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常态化。为此,要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考核,并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田玉清 《考试周刊》2014,(16):194-194
群众路线是我党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也是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如何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并将其有机融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一个新课题,是一种新使命,特别是在企业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更有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口计生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项群众工作,现今的计划生育工作更需要群众路线的推动。因此,企业在计生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结合实际,文明服务,把群众路线贯穿于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是实现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是推动后勤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保证,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通过党建引领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是高校后勤企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时代问题。本文以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为例,探析高校后勤企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工作路径,以更好地推动一流后勤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有企业贯彻群众路线,实践群众路线教育,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乃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产物,作为近现代中国政治理论中的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概念,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的灵魂!也是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近百年中共"群众路线"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上,"群众路线"概念是什么时间?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学术界见仁见智,分歧颇大,通过辩正,认为"群众路线"系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群众路线"的概念最早是由李立三、周恩来、陈毅三人组成的中共"三人委员会"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群众路线确立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不断丰富和发展等几个阶段,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闽西革命斗争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党的群众路线初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离开了群众路线,党的生命就受到威胁;坚持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生机勃勃。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本文试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及内涵,谈一谈如何在国企建设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展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由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就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发展离不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价值的实现。可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的价值实现都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保证人的价值实现,而人的价值实现又是靠人力资源管理完成,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蕴涵的人本理念,道德教化、以和为贵、以义统利的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儒家文化管理内涵的挖掘,找到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从管理思想、管理举措、管理氛围、管理模式的角度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科学运用儒家文化,将会进一步拓宽企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新世纪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出在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中,应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使用,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不能人为地割裂"以人为本"中蕴涵的"人本"与"民本"的内在关系:民本必须以人本为前提,人本又必须以民本为动力和指向,二者辨证统一的必然结论是"人本而民本"。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新文化理念形成的意义是:有助于克服企业发展中的"人文瓶颈",有助于企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生产力"的生成。目前,企业管理要真正做到"人本而民本",就必须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动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理念;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与企业生死攸关的诚信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这一理论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主张尊重个性发展。从人本管理思想出发,全面分析和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其中成人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分析现在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方法的探究,以期找到推动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雁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98-100
人性化的行政管理,是以“人本化”为中心,以“人人获得尊重,人人获得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具体表现在充分尊重学院的教职工;提高管理者的情商;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体现人性化思想的分配制度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管理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流行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研究人性化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更好地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人、帮助人、提升人方面的作用,使企业人性化管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藉此阐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性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很多企业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没有看到其真正的实质和内涵,还存在许多误区或者片面性。文章从"融""实""谱""本""联"五个方面,结合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实际,阐释了如何正确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指导对企业文化的科学认识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传授为侧重点的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素质低、实践基地缺乏等诸多问题,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应该采用"模块+双重目标"型的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按企业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订单式"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电影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电影品牌最为集中的代表的贺岁片,是具有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电影名片"。但目前贺岁片狂欢化娱乐的导向十分突出,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体现现实人生和人类关怀,以及中华现代文化精神。应当呼吁并倡导在贺岁片中形成多元化的表现理念:即在贺年狂欢化娱乐之中,不要忘记中华现代文化和民族精神等元素的发掘和展示,不要忘记现实反思、民生关怀和人类意识等元素的嵌入与弘扬。贺岁片以生动的形象诠释和伸张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凝聚中华现代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其优长和品位标志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