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考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总章程;知识是考纲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内容。考纲是否完善,师生掌握考点的方法是否科学,都关系到复习质量和高考成绩。笔者试根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政治学科部分(以下简称"考纲"),围绕科学分类、统筹资源和建构网络,探讨如何科学把握必修教材的考纲考点。  相似文献   

2.
边缘化是指这样的知识或方法:在考纲中、课标中没有或无明确提及,在常规题型中少见,在高考中又偶有涉及,又能用教材中的内容解释或与教材内容沾边.高考题几乎年年都有出乎预料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常常被冠以"超纲"之嫌,而其中的大多数准确地说,应该是相对于教材(或考纲)的边缘化解题方法.系统地研究高中数学教材的边缘化解题方法,是深化教学研究的途径,有利于吃透高考命题,有利于备战高考的高效复习.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解函数题有二种边缘化方法:(1)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极限工具;(2)同一题中二次或多次求导.  相似文献   

3.
高考试卷紧扣课标、考纲和教材。高考复习,贵在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本文以2013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9题为例,通过探究教材知识点,使得解法更简洁明了。从而说明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是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的侧重点是什么?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以为,第一轮复习的总体原则是“依纲据本,按点复习,查漏补缺,注重基础”。“纲”即考纲,“本”即教材。高考语文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最直接、最具权威用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只有围绕考纲”所列出的三十几个考点按点行复习,才能以最切近的方式把握考的脉搏。许多同学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内容,于是就把教材抛一边,一味去追捧复习资料。这是种认识上的误区。的确,高考题取于课外,但这并不说明就可弃置教。试析历年高考全国卷或各省卷试即可发现,教材中所蕴涵的…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卷紧扣课标、考纲和教材.高考复习,贵在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本文以2013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9题为例,通过探究教材知识点,使得解法更简洁明了.从而说明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是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研读考纲、深耕真题、吃透教材才是冲刺高考的制胜法宝,在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到:以考纲为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精读细研真题为重点,分析高考命题、答题的方向和要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以教材为基础,将知识融会贯通、查漏补缺、落实到位,从而做到循序渐进地复习;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激发团队合作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高三前期的学习要重视课本的复习,既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又要在教材中找准高考考题的落脚点,找出教材与考题的对接点。只有贯彻这样一个思路,考生的复习才能事半而功倍。结合考纲,我们发现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与高考有如下一些不容忽视的对接点: 一、以“形象”“语言”为媒介,接通现代新诗与高考古诗词鉴赏  相似文献   

8.
一、以纲为基础,研究高考真题自然地理复习一般在高三的开学之初,虽然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尚未出台,但可以2009年的大纲或标准为基础,全面了解高考对自然地理各知识点的要求和考试范围。毕竟每年的地理高考考纲变化很小,同时考纲是命题的基础和标准,因此考纲是进行自然地理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①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②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③明确考纲中的变化趋势;④明确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做到这几个明确,才能在复习中紧扣考纲、把握导向、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复习备考必须以新课标理念做指导。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在考纲要求,备考复习方案应以考试说明和大纲的要求为出发点,通过认真研究考纲、研究考题、研究学情制定高考复习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高考江苏卷,是独特背景下的新高考——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模式、新老教材过渡、无考纲(考试说明),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二轮复习,一线老师都希望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幸运的是,笔者在南京市中华中学听了周立新老师的二轮复习课,使我获益颇多,并引发我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名校是每位学子的追求,随着高校选拔方式的变革,很多同学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已成为一条途径,但是通过这条途径进入名校并不简单,因为自主招生不像高考,高考有教材、有考纲,还有每年的高考试题作为标杆,而自主招生的复习备考不仅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一:对教材和高考的认识这是一个事关总复习的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对教材的不当看法,导致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倾向。其一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用教材这个“本”来束缚自己的手脚,认为总复习就是把教材上的知识不分主次重过一遍,越细、越彻底,效果就会越好,任何超教材的做法,都是离经叛道。其二贬低教材的价值,整个高考复习期间,把教材抛到一旁以考练取代复习,认为考练得越多,学生就越适应,技巧就越熟练,高考成绩自然会上去。其实,如果仅从理论上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太难。大纲是指导教材编写和中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航海的灯塔;教材是实现大纲中规定各项要求的蓝本;考纲则是实现大纲具体实施结果的工具。教材和考纲,都是大纲指导下的产物。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若是抛开教材,就宛如施工的最后阶段丢弃图纸,总复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若是不重视对考纲的学习,不研究标准化考试,就好像没有明确的目的,做不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而使整个复习工作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总复习教学只有重视教材但又不惟教材,由注重语言知识讲解转向重视语言能力培养,每项教学措施都以大纲、考纲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指导理念的改革,高考的命题角度、命题形式、答题技巧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高考复习策略的选择方面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正确对待教材、定位教材,这是高考政治复习的基础;其二,紧扣考纲,提高复习效率,这是高考政治复习的核心;其三,重视训练、强化训练,这是高考政治复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三第一轮复习,许多学校对课本教材往往是走马观花、草草处理,个把月就万事大吉,匆匆转入专题训练、题海战术。其实,这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把课本教材和高考复习对立起来,认为只有按照考纲讲透考点才算是高考复习,殊不知,语文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赏析课文、思维训练、人文关怀,高考复习不过是指向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罢了。所以笔者认为第一轮复习仍要用教材,重课本,突出阅读鉴赏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化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从历年的高考复习情况来看,因对考纲和高考发展趋势的认识缺乏,教材复习太慢,教师对知识点讲解太细,题量大、难度高等诸多问题存在,复习效率一直不高.文章就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高考生物复习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在复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物的计论,还应该紧扣教材文本和考纲知识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三复习的效果如何,跟教师有质量的教学紧密相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卷,以此确定复习的方向在新课程下,每个版本的教材不一样,具体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就得根据课程标准与考纲进行教学。这里要特别重视考纲的作用,要逐字逐句的理解,明确其中的要求,根据它对教材内容进行增添、删减、组合、详略的处理;高考试卷,对于教学与操练具有不  相似文献   

18.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及选修部分四大专题的复习中.自然地理是复习的重点争难点。考生可将考纲作为复习的纲领和指南,首先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对照考点检测第一轮复习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最后应明确2011年与2010年考纲的变化并仔细研读考纲中的试题范例。  相似文献   

19.
恢复高考以来,语文试题在贯彻教学大纲引导中学教学、选拔高校新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高考应考什么样的语文素质,一直成为命题者与中学语文教师在学科观念上的冲突焦点。 每年高考前后,命题者(组)都有不少解说。要求依据大纲教学,依据考纲复习,认真教好、复习好课本,兴奋点要放在大纲考纲上,不要被其它复习资料及模拟试题搅乱了阵脚。考后则对试题的命制意图进行逐一阐释,结论为都在大纲考纲教材之内,没有半点可以非议的。而教师呢,含辛茹苦多年,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照大纲、考纲教材来进行教学与复习,考试前仍惶惶然,考试后  相似文献   

20.
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一方面依据于高考的考纲和教材,另一方面必须有对生物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据此,我们认为要使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落到实处、更有针对性,应从识记理解层面,方法能力层面,综合应用层面,态度观点形成层面这四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