"的变迁。通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改变,大江健三郎的女性观也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男权意识与女性话语的有机融合 ,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观照女性在特定时期的生存、命运和精神困境 ,且对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解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对男权意识的超越。但由于受到创作主体性别角色和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作家在创作中仍未彻底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  相似文献   

16.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 ,它表现了女性对男权意识的抗争。欧里庇得斯以女性创作的视角突破了男权意识中的女性价值审判 ,突出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同时 ,作者借用美狄亚这一形象 ,表达了对“异化”文明的抗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大致可以归入"女性统治者"一类。她们享有一些特权,可作为女性,她们又是封建男权制度的受害者,失去了女性的价值、经验和意识,同时又对下层女性转嫁自己所受的压迫,造成更多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在一代又一代知识女性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已达到了完全自觉和成熟。本文从其解构传统男权审美规范、塑造女性作为“人”的形象和解构传统性别秩序。抒写女性自我生命体验两方面来深入阐释其女性意识的高扬。  相似文献   

19.
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男权意识与女性知语的有机融合,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观照女性在特定时期的生存、命运和精神困境,且对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解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对男权意识的超越。但由于受到创作主体性别角色和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家在创作中仍未彻底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  相似文献   

20.
明代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为了维护男权统治,笑笑生精心塑造了潘金莲这一妖女形象,并通过她一系列的罪恶行动把女性的丑恶演绎到了极至,最后让其惨死以实现对女性的惩戒和警示,而潘金莲则沦为封建男权意识下的一个淫恶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