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声传译的关键在于保持‘同时性’。但是同声传译的速度取决于演说者,口译人员只能适应,因此同声传译与笔译和交替翻译相比易受时间制约。而且口译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演说者内容进行整理,易受源语干涉。因此同传与笔译相比连贯性破坏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王巍 《海外英语》2016,(4):114-115
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是口译的两大主要形式。随着经济发展,交替传译的应用范围和规模与日俱增。交替传译具有即时性,要求译员在有限的规定时间内进行双语之间的转换。传统上经典的翻译学理论和技巧往往是以笔译文本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分析。但由于口译的即时性,译员的思考和反应时间极其有限,这就使得传统的翻译理论对于具体交替传译的实际指导意义十分有限。因此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在技巧层面,更多的是对交替传译经验的总结。而句子重构技巧又比较有代表性,所以在此予以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3.0版,以情态动词"应该"的英译为例,考察了记者招待会汉英交替传译的释意性。研究表明,记者招待会口译对"应该"一词的处理体现为"释意翻译"和"语言翻译"交替使用,但其释意性程度显著高于同类主题的政府报告笔译;就"意义"的传递而言,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对"应该"的释意翻译主要体现在语用功能的再现和语境意义的对等。本文认为,口笔译在释意性程度上的不同主要源于两者在时间压力、交际环境和源语冗余度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理论回顾和实例分析探讨了汉英交替传译中信息选择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该文介绍了Daniel Gile的交替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和口译忠实性研究,指出在保证传达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必要时应省略次要信息以降低译员总负荷,从而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如果不能省略原文的冗余信息可能会产生中式英语,阐明了汉英交替传译中贯彻信息选择策略的必要性。随后进行了一个实例分析,阐述了交替传译中信息选择策略的可行性。信息选择策略是交替传译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策略,应该在口译教学中加以贯彻,教导学生在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时,不应舍本逐末,而应抓住主要信息,适当省略和压缩次要信息,以降低任务总负荷,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汉译英连续传译中的理解单位和传递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主要分为原语理解和目标语传递阶段。释意派认为口译中理解单位应该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意义单位。本试图借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级阶理论,通过对汉译英连续传译的实例分析,说明在汉译英连续传译中,理解和传递在级阶理论中的小句级阶操作。  相似文献   

6.
交替传译作为外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随着外事活动的增加以及人们对于口译要求的提高,其译文质量以及效果逐渐受到多数学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由于其原则对于研究话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对于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也逐渐被学者们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关联理论的内容以及交替传译的性质,旨在证实关联理论对于交替传译质量的优化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口译质量评估主要是以口译初学过程中的小组互评、教师评估、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中的评估等形式展开,很少涉及口译质量自评研究。以MTI口译方向初学者的交替传译为研究实例,结合口译质量评估的量化评估和质化分析,根据口译质量量化评估标准,对研究对象交替传译的质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口译发展动态,总结口译失误的原因并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对口译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8.
口译教学与口译研究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两者互动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是口译教学研究。本文总结口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并对其代表性研究成果作了扼要综述,包括:口译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笔译教学与口译教学的关系、连续传译在口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口译课程的内容和安排、口译教学与口译的职业化等,以便为国内的口译教师提供研究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王静 《海外英语》2011,(2):137-13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跨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凸显,其中口译在促进新时期现代化建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重要形式使用更加广泛。而记录好笔记,对于交替传译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笔记记录有一定技巧和原则,需要进行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新年讲话分析发现受训译员在汉莫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特征,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替传译质量的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交替传译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共演讲和交替传译均为两种重要的交流形式。在口译的自我学习和口译教学当中,,公共演讲的很多技巧,诸如听众分析、场合分析、有效表达,均可应用于交替传译,从而提高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市场对高素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全球化的今天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口译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的交替传译,则与同声传译一道撑起了口译的半壁江山。本文笔者将以交替传译为切入点,对交替传译的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并着重阐述以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为指导的交替传译中笔记和脑记的协调和平衡,目的在于寻求有效方式攻克口译过程中精力分配失衡这一口译难点,以此来帮助口译员更好地揣摩和掌握脑记与笔记的协调性,从而不断提升口译质量和译员水准。  相似文献   

13.
黄贵燕 《广西教育》2023,(6):141-143+147
本文分析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论述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教学质量提升策略:重视译前准备,强化专项训练,完善笔记方法,加强实战演训。  相似文献   

14.
黄珍珍 《学子》2014,(9):93-95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交替传译工作在所有领域都成了一个方便的交流工具。“交替传译亦称连续传译,是指口译员在讲话人讲完部分内容停下来后立刻将其翻译给听众、译完后讲话人再继续讲,译员再译。讲话和口译交替进行,故称交替传译。”(林郁如2006)。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在交替传译的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交替传译教学实践和现场实验中发现,学生在交替传译时存在着两种心理模态——焦虑模态(AM)和兴奋模态(EM),这两种模态对交替传译的口译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学生产生的焦虑模态进行焦虑关注和焦虑调解(AA),并对学生产生的兴奋模态进行兴奋关注和兴奋调节(EA),由此而产生的“AA+EA”策略对学生交传口译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相异之处、了解二者差异的基础上,以错误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辨识并分析传译过程中译员犯得各种类型的错误,进而提出一些可实施性的解决策略。此研究结果将有助向职业译员迈进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掌握口译策略、提高纠错能力,并为今后口译方向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会议口译的一种主要形式,交替传译广泛用于各类国际会议。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从非流利性产出、错译和漏译三个方面对译员在交替传译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译员口译错误的根本原因以及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荔 《海外英语》2012,(18):130-131,133
作为西安翻译学院的特色办学单位,研修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口、笔译人才。作为研修院的口译教师,笔者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适合研修院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即"以听力为基础,以视译和交替传译为主要训练手段,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口译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交替传译是一项现场性很强的高强度口译活动,笔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该文从分析笔记和工作记忆的关系入手,通过整理笔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强调笔记的辅助功能和其必要性,并针对笔记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交替传译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译方式,广泛运用于各国领导人的会谈、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在交替传译中,脑记起主要作用,笔记辅助记忆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