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真 《山西档案》2001,(6):8-10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人类自有档案和档案工作就产生档案意识.档案意识主要指社会对档案、档案价值、档案利用和保护的认识、重视和履行程度.档案意识是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档案意识.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档案意识的发展演变历经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与此相应,形成了古代档案意识、近代档案意识和现代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档案意识着笔,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论述了社会档案意识对档案工作及其社会地位的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强化社会档案意识,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地位,最终达到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档案意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真 《浙江档案》2001,(10):8-9
对现代档案意识特点的考察有两个观察点:第一,档案意识是个历史的范畴,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在此条件下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档案意识.现代档案意识是相对于传统档案意识而言的,在时间界限上,是指本世纪50年代后形成的档案意识.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档案意识的特点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现代社会发展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由人治向法治社会的转变;二是科技经济的发展,由传统农业社会和不发达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过渡;三是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在这个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下,现代档案意识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敏感程度和认识水平.由于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敏感程度和认识水平不一样,因此人们的档案意识有相当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档案意识的定义谈起,从主体的角度对社会档案意识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主体的不同对社会档案意识的三大形成动因———社会背景、职业背景与教育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热门档案题材电视节目《档案》为切入点,分析社会档案意识的现状并讨论专业档案人员应如何引导社会档案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尝试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社会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前,就我国来看,社会档案意识仍普遍淡薄,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本文从历史因素、国民素质因素、法律法规因素、档案本身的因素和档案管理者的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社会档案意识淡薄的成因,并提出了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档案意识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必将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档案意识的基本含义、特点作用,分析了人们档案意识淡薄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提出增强人们档案意识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机构社会意识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交互作用,相互统一,共同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从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角度探讨了社会档案意识的影响要素,提出了新环境下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推动档案价值实现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9.
家庭建档的双向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建档具有为平民保存历史和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两个方面的意义.为平民保存历史有助于社会历史的完整和公众对社会的认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有助于公众关注档案事业并参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家庭档案的基本属性是私人所有,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化研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家庭建档需要有适当的目标定位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并阐述从古至今我国档案意识的演变以及未来档案意识的发展趋势,得以为今后的档案服务提供发展方向,以便于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