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性实践是学生同自己的对话,它把课堂作为学生不断地表现与确认自己身份的场所,把学习效度高位定格于学生在特定场域中达到自我映射、自我反思和自我证明,实现"精神解放"和"文化再造",以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成长。历史概念因其抽象性和规律性,容易使课堂对话流于形式,以存在性实践课程设计理念引领历史概念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学校文化场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场域中作用于教师成长的力量结构包括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家庭力量、同侪力量、学生力量及教师自我,这些不同的力量以不同的文化价值存现或制约着学校文化场域,并存在着多种文化冲突,主要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组织文化与自我文化,规范文化与经验文化等。作为价值主体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正是在这多元文化场域中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以其或规避、或迎合、或整合等各种行为选择,不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价值定位,以求维持或力图改变其在空间的范围和形式,由此才由一名"新手型"教师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甚而"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沙家强 《文教资料》2011,(22):72-73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影视美学"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审美哲学、审美文化和审美心理等方面,对影视艺术内在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解读,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影视美学"学科本身就是用美学的精神来观照电影,深入探究人类的理想和生存的意义是如何在影视中得到表现或实现的,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以"影视美学"来建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重在具体可行的教学实践上,重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唯其如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相似文献   

4.
尝试教学是将学习过程变为尝试成功、建构自我认知结构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的"尝试"是形式,而"教学"是核心,目的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尝试教学法"引入音乐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每当成功出现时就会感到一种精神快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心理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是因为自我认识会增强自尊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可见对成功感加以培养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给予学生以正面的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6.
存在性实践是学生同自己的对话,它把课堂作为学生不断地表现与确认自己身份的场所,把学习效度高位定格于学生在特定场域中达到自我映射、自我反思和自我证明,实现精神解放和文化再造,以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成长。历史概念因其抽象性和规律性,容易使课堂对话流于形式,以存在性实践课程设计理念引领历史概念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所谓班风,即指班级的风气、作风。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思想精神的综合反映。班风外在的表现为班级的形象,内在的表现为班级的一种氛围、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优良的班风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班级中大多数同学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有了这股巨大的教育力量,班级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无往不前、战无不胜的团队精神。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爱学"、"会学"、"主动学"的现代学法。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施"自主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9.
“情景——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就会出现教学上只有小部分学生配合,大部分学生处于"边缘化"的局面。如何促使中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心"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本文讨论了咨询中的学习(数学)失败导致"我不行、我很笨"学业自我评价的这类学生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内在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健全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莱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目前,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依然普遍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刘增杰教授在一次专访中就特别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召唤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回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能对人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式方法肯定有很多,而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情感因素,"以情激趣"。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三是通过有意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来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说明"合作教学"方法应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营造出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或者说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以及整体自尊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张付生 《甘肃教育》2011,(22):78-78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则会视其为一种负担,不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结果则是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进入初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在数学教学中,本人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漫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计划性的教学,不能为了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就跨越性地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在学校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小学是人生的关键时刻,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要等待学生对智慧的觉醒,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等待意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讨论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集中体现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精神和学校价值的折射,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励志教育”的文化理念,以励志教育激发和唤醒学生生命自觉,使学生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我想学生的学习是应该有信念支撑的。当我们把学习成绩作为信念的时候,学校教育的目标就变成让学生通过一层层考试,"一个也不放弃"地提高分数;而当我们进一步把推动人类发展作为信念的时候,那么学校教育就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性向潜能和兴趣能力来研发富有"力量"的课程,而我们的教师就会从一个代言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这也是课堂转型的意义和走向。谁的学校充满富有"力量"的课程,谁就是受学生欢迎的最棒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构建"自主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取知识为前提,以学生进步与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它的提出凸显了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强调要遵循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减轻师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构建"自主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做到:1.放手"让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让学",是指解放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和学习力量,改变多年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学"的状态,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让位给学生。教学苏教版五下《因数与倍数》,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战“疫”这段特殊的经历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良好契机。战“疫”是一本无字之书、一本成长之书,让孩子感受到英雄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青春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平凡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专业的力量等等,为孩子注入澎湃的成长动力,促进孩子内在精神的生长,养成良好习惯,并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化疫情防控的“鲜活素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帮助孩子获得最大的收获与成长,把特殊的体验转化为人生智慧,积淀为人文营养,升华为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